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忠良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8,22(6):354-356
原位PCR是一种能在组织细胞原位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研究的技术,它是PCR和原位杂交结合拉物,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并能在细胞形态学上准确定位的特点,在现代分子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Saiki 等在1985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近年来已迅速在基础和临床医学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就PCR在眼科领域的实际应用做一扼要介绍。PCR 是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它利用DNA 聚合酶的反应特性,使被检的微量DNA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对诊断多种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在基础和临床医学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文就该技术的原理、类型,以及在眼科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对诊断多种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在基础和临床医学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文就该技术的原理、类型,以及在眼科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 (PCR)是在引物介导及酶促作用下 ,在体外连续扩增特定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是由美国 Cefus公司人类遗传学部的 Sairi于 1985年研究成功的 ,并在以后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 ,被广泛用于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本文就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断中的应用、存在问题作一综述。1 PCR在病毒性视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1.1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断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 ,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 ,人群中感染率较高 ,在美国80 %~ 85 %成人 40 a前受过该病毒感染 ,特别在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者 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新生儿衣原体感染的报道较多,我院于1997年至1998年间,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200例新生儿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其中阳性146例,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均为我院新生儿,年龄为生后7天内。2.方法:用无菌...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眼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都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该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聚合酶链反应具有简单、特异、灵敏、快速等特点,不仅可用于检测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的眼部感染,还可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生长因子等基础研究。本文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操作并综述该技术在眼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有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检测所需标本量少,耗时短,敏感性高,对于某些不典型的感染性葡萄膜炎,PCR能够在感染早期从极少量眼内液中检测出病原体的复制数量,提高诊断的效率。与传统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微生物培养相比,PCR在辅助诊断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为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15%,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us,HBV)的抗原和/或HBVDNA,广泛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肝外组织及多种分泌液中。角膜是否为HBV的贮存地,通过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早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早期快速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VR测定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分别采集各病人角膜病变处分泌物,按PCR操作常规进行检测。结果收集各种类型的角膜炎病人97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8例,平均42.6岁。行PCR检测后,阳性65例,阳性率为67.0%,其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2例.阳性65例,阳性率为90.3%。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0例,均未测到阳性结果、结论应用PCR在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方面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可用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 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只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裹。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原位PCR是一种能在组织细胞原位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研究的技术。它是PCR和原位杂交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并能在细胞形态学上准确定位的特点,在现代分子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23例临床初诊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应用PCR技术对其角膜上皮刮片进行HSV-DNA检测,所有被检标本中均可测到HSV-DNA,这表明:PCR技术对单纯疱疹角膜炎的诊断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价值。方法 建立常见致病性真菌菌株的PCR检测方法 ,对兔茄病镰刀菌角膜炎模型研究并应用于临床检测 33例角膜刮片标本 ,结果与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做比较。结果 PCR 5h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真菌 ,细菌、HSV、人和兔正常角膜组织均为阴性。动物模型和临床标本PCR敏感性分别为 84 .4 %和 81.8% ,均明显高于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 (P <0 .0 5 )。结论 PCR速度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有助于真菌性角膜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泪液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检查沙眼衣原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清洁结膜囊和睑缘后,微量移液管在内眦角吸取泪液100μL,应用PCR扩增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患者治疗2月后复查。结果30例临床诊断为沙眼患者中24例阳性,阳性患者治疗2月后复查,9例阳性,15例阴性。结论PCR技术检测泪液中沙眼衣原体DNA安全、简便、快速、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确诊沙眼和观察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细菌性眼内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快速诊断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的价值。方法 建立常见致病性细菌的PCR检测方法 ,检测 3 6例眼内液标本 ,与细菌培养做比较。结果 PCR 5小时就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细菌 ,3 6例眼内液标本 3 1份阳性 (86 1% ) ,培养阳性 2 3份 (63 9% ) ,PCR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 (χ2 =4 90 ,P <0 0 5 )。结论 PCR速度快、敏感性高 ,有助于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了1组疑曾有病毒感染的手术患者眼内液中CMV,HSV1,HSV2之DNA,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检测对象选自涉嫌曾有病毒感染的单纯眼部疾患的13例手术患者。男9例,女3例,共13眼...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真菌性角膜炎快速诊断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真菌性角膜炎快速诊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以一段真菌特异性通用纸上谈兵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上常见的病原性真菌。结果:8种真菌均扩增出了一种310bp的阳性条带,而其它细菌、病毒和人体角膜组织均为阴性。在动物造型中,PCR技术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100%;真菌培养的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72.7%。在对临床标本的研究中,PCR技术的敏感性为66.6%,真菌培养的敏感性为33.3%,角膜刮片的敏感性为40%。结论:采用通用性特异引物并配合热启动PCR技术来检测实验室和临床标本中是否有真菌存在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漏诊误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融汇了PCR高灵敏性,DNA杂交技术高特异件和光谱技术高精确定量三大技术,能简便、微量、快速、高特异、高敏感、定量、无污染地检测沙眼衣原体。我们用FQ-PCR对20例结膜炎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快速诊断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价值。方法:建立棘阿米巴标准虫株的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24例角膜刮片标本,结果与原虫培养及100g/L氢氧化钾湿封片镜检做比较。结果:PCR5h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棘阿米巴原虫,对照细菌、真菌、I型单纯疱疹病毒、正常人角膜均为阴性。临床标本PCR敏感性为46%,明显高于原虫培养与100g/L氢氧化钾湿封片镜检(P<0.05)。结论:PCR速度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助于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