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节机理及老视眼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schachar 提出新的调节理论,认为调节时悬韧带紧张,因为悬韧带在晶体赤道部附着点的不同,使晶体曲率增加。晶体逐年生长,与睫状体的距离逐渐缩短,这是老视眼的原因。用扩张睫状突部位巩膜的手术,成功地治疗了老视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配戴增加景深的接触镜对老视眼近视力和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双盲自身对照试验。于2018年6至8月从海南省眼科医院职工或就诊患者家属中招募45~55岁的正视眼志愿者30名(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49.6±4.5)岁,非主视眼配戴增加景深的软性角膜接触镜。检查戴镜及裸眼时的5 m远视力、40 cm近视力...  相似文献   

3.
老视理论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退行性病变,表现为年龄相关性调节力下降,它影响到每一个老年人。随着全新的Schachar调节理论的提出以及传统理论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老视治疗方法。目前除了通过各种框架眼镜和接角镜来矫正老视,还可以应用手术方法如前睫状区巩膜切开样(AGS)以及巩膜扩张(SRP)来恢复调节能力。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形成单眼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LASIK手术也都是可行的老视治疗措施。本文总结了目前有关老视的各种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视眼机理和手术矫正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志忠  耿海丽 《眼科研究》1998,16(4):286-288
目的探讨老视眼的Schachar学说和合适的手术方案方法以散光钻石刀对14只眼行前睫状巩膜切开术结果手术后近点和调节力均值分别由591±295cm,21±10D改善到213±50cm和49±10D,除1例72岁老妇外,所有案例均能不戴镜在阅读距离工作或书写结论前睫状巩膜切开术的结果证实Schachar老视学说是正确的,该术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老视眼矫治术。  相似文献   

5.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老视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传导性角膜成型术(CK)治疗老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预测性。方法对有老视症状的33例54眼行CK治疗,应用射频能量通过探针在周边角膜基质刺8~32个点。患者手术前屈光度 0.75~ 3D,散光<0.75D,手术后主视眼目标屈光度为0,非主视眼目标屈光度为-0.75~-2.25D。结果术后1年,30例(93%)患者双眼远视力为0.8,近视力为J4或以上。54眼(100%)等值球镜和目标屈光度的差值在±1.0D以内;手术眼屈光度和目标屈光度的差值为(0.53±0.34)D,平均每月变化0.10D。术后1个月33例(96%)患者比较满意或者特别满意。结论CK手术治疗老视眼具有安全性高,预测性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眼调节装置与老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徐亮 《眼科研究》2004,22(5):551-553
近几年来关于老视机制和老视治疗的研究在眼科领域中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在眼调节装置(晶状体、悬韧带、睫状体)的年龄相关性变化及相关于老视进展机制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许多令人鼓舞和全新的观点和理论。着重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且简要描述了近几年出现的老视治疗方法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老视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选择31例(40眼)有明显老视症状的患者,术前屈光度球镜+0.50~+2.50D,散光≤+0.75D,采用CK进行治疗,术后预期目标屈光度主导眼矫正为0.00~-0.50D,非主导眼术后目标屈光度为-1.50~-2.50D,且近视力≥0.5(J3),术后随访1a以上。结果:术后1a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61.3%,74.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a等效球镜屈光度与预期目标差值在±0.50D、±1.00D以内者分别为45.0%,82.5%;术后1a术眼散光度在±1.00D以内者为87.5%;术后双眼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无严重干眼症的发生;术后1a90.3%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老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调节机制和老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有关调节和老视机制的各种观点,主要归纳为Tescherning,Helmholtz,Schachar提出的三种假说。重点介绍了Schachar调节理论的提出,所使用的各种临床和基础研究论证方法,以及近年来不支持这一新理论的研究情况。同时还介绍了关于巩膜扩张手术治疗老视的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老视是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眼调节力下降,老视的矫正不仅重视视力,而且要注重视觉质量。研究影响老视眼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寻求矫正老视的有效手段,达到提高视觉质量的目的。本文就人眼视觉质量的评价、非手术因素、人工晶状体植入、传导性角膜成形术及准分子激光手术等对老视眼视觉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老视眼医学验光与常规验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老视患者科学规范的验光方法。方法:收集老视患者157例,年龄46~61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7例进行常规验光;B组80例进行医学验光,对两组验光结果和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视力矫正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长期戴镜的舒适度比较显示,B组优于A组(P<0.01)。结论:老视的验配应进行医学验光,以达到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棱镜效应改善老视眼的肌性视疲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改变近用老视镜的光学巾心所产牛的三棱镜效应,消除老视患近距离阅读和工作的肌性视疲劳。方法:对戴用近用眼镜后仍有视疲劳症状的患,进一步检查屈光情况、隐斜度、融合力,确定为肌性视疲劳。通过移动老视镜的光学中心的方法,产生三棱镜效应,按外隐斜度数的1/2~1/3给予三棱镜度,平均加在左右2眼。结果:本组病例在试戴相应的老视镜后,能持久近距离阅读,视疲劳症状消失。结论:对配验老视镜后仍有视力疲劳症状的患,进一步检查屈光、隐斜、融合力,对有肌性视力疲劳的患通过改变老视镜的光学中心,产生三棱镜效应,能有效地改善和消除肌性视疲劳。  相似文献   

12.
老视理论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退行性病变,表面为年龄相关性调节力下降,它影响到每一个老年人。随着全新的Schachar调节理论的提出以及传统理论的发展,近年来出现多种老视治疗方法。目前除了通过各框架眼镜和接触镜来矫正老视,还可以应用手术方法如前睫状区巩膜切开术(ACS)以及巩膜扩张(SRP)来恢复调节能力。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形成单眼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LASIK手术也都是可行的老视治疗措施。本总结了目前有关老视的各种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体的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下降。从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因难,即出现因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的老视。首先在阅读时出现看不清小的字体,不自觉地将书报移远,仰头。晚上因瞳孔扩大,症状更明显,常常需要增加灯火照明才能看清。同时再看远眼,晶状体也不能马上放松,视远也觉模糊,出现调节反应的迟钝现象,出现调节疲劳,产生头痛及眼胀等不适。  相似文献   

14.
眼调节机制与老视矫正手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部分人眼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概述 众所周知,人之所以能够对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作出分辨,全赖于眼睛与生俱来的调节能力。但随着人由青年转入中老年阶段,其远视力虽然变化不大,但视近物却越来越困难。这一现象显示中老年人的眼调节机能出现了生理性的衰退变化。关于眼的调节机制,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美而统一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5.
老视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不损伤远视力的前提下恢复近视力是目前老视矫正手术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此目的,出现了多种手术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有关角膜、晶状体及巩膜等的老视矫正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矫治老视的可行性。方法均为要求阅读时不配戴凸透镜的老视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共31例(62只眼)。均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囊袋内植入后房型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记录术后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调节幅度、脱镜率、满意度等。术后随访6个月,并与植入Akros单焦点人工晶状体30例(60只眼)进行比较。结果在随访期内,术后3个月两组的裸眼远视力无统计学差异(t=0.366,P〉0.05),两组的裸眼近视力和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t=10.074,t=9.966,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调节幅度,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t=28.875,t=31.007,t=30.227,P〈0.05)。术后6个月视近时的脱镜率和对疗效的满意度,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Z=-4.901,Z=-5.974,Z=-9.282,P〈0.05)。结论Tetran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视力,同时术后远视力和中距离视力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老视是与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密切相关的生理现象。不论年轻时屈光状态如何,老视都是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多,老视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工作者的关注,各种治疗老视的方法与技术也应运而生。现就晶状体手术用于矫正老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戴角膜接触镜时对近物的调节及其与老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角膜接触镜时对近物的调节及其与老视的关系王光霁吕帆在相当部分角膜接触镜配戴者中,并非均全时戴用,而是与框架眼镜替换配戴,当接近老视年龄时,即可发现戴角膜接触镜阅读较戴框架眼镜时困难[1]。临床上,老视前期者初次从戴框架眼镜改为戴角膜接触镜时,看近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视前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檄后相对性调节的变化.方法 对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老视前期近视患者58只眼,按平时戴镜情况分为两组:角膜接触镜组(13例26只眼)和框架眼镜组(16例32只眼),于术前、术后10d、1月和3月测定正负相对调节.结果 角膜接触镜组术后10 d和1月的负相对调节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月比术前有所增加(p=0.019),框架眼镜组术后各期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0d正相对调节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3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术前角膜接触镜组明显高于框架眼镜组(P=0.028),但是术后10 d的下降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结论 老视前期近视患者LASIK术后出现的暂时性正相对调节量的下降是术后早期出现视疲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激光老视术后调节的双因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于“激光老视治疗”的临床结果及基于弹性改变假说及晶状体前移及晶状体松弛模式的眼调节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光在模型眼中的传导原理 ,导出了总屈光力因晶状体与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折射率而改变的函数。使用晶状体伸张及调节实验值导出与总屈光力变化相关的眼参数的实验方程。激光术后调节幅度使用林氏动态模型进行描述 ,此模型含晶状体的前移及松弛两个分量。同时提出林氏 卡达假说 ,认为术后调节改变及低回退率来自于巩膜 睫状肌弹性的增加。结果 :调节 (AA)幅度大约为晶状体屈光力改变的 73%~ 76 % ,并且与睫状体的收缩及晶状体厚度增加呈非线性变化。我们提出对于 2 .0D的调节可由晶状体松弛 (LR)或前移 (AS)或LR及AS两者组合而达到。对于硬化的老年晶状体 ,AS是主要因素。结论 :激光老视治疗 (LAPP)的临床结果可由光在眼球的传导方式计算及由弹性改变假说和包含晶状体前移和松弛的动态模型的调节机制来分析 ,其中动态模式包含晶状体前移及松弛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