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erson综合征(TS)是Terson于1900年首先报道的一组由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的突然头痛、意识丧失、瞳孔不等大、眼外肌力弱、玻璃体及视网膜出血、视乳头周围及视神经鞘出血伴视乳头水肿,以及视力减退等症侯群。一、病历报告: 男性患者55岁。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人事不知。急诊测血压90/50mmHq,昏迷,瞳孔左4mm,右2mm,光反射迟钝。意识恢复后CT示SAH,脑血管造影见血管普遍痉挛。入院时眼底双视网膜及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腰穿CSF压力110mm液柱。病程第4及第8天头痛加重,CSF压力分别为250、 相似文献
2.
Terson综合征为一种颅内蛛网膜下腔突然出血 ,出现头痛、昏迷、意识丧失的病症 ,部分病例相继发生眼玻璃体出血 ,视力骤降 ,并发眼内出血者约占 1/ 5 [1 ]。此综合征为临床眼科少见病 ,常见于严重脑外伤或脑出血后的幸存者。我院有 2例明确诊断为 Terson综合征的患者 ,经药物和 相似文献
3.
4.
5.
患者,男性,45岁,2008年11月6日因车祸致伤头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①特重型脑伤,②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③颞顶部颅骨骨折,④脑疝.行手术治疗,患者伤后15 d在当地诊断为视网膜脱离,于2009年1月15日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9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依据Hunt-Hess分级,其中Ⅱ级30例,Ⅲ级5例,Ⅳ级4例。39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37例治愈,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者再出血。术后3例患者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积极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前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 2 5 %~ 30 %。由于部位深在、变易多、瘤颈突出方向各异等 ,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1 ,2 ] 。现将我科自 1993年 3月~ 1998年 12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 15例前交通动脉瘤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49± 5岁(35~ 6 7岁 )。术前病情分级 (Hunt- Hess) :1级 4例 ,2级 6例 ,3级 3例 ,4级 2例。末次蛛网膜下腔出血距离手术时间<3天 2例 (均为 级 ) ,10~ 14天 3例 (均为 级 ) ,>14天10例 ( 级 4例 , 级 6例 )。1.2 影像学检查 15例均行头颅 CT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前交通动脉瘤进行临床分型并施以相应的显微手术方法,探讨不同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5例前交通动脉瘤分为视交叉型(前下型)和纵裂型(后上型)二组。对于视交叉型,在抬起额叶显露鞍上池时预先阻断载瘤动脉,然后将瘤颈夹闭。对于纵裂型,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将动脉瘤体从双侧A2之间向前翻出并电灼塑型,瘤颈显露清楚后将其夹闭。结果 15例患者瘤颈均成功夹闭,12例(80%)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总恢复良好率为86.7%。其中,视交叉型组的恢复良好率83.3%,纵裂型的恢复良好率77.8%,二种分型恢复良好率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结论视交叉型前交通动脉瘤早期容易破裂出血,分离瘤颈及夹闭较容易;纵裂型前交通动脉瘤早期不容易破裂出血,但分离和夹闭较困难,临床分型可用于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及指导术中的手术方法,但该分型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出血急性期开颅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纵裂入路开颅夹闭治疗16例前交通动脉瘤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随访24.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前交通动脉瘤出血急性期可采用腰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经纵裂入路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安全,可以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12.
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占颅内动脉瘤的8.0%~37.7%,以2个多见,特别是双侧后交通动脉瘤,3个动脉瘤仅占3.4%~3.9%。MIA不但增加了出血的概率,而且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探讨其治疗方法及策略仍是目前脑血管病研究的一个重点。现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治疗的18例MIA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发病率占颅内动脉瘤的14%~34%[1],尽管近来手术和介入治疗进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仍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发颅内动脉瘤不但增加了出血的机会,同时还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时间,其手术风险大、要求条件较高、破裂出血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机会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单发的动脉瘤,使其治疗成为医学界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手术夹闭动脉瘤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成为颅内动脉瘤两种规范的治疗手段,同时又交叉发展,衍生出联合治疗方法,取得更好疗效[2].本文结合具体病例治疗后随访结果分析,针对不同的病例一般情况、临床分级、各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及患者经济状况等特点,探讨适合于患者具体情况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宋星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277-278
根据国外的尸检统计,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约0.2%~7.9%,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为每年10万人口15例左右,最常见的原因(51%~80%)是动脉瘤破裂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医生常面对的一种急症。动脉瘤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上,在破裂之前很少引起症状,一旦破裂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如何正确处理对神经内、外科医生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内镜技术、三维DSA(3D-DSA)、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介入治疗的发展,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笔者重点介绍近年来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显微外科手术夹闭83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转归以及术中注意要点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颅内动脉瘤确诊后,Ⅰ-Ⅱ级应及早手术,可减少再破裂出血的危险;Ⅲ-Ⅳ级患者早期手术无益,应采取非手术措施至病情好转后再手术。显微手术可以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行介入栓塞技术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117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根据患者运用介入栓塞技术的不同分为单纯组(n=67)、支架组(n=20)和球囊组(n=30)。同期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单纯组实施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支架组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球囊组实施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收集并分析4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0, P=0.017);单纯组、支架组及球囊组术后1周MoCA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组、支架组及球囊组术后3个月MoCA评分均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架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MoCA评分均低于单纯组和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组与球囊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介入栓塞技术均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风险的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剧烈头痛、意识障碍、伴或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等,及时而合理的治疗可以改变患者的预后。我们2001年3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41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未破裂动脉瘤1例;Hunt-Hess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行DSA检查29例,行CTA检查8例,行MRA检查4例,手术采用改良的Yasargil入路。结果:41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出现血管痉挛、脑梗死致偏瘫、失语3例,有精神症状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35例,轻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早期手术可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HuntⅢ级及以下疗效显著,Ⅳ级以上者术后致残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