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梅  招远祺  钱彩文 《新中医》2015,47(4):187-188
目的:观察脑瘫外洗方药浴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瘫外洗方进行沐浴治疗。均治疗20天,通过对Ashworth痉挛评定表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中坐位功能区的评估,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肌张力的变化及腰肌背力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MAS疗效比较,经Fishe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儿GMFM-88表中坐位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高,治疗组分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外洗方药浴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腰背肌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与运动能发育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0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运用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54例以康复功能训练为主治疗.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法,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之总分;3个疗程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肌张力、GMFM评分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GMFM评估总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明显提高其运动能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统海 《光明中医》2021,36(2):256-258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推拿疗法,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肌张力(Ashworth)、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调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GMFM-88、Ashworth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Ashworth评分(2.16±0.31)分,低于对照组的(2.54±0.32)分;GMFM-88评分(69.84±8.73)分,高于对照组的(62.53±8.72)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改善肌张力与运动功能,患儿家长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部高肌张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足部高肌张力的痉挛型脑瘫患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则给予推拿联合肌内效贴,两组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足背屈角,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88)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足背屈角角度改善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而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量表、GMFM-88分值均有明显提高(P0.05);儿心量表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MFM-88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纠正痉挛型脑瘫患儿足踝部高肌张力,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进行推拿结合肌内效贴的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金炳旭  赵勇  李诺 《中国针灸》2015,(3):217-220
目的:探寻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的有效疗法。方法:选取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Bobath疗法和上田正下肢法)及头针疗法(智七针、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平衡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针刺"痉挛三针"(解剪、血海上、后血海)。物理疗法每日1次,针刺隔日1次,2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5~20天,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内收肌肌张力得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的D区及E区评分,并测量内收肌角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内收肌肌张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1),内收肌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均P<0.01),GMFM-88的D区及E区评分均有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均P<0.01)。结论:"痉挛三针"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独立行走及跑跳功能。  相似文献   

6.
曾昊 《四川中医》2020,38(2):188-191
目的:探究"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观察及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对象,按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痉挛分级、下肢肌力及粗大运动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痉挛分级和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踝背曲肌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痉挛分级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踝背曲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GMFM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腹四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下肢肌力、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6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与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采用GMFM-88量表D区、E区及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其GMFM量表的D区、E区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肌张力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在痉挛型脑瘫的康复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头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则此基础上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GMFM-88)、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ADL评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88、Berg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GMFM-88、Berg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头针能进一步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8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用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评分、Wee FIM评分和GMFM-88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蒸气浴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肌张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姚志勇  唐成和 《新中医》2020,52(14):124-12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及综合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下肢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大腿内收肌角)、膝关节(腘窝角)和踝关节(足背屈角)]、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及综合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s、Vm、大腿内收肌角、腘窝角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结论: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GMFM-88评分、MAS及综合功能评分,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将行Bobath法康复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Bobath法康复+捏脊治疗者设为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后,依据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法、粗大运动功能评定法(GMFM-88)、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小儿脑瘫七项疗效评估试行草案》评定并记录患儿肢体的肌张力、运动,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shworth总分以(6.49±1.23)优于对照组的(4.51±1.39)(P0.05);治疗组GMFM-88总分以(55.37±1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7±15.67)(P0.05);治疗组患儿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捏脊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可考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中药熏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及对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中药熏洗+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组(康复训练),每组70例。联合治疗组运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康复治疗组仅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共治疗12个疗程(7 d一个疗程)。评估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法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并记录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Ashworth法评分分值(1. 17±0. 85)分低于康复治疗组(1. 55±0. 77)分,GMFM-88总评分(121. 13±25. 37)分高于康复治疗组(101. 93±26. 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下肢肌张力,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GMFM-88评分及综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椎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对患儿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组间疗效。结果在GMFM分值提高方面及从MAS评定肌张力改善方面其即时疗效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椎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性脑瘫能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痉挛指数,显著提高GMFM分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国医堂及脑病科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和肌张力程度(MA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MFM-88量表、M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组治疗后的GMFM-88量表高于对照组,M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针刺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调节肌张力,增强运动能力,提高自身消化和免疫,增强临床疗效,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步解痉推拿法配合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痉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痉挛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和昆华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脑瘫合并踝痉挛患儿60例,全部病例均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纳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三步解痉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腓肠肌肌张力等级、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及下肢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总分,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出疗效评价。结果 (1)2组患儿治疗前后自身腓肠肌肌张力等级、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及下肢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总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等级、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及下肢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总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三步解痉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与单一康复治疗均能降低腓肠肌肌张力,缓解踝痉挛,增加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改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2)三步解痉推拿法结合康复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刃针松解术对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刃针松解术结合常规康复,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测量膝、踝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粗大关节功能运动评分表(GMFM-88)观察站立及步行功能。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下肢痉挛状态、膝、踝关节活动度、站立、行走功能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松解技术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站立、步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腕关节背伸能力的疗效。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穴位注射联合作业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上肢肌张力和腕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肢肌张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观察组上肢肌张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腕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作业疗法能降低上肢肌张力,改善腕关节背伸度,提高患儿上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Bobath治疗法,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比较2组患儿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及肌张力评分),及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GMFM水平较前升高,肌张力评分则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观察组为9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于降低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12±2.74)分、(1.53±0.71)分、(19.25±5.08)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31.87±2.58)分、(1.07±0.74)分、(25.67±6.15)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且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