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冻结期和康复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用常规推拿加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5%、对照组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肩关节VAS评分均改善(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结合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冻结期和康复期肩周炎可以有效缓解其肩部疼痛症状,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下手法松解肩关节配合术后康复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全麻下手法松解1次后,配合康复锻炼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锻炼治疗3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肩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并通过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对治疗前后的患肩活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3周时,2组患肩的VAS疼痛评分、ARO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3周时,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AROM评分均优于治疗1周时(P0.05);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1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AROM评分优于治疗1周时(P0.05)。治疗1周、3周时,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A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手法松解配合康复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步松解法联合封闭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200例,入组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封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二步松解法治疗。均为每周治疗1次,治疗周期为3周,根据中医病症临床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并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92/100),高于对照组的74.0%(7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外展、背伸肩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外展、背伸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冻结肩疗效满意,可以更好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弹拨手法配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效率、肩关节VAS疼痛评分和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弹拨手法配合肩部功能锻炼方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提升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360°松解关节囊治疗原发性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肩周炎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注射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360°松解关节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2组治疗前的Constant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nstant功能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2组肩关节被动外展、后伸、前屈、外旋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360°松解关节囊治疗原发性肩周炎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太极推拿结合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推拿组(n=30)、超声组(n=30)和推拿超声组(n=31),推拿组接受太极推拿治疗,超声组接受超声波治疗,推拿超声组同时接受太极推拿及超声波治疗,三组均接受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治疗前后运用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测定、Quick-DASH量表评定肩关节疼痛、活动度及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Quick-DASH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其中推拿超声组优于推拿组、超声组(P<0.05,P<0.01);推拿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功能障碍方面优于超声组(P<0.01),而两组在缓解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推拿联合超声波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减轻肩关节功能障碍,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推拿治疗或超声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均为单侧致病。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疗仪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情况,采用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肩关节屈、后伸及外展角度。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屈、后伸、外展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肩关节屈、后伸、外展角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疗法联合康复医学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期的疗效。方法:将76例门诊肩周炎粘连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中医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及对照组38例(中医推拿疗法联合针刺疗法、TDP局部照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Melle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0次后,治疗组Melle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性分析针灸联合按摩手法治疗对慢性肩周炎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东港市中医院康复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慢性肩周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肩部按摩手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经针灸及手法按摩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1.8±0.2)分;关节功能评分(73.5±3.0)分;外展(167.3±15.8)°;背伸(45.3±5.8)°;对照组:VAS评分(4.3±0.4)分;关节功能评分(52.1±4.2)分;外展(133.8±20.1)°;背伸(40.2±4.8)°,2组患者均取得理想临床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按摩手法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康复效果理想,临床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对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影响。方法:对50例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使用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对照组使用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方法。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康复评定,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后,试验组在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对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为肩周炎康复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肩周炎患者进行试验分组。对照组52例肩周炎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试验组52例肩周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参考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效果、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肩周炎患者VA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及试验组对比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功能评分对比,试验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康复训练的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更高,疼痛感受更轻,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入选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加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分别予治疗第1天、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明显改善(均P0.05),但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组较传统针刺加推拿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较传统针刺加手法推拿治疗更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松动肩胛骨结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治疗冻结肩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冻结肩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CPM治疗,治疗组增加肩胛骨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肩关节疼痛程度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2组均有较大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松动肩胛骨结合CPM治疗冻结肩效果显著,尤其在疼痛的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提高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PM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寸针平刺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患者,按1∶1比例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45人和试验组45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试验组则运用三寸针平刺患侧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关节活动度( ROM)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寸针平刺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较普通针刺配合手法松解疗法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肩关节运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式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冻结肩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随机将110例冻结肩患者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运动式推拿疗法与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生活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各维度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以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旋、外旋、外展、前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动式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肩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度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组肩关节屈、肩关节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手法推拿结合传统疗法治疗肩周炎(冻结期)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国红 《中医药导报》2005,11(10):42-43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结合传统疗法治疗肩周炎冻结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冻结期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功能锻炼及结合中药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的上加用手法推拿,观察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但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法推拿结合传统疗法更能有效改善肩周炎冻结期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电脑骨伤治疗仪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肩部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9.
周园园 《新中医》2021,53(11):148-151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部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及肩部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肩关节功能分级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功能分级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胳膊外旋角度、外展角度、上举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胳膊外旋角度、外展角度、上举角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胳膊外旋角度、外展角度、上举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肩部疼痛程度和肩部活动情况,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对照组(30例)予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为一个周期。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CMS)来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且易操作,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