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睡眠质量与夜班状况,分析护士睡眠质量与夜班次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第二医院与金华市中心医院的41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睡眠自评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06份,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7.71±3.38)分,护士PSQI 7个因子分和总分评分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P<0.01);406名护士中存在较严重睡眠问题者占26.35%,有轻度睡眠问题者占31.03%;夜班少于4次、4~5次和6次以上9个条目得分比较中,“入睡困难”“醒后入睡难”“噩梦夜惊”“睡眠时间”和“睡眠不足”5个条目得分与夜班次数呈反比(P<0.05或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夜班次数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增加护理人员力量,科学合理安排护理班次,减少护士夜班轮值次数,改善睡眠质量。必要时给失眠严重的护士提供心理医师治疗和心理咨询,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现状及学习型组织各维度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为提高护士职业获益感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运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和学习型组织量表调查380名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学习型组织量表得分状况,并进行两两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呈中等水平(总分131.87±18.12分);学习型组织量表总分为(66.57±13.46)分;学习型组织量表总分与护士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结论:学习型组织各维度对护士职业获益感有显著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提高护士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ICU护士工作疲溃感与睡眠质量的状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睡眠质量量表、工作疲溃感量表对15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护士工作疲溃感和睡眠质量量表得分分别为(62.19±7.32)(6.03±2.29);且二者呈负相关(r=-0.342,P0.01)。结论: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ICU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提高其睡眠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产后返岗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广州某三甲医院产后已返岗一年内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81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该院产后返岗护士PSQI7分者共54人,PSQI平均得分为8.85±3.54分,存在睡眠障碍的占比66.6%;②一胎较二胎在日间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6个项目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已轮值夜班护士较未轮值夜班护士在日间功能障碍项目及总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科室护士在睡眠效率(F=3.390,P0.05)、日间功能障碍(F=3.623,P0.05)及PSQI总分(F=4.488,P0.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4个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危重症科科室产后返岗护士的PSQI总分(12.0±3.28)最高。结论:产后返岗护士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应给予更科学、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特征护士沉默行为发生情况,分析沉默行为和组织创新性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采取减少沉默行为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护士沉默行为测评问卷和组织创新氛围量表等问卷,抽取4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沉默行为总分为(33.84±8.57)分,得分率为58.63%。沉默行为3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默许性、防御性和漠视性沉默行为,总分分别为(13.02±3.61)分、(11.54±3.36)分和(9.31±3.16)分。组织创新氛围总分为(82.69±13.38)分,得分率为79.02%。组织创新氛围3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组织创新激励、管理实践和资源供应,总分分别为(33.04±5.81)分、(30.92±5.48)分和(18.91±3.93)分。家人是否支持工作、对科室安排晚夜班频数是否满意、是否热爱护理行业及不同年龄、护龄、职称护士沉默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3.542~18.169,P0.01或P0.05)。沉默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呈负相关,组织创新氛围得分越小,沉默行为得分越高。结论:护士沉默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大护龄长,不喜爱护理工作,对夜班排班不满意及家庭成员不支持护理工作的护士更易发生沉默行为。沉默行为与组织创新呈负相关,护理管理者应营造浓厚的组织创新氛围,减少护士沉默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状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18例ICU患者家属,运用一般资料量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9.56±11.28)分,处于较高水平;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65±0.53)分,低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68±0.50)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t=2.65,P0.01);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疾病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同积极应对方式分别呈负相关(P0.01),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疾病的不明确性、信息缺乏与消极应对方式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提高医务人员对ICU患者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力度,鼓励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问题,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睡眠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采集和测评。结果:急诊科护士匹兹PSQI得分为(13.58±2.65)分,显著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且PSQI得分与年龄、工龄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得分越高。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急诊科护士PSQI得分比较发现,急诊科护士职称越高其PSQI得分越高(P0.05)。结论:由于工作性质及工作压力造成急诊科护士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较差,影响了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应采取必要措施改善急诊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101名肿瘤住院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心身状况。结果:患者的PSQI总分为(6.65±4.01)分,PSQI≥8分者占37.9%;SAS与SDS得分分别为(44.7±7.8)分、(49.8±11.O)分。而PSQI总分与SAS、SDS、SCL-90总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567与0.378,0.476;P〈0.01)。结论:肿瘤患者的主观睡眠较差,并存在着焦虑及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PSQI值越高,抑郁及焦虑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的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成熟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90名普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0名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中情绪倦怠感得分为(26.85±9.64)分,工作冷漠感得分为(7.87±2.75)分,两者属于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9.44±7.26分),达到高度倦怠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4±0.32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情绪倦怠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47,P〈0.0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r=0.532,P〈0.01)。结论: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较高,管理者应重视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医院74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急诊科护士的情绪智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为(104.87±4.50)分,自我情绪管理得分为(3.43±0.11)分,情绪知觉得分为(3.78±0.10)分,情绪利用得分为(3.14±0.52)分,他人情绪管理得分为(3.28±0.42)分,影响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得分的因素有学历、年龄、护龄、职业倦怠、婚姻状况和职称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情绪智力现状处于中等水平,科室应根据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科学排班,为护士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强化规范操作,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睡眠质量状况与不同年龄、婚姻、学历、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针对性的提高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抽样,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200名不同情况的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PSQI总分>7分<6分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其中有98名有睡眠质量问题。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睡眠质量与不同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学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典型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们的主观睡眠情况、日间工作障碍、婚姻状况、躯体症状、焦虑、担忧与抑郁症状呈负性关系。结论:睡眠质量与年龄、婚姻状况、躯体状况、工作障碍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有密切关系,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法来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刘军娥  李华 《河南中医》2015,35(1):74-7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肝硬变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肝硬变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透灸、耳穴压豆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得分为(1.37±0.51)分,睡眠时间得分为(1.36±0.83)分,睡眠效率得分为(1.36±0.95)分,总分得分为(8.75±3.8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肝硬变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心内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及时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心内科4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护士的亚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生理亚健康中食欲得分最高,为(3.51±0.89)分;眼睛舒适得分最低,为(2.82±0.78)分。心理亚健康中不感到孤独得分最高,为(3.66±1.05)分;感到精神放松得分最低,为(2.78±0.94)分。社会亚健康中需要帮助时及时得到帮助支持得分最高,为(3.79±0.92)分;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得分最低,为(3.16±0.86)分。亚健康总体得分为(27.98±5.11)分,其中社会亚健康得分平均为(28.36±4.57)分,心理亚健康得分平均为(26.28±5.92)分,生理亚健康得分为(25.61±5.20)分。42名护士中,亚健康状态者为32名(76.10%)。护龄、职称、月收入、聘用形式、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做家务时间、饮食状况、压力状况及工作情况为心内科护士亚健康影响因素。结论:心内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处较高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管理,缓解护士压力,改善其亚健康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和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市部分医院的感染科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并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于五个因子上的均分为: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为2.23±0.37,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压力为2.34±0.39,人际关系及管理方面压力为2.20±0.40,护理专业知识方面的压力为2.56±0.52,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压力为2.58±0.35。SCL-90平均得分≥150分的有34人(26.8%),SCL-90得分与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引起医院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骨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心理压力源,并制定有效的减压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骨科25名护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中国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测量。结果:在症状自评量表中,骨科护士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强迫症、抑郁及饮食睡眠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的分值(P0.01);从本组职业压力源量表中得出,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依次为骨科护士所存在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的分配、护士专业问题、特殊的工作环境、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本组护士采取的应对方式大多数为混合型,其次为不成熟型、成熟型,比例依次为54%、31%和15%。结论:骨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偏向采取混合型应对方式。护理管理者需要根据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提出有效的减压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妇产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和离职意愿,并分析其中的相关性。方法:对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40名护士进行调查。使用妇产科护理专业的自我概念量表来调查妇产科护士的自我概念;同时填写离职意愿量表,调查护士的离职意愿。结果:通过量表发现,妇产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评分为(89.21±8.28)分,而妇产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评分为(12.52±4.54)分,专业自我概念的总分和离职意愿总分成负相关;其中专业自我概念的4个维度包括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满意度、灵活性分别和离职意愿的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妇产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总分和离职意愿总分成负相关,在临床上应该给予重视,应该采用相应的措施降低护士的离职意愿,让护理队伍更稳定,有益于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胃安神方对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4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和胃安神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均用失眠中医证候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检测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分别为86.5%和69.2%(P<0.05)。治疗后2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8.12±2.48)分和(10.07±3.13)分(P<0.01)。结论和胃安神方治疗原发性失眠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分析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及保护性约束态度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封闭病区130名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调查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精神科护士保护性约束态度得分为(26.37±2.83)分,处中间状态。共情性关心(22.48±4.30)分、幻想(19.36±4.48)分、观点采择(16.22±2.69)分、个人痛苦(13.98±3.57)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常模(P0.05);关怀能力与观点采择、共情性关心、想象力及对保护性约束态度呈正相关性,与个人痛苦呈负相关性;理解、鼓励、耐心、观点采择、共情性关心、想象力与对保护性约束态度呈正相关性,与个人痛苦呈负相关性。结论:精神科护士对约束的态度处中性态度,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医院可通过培训等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共情能力,改善护士关怀能力,提高精神科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观察三九灸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方法:2009年三九期间,对30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三九天灸治疗。同时,通过匹兹堡睡眠量表观察该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呼吸不畅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15例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匹兹堡量表总分和呼吸不畅条目评分明显相关(r=0.529,P0.05);这15例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表明,入睡时间因子分、睡眠时间因子分、睡眠效率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和匹兹堡量表总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P0.01~0.05),而睡眠质量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和催眠药物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三九灸治疗后,呼吸不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呼吸不畅是导致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15例睡眠质量差患者接受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总体状况均有改善,而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使用方面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ICU护士信息管理水平及科研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42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科研能力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查阅文献能力(2.34±0.69)分、资料处理能力(2.25±0.73)分、发现问题能力(2.06±0.27)分、论文写作能力(1.96±0.13)分、科研设计能力(1.84±0.33)分、科研实践能力(1.54±0.15)分;科研能力总得分为(59.95±2.34)分;监护信息管理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监护信息处理水平(3.47±0.67)分、监护信息的认知(2.48±0.87)分、监护信息敏感性(1.99±0.45)分;监护信息管理总得分为(23.82±1.32)分;科研能力与监护信息管理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的监护信息管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研能力、工龄、学历。结论:医院ICU护士的监护信息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待改善,增强护士的科研能力可以提高其监护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