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研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4月曲靖市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改良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或染料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18例)和吞咽正常组(22例),收集病例资料,比较两组影响吞咽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吞咽正常组相比,吞咽障碍组在性别、年龄、有无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低GCS、认知障碍、留置气管套管、胃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低GCS、认知障碍、留置气管套管、胃管与吞咽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入院时低GCS、认知障碍、留置气管套管和胃管。  相似文献   

2.
速效救心丸对颅脑损伤后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临床资料1989~1996年诊治颅脑损伤后头痛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16~67岁,平均43岁。病程7.5d~6a,平均4.5a。外伤部位:前额21例,颅顶部13例,后枕部6例,颞部2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晕23例;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1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音乐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效果进行观察,认知功能评定采用Rancho Los Amigos Hospital的RLA标准,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各评定一次。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音乐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眉  李玉波  李玲  王颖超  杨敏  裴明明 《陕西中医》2020,(11):1661-166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仅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和饮水试验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4.435,P<0.05);治疗前组间吞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WB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降幅及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增幅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幅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更好的缓解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针疗法的早期介入对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0只。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打击方法对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制造颅脑损伤(TBI)模型。术后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另外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治疗,穴位选取"人中""百会",患侧前肢"曲池""内关",患侧后肢"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连续治疗21 d。所有大鼠于术后1 d起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16 d时开始水迷宫测试,计算各组大鼠水迷宫航行时间(潜伏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造模21 d后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测并计算脑组织损伤体积百分比。结果:电针组较模型组在治疗后4~21 d m NS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在水迷宫测试2 d后就显著降低了水迷宫航行时间(潜伏期)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 d后电针组的脑损伤体积百分比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修复TBI大鼠的神经功能,更好地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按本科协定的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和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止继发性脑损害及防治并发症、促醒药和神经营养药及高压氧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功能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认知功能评定采用Rancho Los Amigos Hospital的RLA标准,临床疗效按GCS结局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合并认识障碍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近记忆力、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及HDS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康复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能力,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者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反复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的时机、方法和综合治疗对颅脑损伤后保守治疗或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105例颅脑损伤后行保守治疗和手术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HBO治疗,治疗时机为伤后或手术后8天~46天行首次HBO治疗,分8天~14天组和≥15天组;治疗方法分为每天一次和每天两次两组;配合其它治疗为中西医结合加康复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的治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8天~14天组、每天治疗二次组、配合中西医结合和康复治疗组的治愈率高,平均住院天数少。结论:颅脑损伤后康复期的患者应早行HBO治疗,且酌情每天治疗二次,同时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2例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吞咽功能、血清IL-6、hs-CRP水平变化、表面肌电图(sEMG)、神经功能评分、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WST(1.49±0.23)分、VFSS(5.69±0.47)分、NIHSS(2.43±0.71)分、SWAL-QOL(199.56±20.05)分、IL-6(8.24±2.15)ng/L、hs-CRP(5.24±1.23)mg/L、sEMG最大波幅值(752.31±40.11)μV、吞咽过程(1.05±0.16)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78%)、WST(2.24±0.26)分、VFSS(5.34±0.26)分、NIHSS(5.89±1.26)分、SWAL-QOL(135.91±20.09)分、IL-6(11.45±2.27)ng/L、hs-CRP(7.62±2.04)mg/L、sEMG最大波幅值(571.95±40.39)μV、吞咽过程(1.38±0.2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疾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恢复,使得表面肌电图波幅升高,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认知训练对颅脑外伤(TBI)致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INIMIZE分层软件将60例T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认知训练+常规治疗,治疗组予针灸+认知训练+常规治疗,疗程4周。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有5例患者中途退出,最终对照组27例、治疗组28例完成治疗。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MMSE、LOTCA的总分及各子项目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认知训练能提高MMSE和LOTCA得分,改善TBI所致的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认知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大脑高级功能工作原理的最新研究、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特点、近年来各种认知障碍康复治疗方法疗效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随着FMRI与PET的应用,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康复机理逐渐清晰,大脑高级功能的网络观及网络分析技术将在认知康复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及应用前景,传统康复治疗结合电脑辅助技术将成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叶建芬  杨莉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45-2647
目的:探讨血必净预防重型颅脑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效果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两组均加强护理关注,早发现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损害情况,及患者内皮功能和血浆炎性指标、内毒素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1周时,观察组共8例患者发生MODS,因MODS死亡1例;对照组共16例患者发生MODS,因MODS死亡7例,观察组大大降低了MODS的发生和因MODS导致的死亡。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内毒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随疾病的发展,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内毒素均较入院前升高,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可以降低重型脑外伤患者炎症因子及内毒素,并对患者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血必净对重型颅脑外伤后MOD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手术及降颅压、营养神经、支持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残疾分级量表测评的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MBI、残疾功能缺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通窍活血汤治疗重度颅脑损伤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吸氧、低温处理、降颅内压、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谷酰胺、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内服或鼻饲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觉醒人数;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神经功能、昏迷程度进行评估,并对预后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意识恢复时间更快,觉醒人数更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精神状态评分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有所下降,昏迷GCS评分有所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乙酰谷酰胺、依达拉奉静脉注射治疗利于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恢复、改善其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利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HAMD、NIHSS、PSQI评分及QL-index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NIHSS、PSQI、QL-index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脑外伤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取自由落体所致的脑外伤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针刺治疗组、电针治疗组、假手术组。分别在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量。结果:假手术组认知功能无明显变化,模型组、电针治疗组、针刺治疗组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针刺治疗组和电针治疗组在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且电针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治疗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外伤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电针治疗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69例行去骨瓣减压术颅脑创伤患者随访1年并分为脑积水组和无脑积水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Glasgow昏迷指数(GCS)评分、受伤到去骨瓣减压时间间隔、中线移位距离、去骨瓣减压方式及预后。结果:16例患者出现脑积水(23.2%),脑积水组患者双侧去骨瓣减压比率明显高于无脑积水组患者,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能是颅脑创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法测定口服大黄脑外伤患者血浆中蒽醌类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0.5%醋酸(12∶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0.5mL·min-1,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