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近十年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记载,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体针、针药结合、耳穴贴压、穴位埋线、综合疗法、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无不良反应,便于操作,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在该病领域的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耳穴贴压加针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等穴位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口服番泻叶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7%,对照组是39.6%。两组间疗效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耳穴贴压加针刺疗法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报道,为今后科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单穴针刺、多穴针刺、针药并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耳穴按压、皮内针疗法、闪罐疗法、综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报道。结论:认为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治疗无痛苦,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实验性研究及临床作用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非药物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既有通便之功,亦可调整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又无泻药导致电解质紊乱之虞,且不易引起小儿对药物的恐惧及对药物依赖性,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临床常用的中医推拿、穴位敷贴、针灸、耳穴贴压、穴位埋线等非药物疗法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穴位贴敷、灌肠、穴位注射、针灸、腹部推拿、耳穴贴压、灸法等单法及针灸结合中药敷贴、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敷脐、耳穴贴压结合摩腹等联合疗法综述了近5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近5年穴位疗法治疗便秘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旨在体现近5年来穴位疗法治疗便秘的概况,反映穴位疗法治疗便秘的最新水平和进展,为今后临床科研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针刺、推拿、耳穴贴压、穴位敷贴、穴位埋线及综合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结果和结论:分析、对比各类穴位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发现穴位疗法治疗便秘的效果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应从疗效性、舒适性和方便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耳穴疗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真  周亮 《江苏中医药》2005,26(1):57-58
收集近二十年来有关耳穴治疗偏头痛的文献,总结归纳了耳穴治疗偏头痛的多种疗法、耳穴穴位的选取等,发现通过耳压、耳压配合其他疗法、耳穴综合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对偏头痛有着很好的疗效,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慢传输型便秘(STC)属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类型,是慢性便秘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约占功能性便秘的45.5%,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临床治疗STC疗效确切。本研究从毫针刺法、电针疗法、艾灸疗法、埋线疗法、耳穴疗法、腹针、灵龟八法等方面阐述针灸对STC的治疗情况,综述15年来STC的针灸治疗方法,提出治疗STC的主要针灸手段及临床上常用穴位的使用频次,探讨针灸临床治疗STC的合理化研究方案,使针灸治疗便秘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耳穴便秘点、直肠下段、大肠等,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4次,每次3~5min。结果:治疗40例,其中显效15例,总有效率90.0%。提示:此方法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推拿按摩、中药灌肠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学琴  程燕 《河南中医》2013,33(6):996-998
目前,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手段有从脏腑辨证和从气血津液辨证的中药治疗,推拿治疗,穴位贴敷治疗及耳穴贴压疗法,西医采用解除粪便嵌塞和防止粪便再积聚的药物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功能性便秘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功能性便秘合并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中医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耳穴贴压疗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焦虑自评量表积分及便秘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有效缓解功能性便秘伴焦虑状态,操作简便,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许海英  林雪君  梁小珍 《新中医》2021,53(8):151-153
目的:观察对老年功能性便秘使用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4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掷骰子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71例给予麻仁九干预,试验组71例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5%,试验组总有效率92.96%,2组比较,...  相似文献   

14.
黄小燕  林平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41-942
传统中医内病外治法以其独特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研究领域包括针灸、推拿、灸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药物贴敷、耳穴压丸、电针及TDP疗法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均取得了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番泻叶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9%,对照组是37.1%。两组间疗效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耳穴贴压加摩腹疗法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不择时的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AC-QOL量表)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试验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改善老年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燕丽 《陕西中医》2012,(9):1207-120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脾俞、胃俞、肝俞等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吗丁啉治疗。治疗30d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治疗肥胖症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用羊肠线植入天枢、上巨虚、丰隆等穴位,同时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个疗程后,39例肥胖症便秘患者中,治愈28例(占71.8%)。3个月后随访,显效及以上35例(占89.7%)。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埋线可调节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纠正胃肠道的紊乱状态,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有效地治疗便秘。该疗法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可靠,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人群,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摩腹配合贴压耳穴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对48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运用摩腹配合贴压耳穴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6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摩腹配合贴压耳穴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古俊  周思远  罗芳丽  李瑛 《光明中医》2016,(19):2908-2910
目的通过查阅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探析推拿治疗该病的具体手法及选穴特征。方法以推拿、按摩、功能性便秘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上检索近10年来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天枢、中脘、足三里、大横、脾俞、大肠俞、气海等穴应用频次最高,推拿方法以摩法、推法、揉法、按法等最为常见。结论按法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方法,天枢、大肠俞、脾俞、气海、中脘是治疗功能性便秘出现频次最高的穴位,可作为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穴位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