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黔西北部分地区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和掌握黔西北部分地区燃煤型氟中毒(地氟病)的流行现状,探讨地氟病防治措施。方法测定3个氟中毒重病村居民家中的煤、饮水、玉米、辣椒和茶叶中的氟水平;调查化落、马家庄村儿童和成人氟斑牙患病率、居民氟中毒患病情况及尿氟水平。结果化落、马家庄、偏坡寨3个村煤氟分别为107.8、104.1、117.6mg/kg,饮水氟为0.12、0.14、<0.05mg/L,玉米氟为30.6、33.4、49.8mg/kg,辣椒氟为513.1、342.6、281.0mg/kg;化落和马家庄村成人和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均高于96.90%,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75.43%和60.52%,成人尿氟分别为4.98、和3.44mg/kg。结论3个调查点煤氟相对较低,玉米和辣椒氟较高,尿氟偏低,但居民氟中毒的病情严重,这与病区居民长期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因此,在病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是当前防治地氟病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昌平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吕平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吕平区31个高氟村地方性氟中毒有关指标进行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s法分度诊断;饮水氟测定采崩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31个高氟村改水率为100%,改水后96.77%的村水氟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1.0mg/l);8~12岁儿奄尿氟均值为0.98 mg/L,儿奄尿氟与水氟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935.P<0.05);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19.40%,斑釉指数为0.38,病情最重的村氟斑牙检出率为70.00%,斑釉指数为1.55.结论 昌平区以改水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成效,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地氟病病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昭通市燃煤型高氟区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氟斑牙患病情况,为监测和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对600名昭通市燃煤型高氟区的12岁(400人)和35~44岁(200人)人群进行氟斑牙检查,诊断标准采用Dean法,并抽取120名学生和60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生活习惯、改灶情况、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社会心理状况评价、口腔卫生行为及治疗需求等.结果 受检人群总体氟斑牙检出率为91.0%(546/600),氟斑牙指数为2.58;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86.5%(346/400),氟斑牙指数为2.12,其中农村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90.5%(181/200),与城区学生[82.5%(165/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5);35~44岁人群氟斑牙检出率为100%(200/200),与学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7,P<0.01).城区居民生活用燃煤使用率、食物烘烤率和改炉改灶率分别为66.7%(60/90)、14.4%(13/90)和57.8%(52/90),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95.6%(86/90)、31.1%(28/90)和76.7%(69/90),χ2值分别为24.51、7.11、7.29,P均<0.01];受检人群总体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23.3%(42/180),其中成人知晓率[56.7%(34/60)]高于学生[6.7%(8/120),χ2=55.9,P<0.01],而学生组中城区学生知晓率为0(0/60),农村学生为13.3%(8/6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73.9%(133/180)的人认为氟斑牙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91.1%(164/180)的人有治疗需求.受检人群中有84.4%(152/180)的人有刷牙习惯,其中有50.7%(77/152)的人仍然使用含氟牙膏.结论 云南省昭通市属于氟斑牙重度流行区,加强当地人群特别是学生的健康教育宣教和普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有效控制该地区燃煤型氟中毒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情况,为预防控制饮茶型地氟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等方法调查甘南州8个县(市)有饮用边销茶习惯的病区村分布情况以及儿童和成人的氟斑牙、氟骨症患病情况,并采集水样、茶样和尿样检测氟含量.结果 甘南州5个县(市)22个乡(镇)60个村成人日均茶氟摄人量大于3.5 mg,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0.42 kg;检测生活饮用水1 072份,水氟含量0.05 ~ 0.83 mg/L;检测茶样1 164份,茶氟均值308.76 mg/L,超标茶样607份、超标率52.15%;检查8~12岁儿童1 374人,未发现氟斑牙患病儿童;检测8~12岁儿童尿样1 248份,尿氟值0.08~1.38 mg/L,尿氟均值0.46 mg/L;调查25岁以上常住人群2 221人,未检出氟骨症患者;检测成人尿样257份,尿氟值0.03~ 1.42 mg/L,尿氟均值0.67 mg/L.结论 目前甘南州未发现饮茶型地氟病流行,但农牧区供应的边销茶50%以上超标,部分人群仍饮用方包茶和砖茶;今后应继续加强饮茶型地氟病监测,加大市场监管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2、2003年度内蒙古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内蒙古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改水后病情的消长情况,为今后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对监测点井水、居民户饮用水及8~12岁儿童尿样中的氟进行检测。结果2002、2003年度土左旗监测的100个改水井水氟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7%和98%;监测村2002、2003年度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54.04%和64.00%,氟斑牙指数分别为1.00和1.02;2002、2003年度8~12岁儿童尿氟几何均数均在正常水平,分别为1.00和1.20mg/L;监测村2年度居民家中饮水氟均为0.36mg/L。结论对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换水源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改水后广东省韶关市所辖乐昌市和始兴县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现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s法分度诊断;饮水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乐昌市廊田镇岩前村委的5个村饮冷泉水的水氟均值1.63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44.45%,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临床检出率3.80%,氟骨症X线临床检出率8.0%。始兴县的6个病区村改水后饮水氟范围在0.23~0.59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8.61%;罗坝镇廖屋村饮水氟均值为2.10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68.75%。结论乐昌市廊田镇岩前村委5个饮用冷泉水的自然村为饮水型氟中毒轻病区;始兴县罗坝镇廖屋村还是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需要改换饮用水源,才能控制地氟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毫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及降氟改水工程等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地氟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在市辖3个县(区)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的地氟病监测点,对所有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水氟含量进行了调查。对每县区的3个固定监测村的人口学资料、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工作。结果 共调查了134个集中式改水设施,无经费运行或损坏的有14个,水氟>1.0mg/L的有93个。共采集9个病区村的48份水样,全市水氟浓度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范围为1.37mg/L,最大值为4.91mg/L。726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1.26%(158/726),缺损率为1.24%(9/726),氟斑牙指数为0.74;25岁以上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15.4%(69/448)。结论 亳州市饮水型地氟病病情尚未完全控制,防控形势仍很严峻,需进一步加强降氟改水监管力度,使群众能够饮用低氟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省漳州市已改水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饮用水管理机制及地氟病病情现况。方法选择漳州市16个原地氟病病区,调查居民用水及管理现状和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并测定学生尿氟。结果已改水病区人口中有17.65%重新饮用高氟水;病区8 ̄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14.32%,其中供水不正常病区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22.4%,显著高于供水正常的病区的3.4%(P<0.01);因供水量不足兼有供水设备经常故障的病区8 ̄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达到33.33%;按月高收费的用水管理类型病区,其饮用高氟水比例达48.2%,氟斑牙检出率为27.12%,高于其他水费管理类型病区。结论已改水病区有部分人群重新饮用高氟水,在改水后低氟水的供水量不足、供水设备经常发生故障、收费高、维护管理差的病区氟斑牙检出率显著增高。建议加强水源管理和养护,按吨因地制宜收费,减免低收入家庭的用水负担。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陕西省地氟病病情,2002年对姜坡村和巴邑村两个监测点进行了氟斑牙检查及水氟、尿氟检测,吴坡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7.57%,氟斑牙指数0.68,水氟、尿氟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巴邑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1.61%,氟斑牙指数0.22,结果说明改饮低氟水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省梁山县和博兴县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为制订地氟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 - 2009年,在山东省梁山县、博兴县各抽取100处改水设施,调查使用情况及检测水氟;抽取10户居民,测定家中饮用水含氟量;检查全部监测点(每县3个村)8~12岁在校儿童的牙齿,计算氟斑牙检出率、氟斑牙指数.同时进行尿氟检测.结果 2007 - 2009年,梁山县儿童尿氟中位数分别为2.35、3.73、1.29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72.73%(88/121)、78.08%(57/73)、70.64%(77/109),氟斑牙指数分别为1.43、1.76、1.34.博兴县尿氟中位数分别为4.50、6.71、5.64 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95.93%(118/123)、99.06%(105/106)、94.41%(152/161),氟斑牙指数分别为2.23、2.54、2.09.结论 山东省梁山县的地氟病防治情况好于博兴县,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地氟病的重要措施,在地氟病病区应进一步加大改水降氟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健康教育干预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地氟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统一问卷方式对目标人群开展地氟病健康教育调查。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地氟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24%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8.45%(χ2=640.94,P<0.01);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89%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7.60%(χ2=296.86,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项目地区小学生、家庭主妇的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2.
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终止接触氟后不同程度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轻、中、重不同病情的氟骨症患者 65名和正常对照组 2 3人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测定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氟骨症患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占 70 .77%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对各参数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随病情的加重有症状者的比率有上升的趋势 ,且对照组与重度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氟骨症组心电图异常 42例 ,检出率为 3 5 .3 8% ,对照组心电图异常 17例 ,检出率为 2 6.0 9% ,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重度氟骨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 -R间期明显延长且有差异 (P <0 .0 5 )。各调查组血压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结论 氟骨症患者的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在改水降氟 18年以后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氟骨症患者中轻度和中度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恢复明显 ,而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恢复缓慢 ,氟对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造成的远期影响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和防治现况,为全国制定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局部数据。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病区县,根据病情分层.随机抽查57个自然村.调查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儿童尿氟、居民饮水含氟量和每个县改水进度及改水工程使用情况。结果4个县儿童氟斑牙检出率9、60%~32.91%;水源超标率8.3%~88.1%;尿氟几何均值0.68—2.45mg/L;改水进度24.1%~73.3%;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率为26.6%~95.6%;工程报废率为5、13%~79.7%。结论4个县地方性氟中毒分布与既往资料对比已发生明显变化;氟危害在这几个县仍然较为严重;中、重病区改水进度没有显示出优势;工程报废情况较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秦安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其降氟效果 ,用于指导全省地氟病防治。方法  Dean氏法进行儿童氟斑牙诊断 ,X线拍片检查氟骨症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儿童尿氟含量。结果  2 0 0 0、2 0 0 1年泰安县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 35 .3%和 39.9% ,尿氟含量均值 >1.5 0 mg/L ;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为 2 4 % ;两年均有 6 0 %左右的改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结论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防病效果显著 ,但工程维修、管理不善影响了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南省2010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抽取10个县(区),在每个县(区)随机抽取10个降氟改水工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轻、中、重原则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进行水氟含量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监测。结果在10个县(区)共监测100个降氟改水工程,99个能正常运行,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率21%(21/100)。共调查30个病区村,其中8个为已改水病区村,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全部合格,8~12岁儿童氟斑牙的总检出率52.71%(496/941),缺损率5.84%(55/941),氟斑牙指数1.19,流行强度中等;22个为未改水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7.34%(1015/2144),缺损型氟斑牙检出率为13.29%(285/2144),氟斑牙指数为1.15,流行强度中等。结论河南省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现象依然严重,氟中毒危害仍然较重。因此,应加强改水工程建设的科学论证和竣工时工程验收,杜绝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坚持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对水质超标工程及时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评价氟中毒病区控制效果并对未控制病区村原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全部氟中毒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行状况、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情况,并收集病区村历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病区村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合格率95.14%,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4.44%,病区村控制率为84.14%。40.00%的未控制村水氟超标或5年内曾超标,54.29%的未控制村供水氟合格水≤5年,5.71%的未控制村供水氟合格水>5年。结论许昌市氟病区改水工程运行良好,防治效果明显。病区改水时间尚短和工程水氟超标是病区村不能控制的主要原因,整改超标工程和健康教育是下一步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干预基线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施贵州省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项目进行本底调查,并为制订项目实施细则提供依据。方法对村民炉灶使用情况进行逐户普查.同时抽查村民粮食干燥及食前淘洗情况;抽查成人和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在5个项目县的47个乡、362个村范围内调查了132761户农户炉灶使用情况.台灶拥有率为72~83%.台灶烟囱出屋率为1.67%,回风铁炉拥有率为36,38%,回风铁炉烟囱出屋率为70.01%.居厨分开率为46、25%。5个病区县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76.95%,362个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均在30%以上.其中有66,85%的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在90%以上。77,41%和78,92%的村民用敞煤火烘烤玉米、辣椒。有84、60%和76.55%的村民玉米、辣椒食前淘洗。学生和家庭户主防治地氟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4.20%和22.81%。结论项目实施地区是贵州省地氟病流行区,符合项目实施要求。在这些地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转变防病观念.并投入引导资金实施改良炉灶.将达到防治地氟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氟病试点区健康教育传播效果评估   总被引:8,自引:14,他引:8  
目的 考核健康教育传播效果。方法 调查健康教育干预后,目标人群氟病卫生知识和防治方法知晓率及相关行为及改变率,室内空气和食物氟含量,8-12岁学生尿氟水平。结果 80%以上的目标人群知识氟病卫生知识和防治方法,84%的家庭购置安装了铁炉具,97%的改炉户能烟囱伸出室外,96%家庭不再使用敞煤火烘烤食物,70%以上的家庭采取密闭方式保存食物,并能做到食物烹调前淘洗;监测户室内空气氟含量降至国家允许浓度以下,辣椒氟含量明显降低,玉米氟含量接近国家卫生标准,8-12岁学生尿氟趋于正常。结论 在具有一定经济文化基础的病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拓宽氟病防治范围,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国家投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含氟量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罕达罕嘎查、哈达英格嘎查居民分别为饮用含氟量(204.5±10.2)、(308.2±15.4)mg/kg低氟青砖茶预防试验点,选择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苏木苏布尔嘎嘎查居民为饮用含氟量(115.8±38.4)mg/kg、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南号一组和南号二组居民为分别饮用(200.6±20.5)mg/kg、(301.9±28.4)mg/kg低氟普洱砖茶预防试验点。开展预防试验前,用Dean法检查20~70岁成人氟斑牙,临床和X线法检查氟骨症,并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用便携双能X线机检查预防试验前、预防试验24个月后成人骨密度,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预防试验点饮用水、砖茶、砖茶饮料、居民尿含氟量,计算居民日经砖茶饮料摄氟量。结果预防试验点氟斑牙检出率54.84%~79.63%;临床氟骨症检出率50.91%~65.69%;X线氟骨症检出率44.30%~65.17%,X线重度氟骨症检出率2.27%~8.86%,预防试验点均为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成人骨密度0.451~0.508,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检出率38.6%~62.5%。饮水含氟量均≤1.0 mg/L;砖茶含氟量805.6~918.5 mg/kg;预防试验前砖茶饮料含氟量罕达罕嘎查(2.16±1.12)mg/L、哈达英格嘎查(2.82±1.38)mg/L、苏布尔嘎嘎查(1.61±0.74)mg/L、南号一组(3.95±1.22)mg/L,南号二组(3.56±1.39)mg/L;成人尿含氟量罕达罕嘎查(2.78±1.57)mg/L、哈达英格嘎查(2.96±1.80)mg/L,苏布尔嘎嘎查(1.53±0.70)mg/L,南号一组(2.82±1.47)mg/L,南号二组(2.76±1.79)mg/L;经砖茶饮料摄氟量罕达罕嘎查(8.12±5.84)mg/d,哈达英格嘎查(6.42±5.04)mg/d,苏布尔嘎嘎查(3.95±2.42)mg/d,南号一组(8.31±4.49)mg/d,南号二组(6.66±4.73)mg/d。预防试验后24个月骨密度罕达罕嘎查0.527±0.083,显著高于预防试验前(t=3.65,P<0.01),哈达英格嘎查0.443±0.131、苏布尔嘎嘎查0.471±0.110、南号一组0.446±0.118、南号二组0.444±0.099,与预防试验前比较差异均不显著;砖茶饮料含氟量罕达罕嘎查(1.18±0.45)mg/L、哈达英格嘎查(1.60±0.85)mg/L、苏布尔嘎嘎查(0.62±0.29)mg/L、南号一组(1.16±0.35)mg/L、南号二组(1.60±0.71)mg/L,均显著低于预防试验前(P<0.05),苏布尔嘎嘎查显著低于其他预防试验点(P<0.01),罕达罕嘎查显著低于哈达英格嘎查(P<0.05),南号一组显著低于南号二组(P<0.05),苏布尔嘎嘎查、罕达罕嘎查、南号一组符合小型集中式供水国家标准(GB5749-2006氟化物<1.2 mg/L);尿含氟量罕达罕嘎查(2.35±1.04)mg/L、南号一组(2.12±0.96)mg/L显著低于预防试验前(P<0.05),哈达英格嘎查(2.81±1.00)mg/L、苏布尔嘎嘎查(1.47±0.69)mg/L、南号二组(2.48±1.17)mg/L低于预防试验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经砖茶饮料日摄氟量罕达罕嘎查(2.99±1.71)mg/d、哈达英格嘎查(3.66±2.22)mg/d、苏布尔嘎嘎查(1.75±1.26)mg/d、南号一组(3.08±1.56)mg/d、南号二组(3.52±2.42)mg/d均显著低于预防试验前(P<0.05),苏布尔嘎嘎查显著低于其他预防试验点(P<0.01),苏布尔嘎嘎查、罕达罕嘎查、南号一组经砖茶饮料日摄氟量在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限量内(WS/T 87-1996允许限量3.5 mg/d)。结论饮用低氟砖茶可有效预防饮茶型氟中毒,含氟量≤(204.5±10.2)mg/kg低氟砖茶预防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