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对正常饮食以及语言等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周围性面瘫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以西药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中医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广为使用,效果理想。本文以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为起点,分析中医在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周围性面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灸是中医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因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而具有较大的治疗优势。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上对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以及刺法存在较大争议,大部分医者认为在患者急性期就应使用针刺治疗,但也有医者觉得在急性期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状态,临床上使用针刺会加重病情。根据临床实验,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时机以及刺法进行探索,寻找最佳针灸治疗时机与刺法,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口呙僻,其引发的病因及其相关病机较为复杂,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可将其分为3类,即风热型、风寒型、气血两虚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次之痊愈率76.5%,但临床报道及相关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结果:痊愈52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7.1%。结论: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提高。不足之处主要有2个方面:辨证仍有欠缺;在加减用药中还有不足之处。说明在辨证中虽然能够辨明基本病机,但在用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郭芳  郝风玲 《国医论坛》2019,34(6):68-70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思路方法。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分期研究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结果: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多联疗法的应用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存在较大优势,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结论: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然而在对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时间窗上尚存在较大分歧,临床治疗中缺乏明确的临床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面瘫是由于各种不明原因导致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的面肌瘫痪,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瘫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临床疗效肯定。近年来关于周围性面瘫的文献报道很多,但专题讨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的文献相对较少。面瘫不同分期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何时介入针灸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或是发表了自己的经验体会,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及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笔者采集周围性面瘫临床病例12例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临床观察评估疗效。结果:治疗4wk后与自身健侧对照评估显示,痊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结论:周围性面瘫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应在临床上多加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提出中医药辨证论治及中药塞鼻外用的方法共同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通过3例病案说明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结论:中医药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临床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以营养神经、抗病毒治疗为主,但单纯西医疗法疗效不佳。门诊收治1例因腮腺混合瘤术出现周围性面瘫面瘫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理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进展。方法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近10年来以穴位埋线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周围性面瘫临床文献,对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结果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有关治疗的报道较多,笔者在2000~2002年临床中应用中药内服与针刺方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50例,疗效显著.现就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做一简要分析.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针灸临床治疗以周围性面瘫居多。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本身的病变,多由免疫力低下,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以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针灸介入时机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存一定争议,本次研究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三组,对各组针灸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量化评定,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时期针灸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探讨针灸介入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的急性非化脓性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周围性面瘫。本研究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基础上,观察中药内服与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声强  黎云  白亚平 《中国针灸》2010,30(5):427-429
从周围性面瘫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临床证型及症状表现几个方面说明重症面瘫的早期临床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针刺治疗对策,以把握周围性面瘫特别是重症面瘫的针刺治疗规律。重症面瘫不仅是临床针刺治疗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证实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Bell’s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妊娠期妇女罹患此病后,考虑到胎儿情况,许多患者不愿在妊娠期用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亦畏惧针灸,恐针灸损伤胎气,等到产后再寻医治疗,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遗留面瘫后遗症。于2008年1月~2010年9月间,笔者对罹患Bell’s面瘫的孕妇,耐心解释,运用针灸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最常见于贝尔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疾病早期,西医主张应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改善血循环的药物,临床恢复较慢,效果不尽如人意。针灸与中药熏蒸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已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适应证之一。本文就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关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并整理、归纳.分析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结果发现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工作中,对面瘫的鉴别诊断、预后判定、重症面瘫治疗、后遗症与并发症辨识治疗4个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好上述问题能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工作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针灸科治疗的优势病种,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周围性面瘫痊愈率的关键。笔者2008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针灸、放血、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瘫作为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将影响面部神经功能。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传统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对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面瘫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古今国内外文献报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而且优于它法.面瘫即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瘫痪,俗称“口眼歪斜”,中医上称之为“”.本病是外感风寒脉络受阻,气血流通不畅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