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总结杨金洪教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与施术特色。杨老师认为顽固性面瘫在病机上多是正虚邪恋,痰瘀互结,治疗上应谨守病机,痰瘀并治,辨证用药,归经取穴;主张针刺、艾灸、穴位注射、中药内服等多法协同使用以促进康复,且需根据面部肌肉状态,选择不同疗法使用的时机。针刺取穴注重整体调理,局部与远端腧穴相配,面部取阳明经穴为主,配合谷、太冲、足三里等远端取穴,多用透刺与巨刺针法,重用隔姜灸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针灸治疗量控制规律:①面瘫早期:穴定量恒,治疗取穴宜少、疗法宜简、针灸治疗量宜小且基本恒定;②面瘫中期:穴增量增,治疗取穴渐增、疗法渐增、针灸治疗量渐增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峰值且维持峰值时间恰当;③面瘫后期:穴增量减,治疗取穴继增、疗法渐减、针灸治疗量渐减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谷点";④面瘫后遗症期:穴变量微,治疗取穴以症显局部为主、疗法宜单一、针灸治疗量宜微小。认为遵循面瘫临证治疗量控制规律方可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1)
目的分析艾灸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现代临床文献的经穴应用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符合艾灸疗法为主或艾灸配合其他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有效文献21篇,分析其穴位的应用规律。结果顽固性面瘫艾灸治疗的常用腧穴为翳风、地仓、阳白、颊车、颧髎、太阳、迎香、攒竹、牵正、四白、下关、百会、鱼腰、中脘、足三里;主要为足阳明胃经穴、任脉穴、足少阳胆经穴、手少阳三焦经穴、手阳明大肠经穴、督脉穴、手少阳小肠经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穴。结论艾灸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选穴有着以近部取穴、循经取穴为主,辨证选穴与特殊取穴相配合,对灸量要求偏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腹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取穴均为:地仓、颊车、阳白、四白、下关、牵正、风池(双侧)、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组则行针刺结合腹针疗法,腹部取穴:中脘、中脘旁、下脘、关元、气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结论:针刺结合腹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提出了面瘫早期治疗当以"疏散外风"为宜,介绍了双侧取穴、刺激适度、认知干预等治疗方法,强调了针灸治疗面瘫急性期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平衡针灸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晖 《光明中医》2008,23(3):303-304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急性期(1—7天)健侧给予平衡针灸治疗,穴取腰痛穴、鼻炎穴、胃痛穴,7天后配合患侧分组常规取穴加电针;对照组急性期健侧常规取穴并开四关,恢复期患侧分组常规取穴加电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3.9%,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25)。结论:平衡针灸配合电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贝尔面瘫的康复治疗是临床实践中的难题.通过对古今医籍的梳理,总结出顽固性贝尔面瘫病在经筋,与肝、脾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以气血不足为本、风痰瘀互结为标.基于经筋理论,以经筋辨治为主,运用局部选穴配合远端取穴的针灸疗法治疗.基于气血不足、气痰瘀胶结的病机,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针灸联合中药,互补为用,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在常规取穴基础上配合特殊穴位的疗效显著,治疗上以综合治疗效果最佳,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针灸疗效越好,早期介入针灸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面瘫指周围性面瘫治疗2个月以上面肌功能恢复仍不明显,又称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神经营养剂等药物,疗效一般。中医针刺治疗面瘫疗效确切,但对顽固性面瘫疗效较为局限。四维平衡针刺疗法以方位平衡、经络平衡、阴阳平衡、五行平衡为理论依据,针对顽固性面瘫痰瘀互结、正虚邪恋的主要病机,在治疗中时刻关注整体与局部、气与血、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重视穴位之间的配伍,对身心同时治疗。在具体操作中,使用巨刺、缪刺、透刺、围刺等多种针法,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调整针刺深度及相应刺激强度。四维平衡针刺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在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顽固性面瘫80例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法,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顽固性面瘫实施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胡玲香教授在穴位埋线及传统透刺法结合的基础上创建"面部交叉线",此疗法运用于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后疗效显著。文章通过病因病机、针刺治法、针刺理法、中医护理、病案列举的方式,对胡玲香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胡玲香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治疗和中医针灸学术发展的传承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顽固性面瘫的病因病机、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及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穴位的选择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尝试探讨目前临床治疗中的问题以及提出更好地解决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文献报道来看,面瘫各时期针灸治疗多以面部局部取穴为主。面瘫早期是针灸治疗的关键时期,针刺的时机和方法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及预后。部分医家主张面瘫早期以远端穴为主,少取病变局部腧穴。面瘫早期面部取穴和避开面部取穴两种方法疗效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孰优孰劣尚无定论。笔者认为面瘫早期应避开面部取穴,采用远端取穴的治疗方法,在急性期过后逐渐加用局部取穴,临床效果佳。本文通过探讨面瘫急性期远端取穴,以扩展临床思路,积极探索实践,找到最佳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从诊断、病因病机、取穴特点、针刺操作、电针的运用以及中药汤剂的使用等方面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张泓教授针药配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张教授临证时能准确判断面瘫的进程,采用深刺、透刺,并重用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屡用屡效,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效果在发病早期有显著改善,易经失治、误治造成后遗症而发展为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以面肌痉挛、倒错、联带等为主要表现,一般难治愈。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方面有显著疗效,运用穴位埋线联合透刺、闪罐治疗面瘫后遗症之面肌痉挛一案,疗效显著,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浅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取穴和治疗时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常见的远端取穴,近端取穴和透穴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时机,早期治疗具有缩短病程的作用,但不宜进行针刺强刺激,并讨论了在患侧进行针灸治疗的具体时机。  相似文献   

17.
面瘫初期健侧取穴新治简介黄劲柏(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92级研究生)关键词面瘫,初期,针刺疗法,健侧取穴周围性面瘫,中医称“口眼歪斜”、“蜗噼”,为临床常见病。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教授诊治该病经验丰富,疗效满意。笔者跟随郑老侍诊1年,现将其面瘫初期(发病7...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常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针灸,患侧承浆、翳风、攒竹、丝竹空及对侧合谷,或患侧阳白、地仓、颊车及对侧合谷。平补平泻,两组交换取穴,得气后需留针30min, 10min/次;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黑]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姿愈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沦]针灸联合常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从理、法、方、穴、术5个方面详细介绍魏清琳教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魏教授擅用"扶正通络,祛瘀生新"法治疗久治难愈的顽固性面瘫。魏师中医临证,谨守病机,标本兼顾;针对顽固性面瘫,其倡导针刺、艾灸百会和中药综合治疗,扶助正气和疏通经络双管齐下,如此,不仅能够治愈面瘫,还可以增强体质,真正达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从足阳明经筋辨证论治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采用循经辨证取穴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发现足阳明经筋与周围性面瘫关系密切,从足阳明经筋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论治周围性面瘫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