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在 1992年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的国家医院获得性感染监测系统 (NNIS)将手术伤口感染更名为手术处感染 (SSI) ,并分为切口 SSI和器官 /间隙 SSI两类 ,其中后者包括腹腔内和盆腔脓肿 ,吻合口漏是结肠直肠切除后的致死性并发症。作者分析择期性结肠和直肠切除术后影响发生 SSI的危机因素。台湾省长庚医院结肠直肠组于 1995~ 1998年施行的剖腹手术病例均列入统计 ,择期性结肠和直肠切除术 2 80 9例列入分析 ,而不包括楔形切除或节段性切除的结肠造口闭合病例。各种 SSI是指手术后 30天内发生的感染。结果 在 2 80 9例择期性手…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2005年327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及其他合并症、手术情况、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肿瘤分期、术后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27例切口SSI和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分别为2.4%(8/327)、12.2%(40/327);肥胖或糖尿病患者切口SSI发生率显著升高(16.8%VS10.0%,28.6%VS13.7%);发生切口SSI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延长(29.0dVS15.8d)。结论肥胖和糖尿病是影响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SSI或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总被引:168,自引:1,他引:168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一)SSI的定义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等。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  相似文献   

4.
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简称切口感染,仍然是当今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由此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给社会增加的经济负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尚没有公布符合中国国情的SSI预防指南,本文根据国外近年文献,筛选出与普通外科有关的SSI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1SSI定义SSI是指手术期(或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的感染,占住院病人院内感染总数的14%~38%,是院内感染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泌尿系统感染和肺炎[1-2]。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布的SSI预防指南的原始文献定义,按SSI发生的部位分为切口浅部感…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脊柱疾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无置入物手术30d内、有内置物(如椎弓根螺钉、椎体间融合器、人工椎间盘等)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相关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以及器官/组织间隙感染。脊柱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 score)、肥胖、糖尿病、吸烟,此外手术入路、内置物、骨移植、手术时间及输血都被认为是SSI的危险因素。脊柱术后SSI发生率在0.7%~12%之间,近些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甚至增加了死亡率[1],预防脊柱手术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意义重大。笔者对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Ⅱ   总被引:104,自引:1,他引:103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siteinfection ,SSI)。一、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SSI是指围手术期 (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 )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 1 5 % ,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 %~ 40 %。SSI的概念比创口感染要宽 ,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 ,因为它不包括那些与手术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 ,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院感染监控也备加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术室是医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1985年7月至1995年6月我科在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保证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感染是医院内最常见感染之一,其中腹部手术切口感染(SSI)占大部分,SSI不仅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会增加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对于降低SSI的发生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就预防SSI作一综述,主要包括术前备皮,术前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影响,患者常见伴随疾病的影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操作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不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h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进行探讨.方法 2047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为未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no-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no-pABX) 1030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pABX) 1017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 ~ 390 min和30 ~320 min,两组术后的SSI发生率均为0.1%;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为清洁类切口,同时也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术后并发SSI极低等特点.如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采用精细的操作技术,围手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克服感染症的威胁一直是外科所面临的常见基础问题,外科手术为侵入性操作,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打破了人体的免疫屏障,造成失血、失液、创面暴露,势必会带来手术对象部位(切口组织和手术部位脏器)的损伤,即使在无菌操作技术及抗菌药物都十分发达的现今社会,依然无法避免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SSI现居医院感染的第3位,占15%,占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1-2].SSI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