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对马来丝虫成早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线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  相似文献   

2.
应用圈形盘尾丝虫成虫和马来丝虫成虫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作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以诊断丝虫病。对84例马来微丝蚴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圈形盘尾丝虫成虫抗原阳性率为90.5%(76/84);马来丝虫成虫抗原阳性率为93.8%(78/8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312,P>0.05)。两种抗原对52例正常人血清检测的假阳性率均为7.7%(4/52),结果说明圈形盘尾丝虫成虫可作为异种抗原用于丝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3.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McAb)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对马来丝虫成虫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40/50),丝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马来丝虫和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IFAT和IEST检测马来丝虫感染长爪沙鼠血清中抗体IgG和IgM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分别在感染后12~14周及2~6周达高峰。感染沙鼠IgG水平与感染时期长短密切相关,但与感染度无关。认为IFAT和IEST,特别是后者,可望成为丝虫病诊断中较为理想的方法;牛丝虫抗原可望能代替马来丝虫抗原用于丝虫病血清诊断中。  相似文献   

5.
用马来丝虫成虫和牛丝虫成虫切制成4μm厚的冰冻切片作抗原,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阳性101例中,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片呈阳性反应92例,阳性率为91.1%;牛丝虫成虫抗原片呈阳性反应86例,阳性率为85.1%。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2=1.18,P>0.25),作者认为两者对诊断班氏丝虫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而牛丝虫来源容易,阳性率大于85%,在马来丝虫成虫短缺的情况下,可作为异种抗原使用。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4B_1及4B_7株识别马来丝虫抗原表位及特性分析李桂萍,徐凤全,刘玉冰,傅婷霞,胡颖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我室建立的抗马来微丝蚴抗原4B1、株及抗马来丝虫成虫代谢抗原4B7株两株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对应抗原的可检测水...  相似文献   

7.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抗原、鼠抗人 IgG_4单克隆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鼠 IgG_4结合物做ELISA,对69份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血清测定 IgG_4抗体。在血清稀释度1:100时阳性率高达97.10%。表明丝虫感染者血清 IgG_4水平明显升高。在治愈10余年的以往微丝坳血症者、原丝虫病流行区人群以及丝虫病基本消灭后10年内出生的儿童中,阳性率分别为18.03%,16.67%和17.65%。而在非丝虫病流行区仅有3.66%的人群出现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马来丝虫成虫和圈形盘尾丝虫成虫抗原分别与马来丝虫病人血清作交叉免疫电泳,证实两种丝虫抗原有一共同组分。此两种丝虫抗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印斑法分析后,显示分子量为43KD的蛋白带为其共同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以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作Dot-ELISA检测丝虫病人抗丝虫抗体的初步结果。62例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6.8%,49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5.7%,50例和39例非流行区正常人的假阳性率分别为4.0%和5.1%,与钩虫和蛔虫混合感染者的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实验结果显示,Dot—ELISA检测微丝蚴血症者抗丝虫抗体具有敏感性高,且方法简便,可望用于丝虫病监测。  相似文献   

10.
应用D1E5单克隆抗体(AB1,为小鼠IgM McAb,能识别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表面抗原决定簇)发现有一期特异性表面抗原仅存在于马来丝虫第二期后期和第三期幼虫。感染动物后2~3天内该抗原即从虫体表面丧失。它可能与丝虫传播有关和/或可以作为免疫攻击的靶抗原,然而分离和鉴定这种抗原的工作均未成功,因此制备含有D1E5独特型“内影像”的兔抗独特型抗体来替代该抗原。将AB1免疫兔产生抗独特型抗体(AB2),继用经典竞争试验检测AB2抗独特型特异性,结果表明AB2能特异性抑制AB1与马来丝虫幼虫表面结合,而不能抑制犬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r-chitinase)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免疫接种沙鼠后是否具有抗马来丝虫微丝蚴(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试验动物分别用壳质酶及其片段(F7R2,F8R2)和SXP-1免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渍试验测定抗体水平及特异性抗体蛋白分子。用寄生虫学方法检测mf及成虫。结果:用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抗原免疫沙鼠,再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3)攻击,可诱导其免疫系统产生抗mf的部分保护性免疫,但对成虫无作用。L3攻击后的沙鼠处于mf显性前期或显性期时,用重组抗原免疫则抗mf血症的保护性作用差或无作用。用SXP-1抗原免疫沙鼠也能降低mf血症水平,并可减少成虫负荷。结论:重组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具有抗马来丝虫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抗马来丝虫成虫代谢抗原(AWES_5)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与初步鉴定,AW-ES_5分泌的抗体针对成虫代谢抗原的McAb,并能与成虫抗原、成虫代谢抗原、微丝蚴抗原、犬恶丝虫抗原发生反应,具有科的特异性,与肺吸虫无交叉反应,与蛔虫抗原在低浓度时也无交叉反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IFAT  相似文献   

13.
应用马来丝虫和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家兔经3种抗原免疫后不同时期血清抗体IgG水平,均能显示免疫动物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IgG水平高峰(GMRT为76.11~861.08)均在动物免疫后第4wk,在第8wk时,均下降至低水平(GMRT为4.00~32.00);加强免疫后1wk时,又上升至高水平(GMRT为20.11~181.02)。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在丝虫感染时能引起保护性的、致病性的以及变态性的免疫反应的寄生虫抗原,作者制备了一系列针对马来丝虫各期(成虫、微丝蚴和感染期幼虫)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首先从血餐后12~14天的埃及伊蚊收集感染期幼虫。微丝蚴和成虫均从阳性沙鼠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诊断人体丝虫病的异种抗原来源,我室用牛唇突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并与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IFAT进行比较. 一、ELISA选择12份非丝虫病流行区的健康人等量混合血清为阴性血清,10份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  相似文献   

16.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广大地区,多种免疫学诊断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流行病学监测。随之对抗原的制备及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解丝虫抗原主要蛋白成分的分子量,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马来丝虫成虫、微丝蚴抗原、成虫分泌代谢(E-S)抗原及牛腹腔丝虫虫体抗原进行了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马来丝虫成虫及微丝蚴抗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的组分、其与从班氏丝虫病人血浆、尿和鞘膜积液中分离的丝虫抗原的交叉反应及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的潜力。 马来丝虫成虫SDS可溶性抗原(BmASDS SAg)经10%SDS-PAGE处理后以1cm间隔将胶(12×12cm)水平切成12条,将其上的蛋白洗脱,依次命名为BmA_1直至BmA_(12)。  相似文献   

18.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及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作荧光抗体试验(IFAT)及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以检测对丝虫病人及健康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两种抗原IF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97.1%和90.3~97.1%;对钩虫、蛔虫感染者均无交叉反应。两种抗原IE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94.9%和97.1~100%;用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更具有实用价值:IEST适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吉氏盘尾丝虫非磷酸胆碱抗原的单克隆抗体Og4C3检测班氏丝虫抗原的夹心ELISA法。 Og4C3是吉氏盘尾丝虫雄虫抗原(OgM-Ag)免疫小鼠经融合筛选获得的IgM单克隆抗体,可与吉氏盘尾丝虫、旋盘尾丝虫、犬恶丝虫、犬钩虫和犬弓蛔虫抗原结合,但不与磷酸胆碱抗原决定簇反应。127份个人血清和9份混合血清来自WHO丝虫病血清库。其中包括寄生虫学和/或临床确诊的班氏丝虫病血清68份,马来丝虫病血清10份,帝汶丝虫病血清6份,旋盘尾丝虫病血清28份,罗阿丝虫  相似文献   

20.
应用马来丝虫和牛丝虫(Setaria cervi)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及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均能显示马来丝虫感染沙鼠治疗前后血清IgG及IgM水平的消长情况。两者高峰分别在感染后12~14wk及2~6wk。IgG水平与感染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但与感染度无显著相关。感染沙鼠治后6个月抗体下降。认为用同种和异种抗原作IFAT及IEST,对感染沙鼠均具有诊断和考核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