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呼吸模式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SIMV PEEP组和SIMV PSV PEEP组各15例,观察各组患者上机后的血气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SIMV PSV PEEP模式通气,可以迅速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SIMV PSV PEEP组与SIMV PEE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IMV PSV PEEP是一种较好的通气模式,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行保护性肺通气的临床经验 ,以提高ARDS治疗效果。方法 对 32例ARDS患者采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 (SIMV +PSV)或间隙正压通气 (IPPV) +呼吸末气道正压 (PEEP) ,应用较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吸入氧浓度 (FiO2 ) 4 0 %~ 6 0 %、PEEP≤ 15cmH2 O。进行机械通气前、后 30分钟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4例存活 (75 % ) ,8例死亡 (2 5 % )。结论 造成AR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并发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 ,早期控制原发病是治疗ARDS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应用SIMV(PC)+PSV+PEEP模式通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3例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例,给予SIMV(PC)+PSV+PEEP通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对照组10例,通气模式为SIMV,常规护理.结果 治疗组血氧改善快,呼吸机使用时间短,并发症少;21例患儿顺利脱机康复出院,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时,应用SIMV(PC)+PSV+PEEP模式通气,通过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护心功能,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32例老年肺内源性ARDS患者被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16例.两组均建立人工气道,以辅助/控制模式+呼气末正压(PEEP)+间隙性控制性肺膨胀(SI)方式通气24 h,随病情改善改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EEP的方式.待"ARDS控制窗"出现,序贯组改换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以持续气道正压(CPAP)方式通气并逐渐脱离呼吸机;对照组以SIMV+PSV+PEEP常规方式脱机.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通气及氧合指标,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及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相仿(P均>0.05);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4.6±1.0)d]、总机械通气时间[(12.7±4.0)d]、住RICU时间[(16±7)d]较对照组[分别为(21.9±9.0)d、(21.9±9.0)d、(29±13)d]明显缩短,VAP发生率[6.25%(1/16)]和病死率[25.00%(4/16)]也较对照组[分别为75.00%(12/16)、56.25%(9/16)]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老年肺内源性ARDS插管机械通气以ARDS控制窗为时机及时改用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其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重症肺炎 12例设为序贯治疗组 ,以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SIMV +PSV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可拔除气管插管 ,改换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 (PSV +PEEP) ,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选择同样病例 12例作为对照组 ,行常规有创通气以SIMV +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 ,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生情况及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的天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 (P <0 .0 5 )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4.3± 2 .1)d和 (11.4± 4 .3)d(P <0 .0 1) ;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7.2± 2 .2 )d和 (11.4± 4 .3)d(P <0 .0 5 ) ;VAP发生例数分别为 1例和 7例 (P <0 .0 1)。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分别予无创性正压通气 (NPPV)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采用容量控制性低通气 ,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 +压力支持通气(PSV ) +呼气末正压 (PEEP)。结果 :15例危重哮喘患者均抢救成功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控制性低通气、PEEP和PSV的有机结合是抢救危重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作为SIMV+PSV组,20例予以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作为SIMV组,观察两组呼吸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SIMV+PSV组总呼吸频率[(23.05±2.41)次/min]高于SIMV组[(17.58±2.3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MV+PSV组C-反应蛋白、酸性蛋白、降钙素原分别为(93.26±21.56)mg/L、(1.38±0.50)g/L、(2.28±1.24)ng/ml,显著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PSV能够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总呼吸频率,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监护仪测定 12例患者在自主呼吸和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自主呼吸相比 ,辅助 控制 +呼气末正压 (A C +PEEP)模式和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 (PSV +CPAP)模式时 ,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收缩血压 (SBP)、舒张血压 (DBP)及平均动脉压 (MBP)均降低 (P <0 0 1)。A C模式和PSV模式时 ,CO明显下降 (P <0 0 1) ,CI也有所下降 (P <0 0 5 ) ,而SBP、DBP及MBP无统计学差异。与PSV比较 ,A C、A C +PEEP和PSV +CPAP的最大吸气压力 (PIP)和平均气道压 (Paw)明显增高 (P <0 0 1)。与A C比较 ,A C +PEEP和PSV +CPAP的PIP和Paw明显增高 (P <0 0 1) ,PSV的PIP和Paw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A C或PSV通气模式可引起CO及CI降低 ,但不影响动脉血压。A C +PEEP或PSV +CPAP通气模式不但引起CO及CI降低 ,而且导致动脉血压下降。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决定于Paw。  相似文献   

9.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多发伤后肺挫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面罩机械通气 (FMMV)治疗多发伤后肺挫伤的有效性。方法 选用国产及进口面罩对无使用禁忌症的 2 5例病人实施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模式SIMV PEEP、Bipap、CPAP ,配合使用小剂量镇静剂及人工气囊改善上机依从性 ,选用质地相容性好的面罩提高耐受性 ,小剂量多巴胺及酚妥拉明改善心肺功能。结果 本组病人FMMV的有效性为72 % ,APACHEⅢ评分高、休克严重、血流动力学变化大 ,意识不清 ,伤后呼吸力度明显障碍者部分受限。结论 无创性FMMV治疗可改善多数多发伤后并有肺挫伤者的通换气功能 ,尤其适用于APACHEⅢ <4 5分的轻中度多发伤者。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机械通气对肺挫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茅尧生  金烈洲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78-1280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机械通气对重度胸部创伤并发严重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伤后实施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早期和后期机械通气。按自主呼吸的强弱分别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组合模式和辅助/控制通气模式。机械通气30min后如氧合未改善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或渐增低水平压力,边观察边调整,直至达到“最佳PEEP”。结果:早期机械通气者伤后1h呼吸衰竭程度比后期机械通气者严重(P<0.01),后期机械通气者在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后4h呼吸衰竭程度比早期机械通气者严重(P<0.01);早期机械通气者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后期机械通气者明显缩短(P<0.001),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后期机械通气者(P<0.001)。结论:早期、及时、正确地应用机械通气是救治重度胸部创伤并发严重肺挫伤的最有效的方法,可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