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访  李博 《今日药学》2009,19(10):57-58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对它们的研究进展做一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香鳞毛蕨在抗氧化、镇痛、止痒及抗过敏、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熟地黄的加工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李时珍谓之“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地黄主要为栽培,以河南修武、温县、武陟、沁阳等地产量最大、质量最佳,为地道药材。  相似文献   

3.
大黄的现代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又名将军(《李当之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nm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其以形大色黄为名,是我国著名特产药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下品。现将其现代药理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火麻仁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麻仁系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认为火麻仁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有润肠通便功能,主治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属滋补性润燥中药。火麻仁又是常用药食同源中药,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才对其药理作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桔梗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宋杨  齐云 《中国药房》2006,17(2):140-141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是我国销量最大的40种传统中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桔梗性平,味苦,辛,具有化痰止咳、利咽开音、宣畅肺气、排脓消痈的功效。近年来,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桔梗在免疫调节、抗炎、祛痰、保肝、降血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较多的单体化合物为佶梗皂苷(Platyeodin)A、B、C、D、D2、D3和远志皂苷(Polygalacin)D、D20韩国学将桔梗生药水提后过Diaion HP-20树脂,得到水/丙酮系统不溶的浅黄色粉末状物质,即桔梗菊糖型多聚糖(Inulin-typepolysaccharide,PG),发现其也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本着重对桔梗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的药理研究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桔梗药理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款冬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培霖  李成义  翟丽芳 《中国药房》2007,18(12):948-949
款冬花来源于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eL.的干燥花蕾,又名冬花、九九花等[1],主产于甘肃、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咯血等证[2]。目前,国内、外对款冬花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主要化学成分1.1黄酮类石巍等[3]从款冬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确定为3-0-芸香糖苷、槲皮素-3-芸香糖苷、槲皮素-3-0-半乳糖苷、尿嘧…  相似文献   

7.
于志瀛 《中国药房》2010,(19):1810-1812
<正>香加皮,又名北五加皮,为萝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作为传统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有毒,自1977年起各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自20世纪70年代起,香加皮由于丰富的化学成分、多种药理活性而不断受到药学研究者的关注,对其研究的范围、数量、深度都不断扩展。笔者在对  相似文献   

8.
栀子的鉴别     
陈瑞生  陈相银 《首都医药》2010,17(13):38-38
栀子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用冶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  相似文献   

9.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guticumMaxim.ex Balf矿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苦寒,归大肠、脾、胃、肝、心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