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制备肺靶向异烟肼明胶微球。方法 用乳化法制备异烟肼明胶微球,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的因素;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法(IR)确证微球的形成;用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并对异烟肼明胶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重现性好,微球形态圆整,药物确己存于微球中;粒径在5.0~25.0 μm的微球占总数的90%以上,平均粒径为15.63 μm,达到肺靶向要求;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4.93%和73.30%。常温放置6个月,其外观形态、大小及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制备异烟肼明胶微球的工艺简单稳定,可用于肺靶向注射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制备肺靶向异烟肼明胶微球。方法用乳化法制备异烟肼明胶微球,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的因素;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法(IR)确证微球的形成;用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并对异烟肼明胶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重现性好,微球形态圆整,药物确己存于微球中;粒径在5.0~25.0μm的微球占总数的90%以上,平均粒径为15.63μm,达到肺靶向要求;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4.93%和73.30%。常温放置6个月,其外观形态、大小及含量基本不变。结论制备异烟肼明胶微球的工艺简单稳定,可用于肺靶向注射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肺靶向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制备肺靶向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方法:用乳化法制备微球,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证含药微球的形成.并对所制备的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微球形态圆整,药物确己存于微球中.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2.269 μm,粒径在5.0~25.0 μm的微球占总数的91.5%,达到肺靶向要求.载药量为42.6%,包封率为53.8%.最佳工艺条件重现性好.经37℃、RH75%放置3个月,其含量、外观形态及大小基本不变.结论:该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可用于肺靶向注射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明胶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的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提高胸腺肽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制备胸腺肽的明胶微球.方法: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胸腺肽明胶微球,正交设计法筛选其最佳制备工艺,Lowry法测定药物的含量,计算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量.结果:微球粒径范围为1.0~30.2 μm,平均粒径为14.64 μm,平均载药量为20.20%(w/w),平均包封率为80.82%,其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较好.结论:本法制备的胸腺肽明胶微球粒径分布集中,粒径大小符合设计要求,体外释药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双氯芬酸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双氯芬酸钠制备成明胶微球,考察其缓释效果。方法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双氯芬酸钠明胶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内外释药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微球粒径范围为48~100μm,平均粒径为70.70±11.29μm,载药量为35%。体内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明胶微球有缓释作用。结论本法制备的双氯芬酸钠明胶微球能够起到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去除托西酸舒他西林的苦味,改善颗粒剂的口感,制备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方法以明胶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司盘-80为乳化剂,用乳化分散法制备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明胶微球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球中药物含量,计算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量。结果明胶微球形态良好,无苦味,粒径范围为1.9-12.6μm,平均粒径为6.31μm,平均载药量为20.11%,平均包封率为75.29%,体外5min释药达90%以上。结论此法制备的托西酸舒他西林明胶微球粒径分布集中,去除托西酸舒他西林苦味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蒋培培  金涌  吴德敏  余芳 《安徽医药》2013,17(4):561-563
目的制备肺靶向贝母素甲明胶微球,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贝母素甲明胶微球;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微球形态、粒度分布等进行考察;利用柱前衍生HPLC方法测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利用透析法考察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微球呈球形,表面光滑,很少黏连,平均粒径10.72μm,粒径在5~25μm范围内的微球占总数的85.8%,载药量为5.128%,包封率为66.35%,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征。结论微球的粒径、形态、载药量和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能等基本符合肺部靶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是研究栓塞用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测定微球的粒径,并测定了微球的吸水率和溶胀率;采用质构仪测定了微球的抗压弹性,为测量微球经导管推注时的压力设计了一种新型装置。在线测定了不同粒径微球的推注压力,以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明胶微球中残留的丙酮量。所得微球冻干后呈椭圆形,表面有褶皱,在生理盐水中吸水后形状圆整,表面光滑。干燥微球的粒径范围在100-1000μm,平均粒径为430.5μm;吸水后微球的粒径范围在150-1425μm,平均粒径为601.2μm,符合栓塞剂的粒径需要。微球最大平衡吸水率为590.7%,平均溶胀率为103.0%。明胶微球的弹性良好,压缩形变到50%时,对于400-700μm微球的压力为(0.771±0.064)N,对于700-850μm微球的压力为(0.814±0.153)N。三组明胶微球(湿球100-450,450-700,700-940μm)都能够以较小的压力通过导管。残余的丙酮含量低于中国药典2010版的限度。本研究制备的明胶微球体外性质良好,适于作栓塞剂使用;建立的评价明胶微球性质的方法有助于此类栓塞剂的体外评价。  相似文献   

9.
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并检测其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高倍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形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微球中亚甲蓝的含量及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粒径38—50μm,在4000GS的磁场下动作距离为70—80mm,载药量为9.8%,180min体外累积释放量为90%。结论: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是一种新剂型,制备工艺简便,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和一定缓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糖皮质激素微球,探讨工艺条件对成球的影响,并测定微球粒径及体外药物溶出度、药物释放时间等性质.方法:以胶原、壳聚糖、明胶等3种天然生物高分子作材料,采用复乳-交联法制备糖皮质激素微球,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模拟探讨糖皮质激素微球的药物释放行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微球释放出的药物浓度.结果:按本工艺制作的微球,有90.8%粒径在20~100μm范围内,平均粒径66.6μm,大小适中,体外模拟实验表明,经过7d,药物溶出率约为51.7%~67.8%,与释放介质的pH值相关,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结论:该缓释体系有望作为新型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新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