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39-224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合理性。【方法】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进行比较。【结果】56例术后较术前门脉压力平均下降0.9kPa,除2例术后1周死于多脏嚣功能衰竭外,54例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7.4%,无肝性脑病发生,肝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抑制。【结论】经皮肝穿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抑制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科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进行双介入(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部分脾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2例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应用介入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脾下极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术后白血胞(W BC)、血小板(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迅速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术后2周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后逐渐改善。结论: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梁永  龙健中  刘航  冯坚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941-194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意义。【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A组为实验组,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B组为对照组,单用肝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外周血象明显改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3天1、周、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A组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合并脾亢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外周血小板、白细胞,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CPH)较多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生命,急性大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达50%。双介入栓塞术(DIE)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IVE)加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是近年来介入治疗CPH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新技术。此疗法可对出血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直接止血,而且门脉高压症的脾肿大严重者往往有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治疗既可作为脾切除手术的替代疗法,又可保持脾脏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8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或超选择性插管至脾下级动脉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造成脾动脉远端部分细小血管的栓塞及相应脾组织坏死,栓塞范围为50~70%左右(脾脏显著大者为80%),术后1周、1月和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栓塞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和治疗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未出现脾脓肿、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的近期疗效显著。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以及可保留脾脏生理功能等优点。合理控制栓塞范围、严格无菌操作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使用双介入栓塞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急诊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取得了可靠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01/2007—06我院对23例患者行脾栓塞(PSE)治疗,疗效较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3例,年龄32~64岁。均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后随访3个月~0.5a。1.2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于脾动脉主干造影,明确脾动脉分支,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主干中、  相似文献   

9.
双介入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肝硬化门脉高雎症认识的不断深入,采用介入技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根据部分脾栓塞术(PSE)和胃曲张静脉栓塞术(PTO)的治疗原理,将两者联合治疗门脉高压症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选择性部分脾栓塞(PS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方法:入选者均进行TACE、PSE和RFA治疗术,术后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患者发生栓塞综合征者106例(84.1%),严重并发症7例(5.6%),死亡2例(1.6%)。结论:原发性肝癌联合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掌握术后护理要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3-03~2005-03对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21例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在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此癜(ITP)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方法】对9例难治性ITP患者进行部分脾栓塞治疗,其中3例短期有效而又复发者进行脾切除治疗,观察和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9例病人中有8例(包括脾切除术3例)完全缓解,缓解率达88.9%,1例无效。其中随访2年以上4例.1年以上2例,半年以上2例,均无复发。【结论】部分脾栓塞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难治性ITP安全可靠的方法,亦可作为脾切除治疗难治性ITP的一个手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已成为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创伤小,疗效确切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对128例脾功能亢进病人行真丝线段加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脾动脉栓塞,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以及联合部分脾栓术治疗胃底静脉出血的价值.[方法]35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治疗.1周后,对其中19例合并脾亢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34例栓塞成功,随访12个月,6个月内再出血5人,再出血率14.3%,死亡1人;另有3人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胃底静脉栓塞术及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新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男13例,女,7例)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先行脾动脉造影,然后超选择行脾动脉栓塞至血流明显减少为止。结果2个月后复查血象,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均有显著提高,血色素(HGB)亦有所提高,1个月后B超提示脾脏体积缩小。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损伤小、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同时又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其中长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和肌瘤的再发情况。结果:随访12~60个月,月经量过多症状改善占97.4%(38/39),下腹压迫症状改善100%(23/23),B超复查TUAE后1a、3a、5a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为59.8%、63.2%、64.6%,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1.3%、52.4%、55.6%(P〈O.001)。肌瘤栓塞后3a再发率4.25%(2/47),2例患者2次怀孕分娩。结论:TUAE治疗子宫动脉栓塞肌瘤远期疗效肯定、安全。子宫肌瘤栓塞后有一定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超选插管进入脾动脉下极分支,行脾下极栓塞15例,无法进行超选而行脾动脉栓塞1例。结果:术后3~5天白细胞、血小板均显著上升,术后2个月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脾动脉栓塞可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症,同时又兼有微创、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缓解门脉高压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我院首创介入栓塞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加部分性脾栓塞术(DIE)治疗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总结了本治疗的常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重点阐述了主要术后反应:发热、疼痛、腹胀、黑便、腹水、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2002-03~2005-03在我院住院47例均确诊为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本文旨在通过对47例部分脾栓塞(PSE)患者的研究,以提高PSE术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根据栓塞面积分3组,≥60%组24例,50%~59%组9例,<50%组5例.动态观察患者外周血象、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彩色B超测定门静脉血流速度,脾动脉、脾静脉血流峰值;胃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结果]3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后,白细胞(×109/L)、血小板(×109/L)在栓塞面积<50%组、50%~59%组和≥60%组依次增高(白细胞分别为4.01±1.09,10.74±2.03,15.25±2.14;血小板分别为59.7±15.2,108.3±10.1,161.2±38.5),三组两两比较均P<0.01,同组术前术后比较均P<0.05或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栓塞面积密切相关(P<0.01),>80%者均出现并发症(100%).PSE后门脉高压缓解,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PSE能明显缓解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与栓塞面积有关,应根据肝功能损伤程度、门脉高压严重程度来确定栓塞面积,以50%~8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