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大多呈良性过程,但在急性期,由于血小板数低,容易出现出血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上,顷短期内提主血小板数以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科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强的松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甲基强的松龙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等3种方案治疗急性ITP患儿5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成人不同,以自限性的急性型为主,慢性型不过10~20%。本文对小儿期急性及慢性ITP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m-PSL“Pu1se”疗法)和免疫球蛋白大量静注疗法(IVIg疗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对象急性ITP17例,于发病后1周内未予治疗,初诊血小板低于2万/μl,伴有紫癜,粘膜出血等出血症状,其中用m-PSL“pulse”疗法7例,IVIg疗法12例。2例先用m-PSL“pu1se”,后用IVIg疗法。慢性ITP17例患病期间曾口服类固醇治疗,此次用m-PSL“pu1se”疗法5例,I VIg疗法14例。2例分别间隔2个月及3个月采用两种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3 4例ITP患儿采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疗程冲击治疗。即甲基强的松龙 15mg kg·d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10 0ml中 1小时滴完 ,每天给药 1次 ,连用 7天 ,继之以口服强的松减量维持治疗。结果显示 :本疗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使出血症状减轻或停止 ,对于血小板过低而导致危险性出血 ,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例和方法 7例慢性或间歇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3例作过脾切除,这3例中有2例(例1、2)虽经免疫抑制治疗仍有出血发作(经过至少1年,当治疗中断时,血小板数立即降至<3万/mm~3),例3间歇用强的松维持血小板在3万~10万/mm~3。未作脾切除的4例中有1例(例4)对强的松有抗药性(在最后6个月中血小板数为0.5万~9.7万/mm~3)。2例为强的松依赖者(例5、6,血小板数至少在18个月中为4万~12万/mm~3)。例7完全缓解,但数年后复发。6例急性ITP儿童中,2例对强的松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规律、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1.总结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2002~2003年住院ITP病例。分型并记录性别、年龄、血小板数、出血程度、诊断和治疗结果,比较急性与慢性、难治性ITP病例资料。2.对病程达0.5年以上患儿发信随访。3.总结死亡病例资料。结果ITP患儿262例,其中急性ITP 235例(89.7%),慢性24例(9.2%),难治性3例(1.15%)。1.急性组<6岁高发(81%),常有明显诱因,治疗恢复快。2.慢性、难治性组>6岁较多(33%),无明显诱因,治疗有效率低,恢复时间长。3.发病多为血小板重度、极重度减少(83.5%),临床多为轻度出血(70.2%)。4.随访66例:急性ITP18例6个月后确诊为慢性ITP;2例随访时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10%)慢性/难治性ITP病程6~12个月自行缓解。5.死亡1例,为慢性型,长期服用激素造成肾上腺皮质危象死亡。结论1.儿童ITP以急性为主,恢复快,预后好。2.部分慢性、难治性ITP患儿有自愈可能。3.切忌过度治疗。4.疗效不佳者需再评估。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方法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P)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通过A、B两组大剂量MP与C组常规剂量强的松治疗ITP的疗效对照进行研究。其中A组予MP 2 0~ 3 0mg kg·d ,连用三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B组予MP2 0~ 3 0mg kg·d ,连用三天后减半量再用三天 ,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C组予强的松 1~ 2mg kg·d口服。结果 ,有效率比较 ,治疗B组 ( 95 8% )与A组 ( 89 4%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治疗组与对照C组 ( 72 %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比较 ,治疗后 7天和 14天 ,B组血小板数明显高于A、C二组 ,B、A二组及B、C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示 :治疗B组治疗ITP能迅速减轻出血症状 ,升高血小板数 ,有效率高 ,偶见副作用 ,是治疗IT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小儿80%为急性型,需迅速控制多部位出血。我院从1994年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1例小儿急性ITP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1990年以前8例用强的松治疗的急性ITP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儿,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ITP并符合诊断标准['j。全部病例均有皮肤出血点,多数病儿有鼻血,口腔粘膜或齿龈出血,1例患儿有巩膜下出血,2例患儿有消化道出血。均未见肉眼血尿及颅内出血。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先回19俐1*…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病。部分病例病程迁延 ,对多种药物效果病程长 ,疗效差 ,症状难以控制的患儿称为难治性慢性 ITP。我院从 1991— 1999年共收治 ITP患儿 14 8例 ,其中 18例为难治性 ITP,我们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及疗效标准18例难治性 ITP的诊断符合 1998年山东荣城会议制定的标准。二、对象18例 ,男 4例 ,女 14例、年龄 14月— 10岁 ,病程均在 2年以上 ,最长达 8年、强的松( 2 mg/ kg·日 )口服 ,疗程大于 4周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 3 0 mg/ kg·…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ITP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年龄、诱因、出血情况及3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婴幼儿发病多见,其中年龄1个月~1岁者37例(29.6%),~3岁者38例(30.4%),≤3岁占所有病例数的60%;(2)起病诱因不明者67例(53.6%),诱因明确58例(46.4%),12例(9.6%)发病前1个月内有预防接种史;(3)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使出血症状很快消失;治疗后3、7 d的血小板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儿童ITP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期多见;(2)约半数患儿有前驱感染史,疫苗接种后ITP发生率高于以往报道;(3)泼尼松、泼尼松+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以及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3种方法治疗儿童ITP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占小儿出血性疾病可高达 70 %左右。多为急性型 ,少数为慢性型 ,经过治疗 ,数周内多能治愈。但对于重症病例若不及时治疗 ,严重的出血倾向 ,可危及生命。就我科血液组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 55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9年全国血液病会议制度ITP诊断标准。 55例均为住院病例 ,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2个月~ 1 2岁 ,2岁以内 1 6例 ;~ 8岁 34例 ;~ 1 2岁 5例。 1~ 3周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 30例 ,冬春季发病 35例 ,…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ITP)是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后天性出血性疾病。小儿期发病多数呈急性自限的一过性病程。但是,一部分所谓慢性型的抗药性病例,临床上成了难题。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简称类固醇)疗法虽然可以长期应用,但有时无效或有副作用,且有效病例约半数随着药物减量血小板数再度减少,治疗率仅达24%。作者从1974年6月到1987年3月收治ITP患者42例,其中诊断为慢性型8例,采用类固醇疗法(去氢氢化考的松1~2 mg/kg/d),其中4例从用药后第4天起到第8天,血小板数达正常范围,以后全部病例又继续减少。首次用类固醇缓解的2例及对类固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与免疫有关。大部分患儿有自限倾向,少数病例病情反复,转为慢性,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15例应用a-干扰素为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情况15例小儿CITP中,男6例,女9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5岁。诊断标准根据ITP诊疗建议[1]。病程均超过6个月,最长2年6个月。全部病例均先后接受常规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VitC,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达那唑,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CSA)及中草药等治疗,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急性最为多见。约20%~25%的急性ITP将发展成慢性难治性ITP[1]。初治ITP患儿治疗反应与疾病预后是否有关,对此我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64例病例来源于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及出院后随访6月以上患儿。所有病例都为初诊初治,均符合ITP诊断标准[2],除外同时合并呼吸系统或其它系统感染者。记录资料包括:诊断时年龄、性别、治疗措施、治疗反应和实验室检查。2治疗方法血小板(PLT)<15×109/L伴严重出血(如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骨髓检查是确诊ITP的重要手段 ,骨髓标本的采集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 ,在小儿ITP特别是重症病例运用的安全性值得关注。我科自1 997年起 ,采用胸骨穿刺采集骨髓 ,现就 1 999年 1月至 2 0 0 4年 5月接受胸骨穿刺的 90例ITP患儿术中及术后的安全性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 999年 1月至 2 0 0 4年 5月我科接受胸骨穿刺的ITP患儿共 90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86年杭州会议所制定的ITP诊断和分型分度标准[1 ] ,其中男 4 8例 ,女 4 2例 ,5 2例 ( 5 7 8%) ,3~ 6岁 1 …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Fas(CD95 )、Fas配体 (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5例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前淋巴细胞凋亡率及Fas、Fasl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后血小板增加时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 ,Fas、Fasl蛋白表达上调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果表明 :甲基强的松龙可显著促进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 ,上调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 ,有助于清除激活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目前治疗多用皮质激素及 或丙种球蛋白。我们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伍用抗病毒药治疗 2 4例 ,与对照组 19例比较 ,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ITP患儿 43例 ,为 1995年至 2 0 0 1年在我科住院的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8年山东荣成全国小儿血液会议标准[1 ] 。1、一般情况 :43例ITP患儿中 ,男 2 2例 ,女 2 1例。汉族 3 9例 ,维族 2例 ,哈族 2例。发病年龄自 2个月至 12岁。急性型 3 6例 ,慢性型 7例 (包括反复发作超过 6个月 2例 )。发病季节以冬春多见 …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国外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取得良好疗效。借鉴其经验 ,本文观察应用干扰素治疗 10例难治性ITP患儿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0例难治性ITP患儿为我院 1999~ 2 0 0 2年住院患儿 ,男 2例 ,女 8例 ;年龄 6~ 13岁 ;平均病程 2 .1年。入院时血小板计数 30~ 4 0× 10 9/L ,治疗前均有皮肤、鼻腔、齿龈出血 ,其中并球结膜下出血 2例 ,血尿、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均曾用泼尼松 >6周 ,4例用长春新碱 ,2例用达那唑 ,6例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血小板无明显提高。均符合《血液病…  相似文献   

18.
探讨重症 ITP的治疗方法 ,寻找适合基层较佳、经济而有实用的治疗方案。采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和小剂量 VCR静脉慢滴四种方案 ,分别对 41例患儿进行了不同治疗 ,并对照观察。结果显示 :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效肯定 ,起效快、效果好 ,几乎无副作用 ,2 4小时明显好转 ,3天内血小板明显增高 ,7天左右恢复正常。全部病人均未输血小板 ,若不伴体乏可不输血 ,减少了血源导致不利因素。长春新碱组血小板在 3周以后才能接近正常 ,均要辅以输血方能达满意效果。抢救危重症 ITP患儿 ,尤其是有出血者 ,不宜首先应用VCR,应首选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冲击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出血呈紫癜性质、末梢血中血小板减少 ( <1 0 0×1 0 9/L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型 (病程小于 6个月 )与慢性型两种。我们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TP,效果显著 ,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6例中男 1 6例 ,女 1 0例。<1岁 4例占 1 5 .4% ,~ 3岁 6例占 2 3.1 % ,~ 7岁 1 2例占 46 .1 % ,~ 1 2岁 4例占1 5 .4%。急性型 2 1例 ,慢性型 5例 ,慢性反复发作 3例。2 .发病季节及诱因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占 1 6例 ,秋季发病最少占 3…  相似文献   

20.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ITP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ll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出血时间延长为特征。其中急性者起病急,症状重,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对17例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