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RI软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高,可无创、客观评估盆腔脏器位移情况。常用评估系统包括二维系统(耻骨尾骨线、耻骨-骶尾关节线、骨盆倾斜校正系统、耻骨联合中线、会阴线及HMO分度系统)及三维系统(三维骨盆倾斜校正系统等),但目前MRI如何选择参考线及评估标准尚未统一。本文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常用MRI评估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脏核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稚明  陈雯 《临床荟萃》2009,24(19):1667-1671
作为分子影像学的典范之一,核素心肌显像特别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各类心脏疾患的诊断和评价,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尤为普遍。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以及新型显像剂的不断发展,心脏核医学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除能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外,还在动脉斑块显像、血栓显像、心肌神经受体显像、乏氧显像及凋亡显像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核医学技术在多种心脏病变中发挥更大作用。现就有关心脏核医学的临床基本应用及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面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是通过组织制订计划,在行业内开展一系列的医疗服务改善活动,保证服务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核医学显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显像。与其他影像学方法不同,它要经历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引入体内、影像采集、图像处理、阅片、书写报告等多个环节才能获得供临床诊断或鉴别诊断的完整资料。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对核医学显像技术工作和质量控制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肿瘤核医学是核医学和肿瘤学的组合,又是各自的一个重要分支。肿瘤核医学主要内容是利用核医学的方法研究、诊断和治疗肿瘤。近年来,随着临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PET/CT及正电子核素的广泛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已进入分子水平,以肿瘤代谢、基因、受体等目标为对象的显像范畴称为肿瘤分子影像学。  相似文献   

5.
陈跃 《临床荟萃》1998,13(23):1089-1091
核医学研究临床炎症过程很有用.一些炎症疾病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诊断很明确,而对一些非症状或非特异症状的诊断则很困难.早期诊断炎症,能提供早期治疗,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然而在冶疗开始前,医师必须明确炎症的活动性、炎症的确切位置,更为重要的是明确炎症的自然过程.众所周知核医学诊断具有高度敏感的特点,目前许多显像剂能探测多种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 MIBI心肌显像测定心肌梗死 (心梗 )面积的应用价值。方法  12只犬制成心梗动物模型 ,给予 1 0mg硝酸甘油后行心肌显像。次日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行常规静息显像和潘生丁介入显像。利用计算机测定心梗面积 ,并与动物病理测定的心梗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硝酸甘油介入显像、静息显像和潘生丁介入显像测定的心梗面积均大于病理测定的心梗面积 ,其中硝酸甘油介入显像测定的心梗面积与病理测定的心梗面积最为接近 ,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利用硝酸甘油介入99mTc MIBI心肌显像降低了静息显像、潘生丁介入显像所测定的心梗面积与实际心梗面积的误差 ,可作为临床上估算心梗面积的首选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核医学显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普遍,概括起来有四种:1、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主要反映心肌的血循环状态,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心肌活力的评价、外科PTCA及动脉搭桥术的选择有重要价值,常用显像剂有201Tl、99mTc-MIBI...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CAD)为常见病,冠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细胞功能代谢发生变化,心功能受损.随着冠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人们发现部分受损心肌功能在术后能恢复,从而认识到存在可逆性心肌损伤,提出了存活心肌的概念.对于CAD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区域内,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再血管化术后局部心肌功能恢复或改善;而无存活心肌(坏死、瘢痕)引起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再血管化术后功能不能恢复,有较高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因此,治疗前正确鉴别心肌梗死区活性与非活性的区段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再通术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存活心肌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断肢再植动物实验及断指再植临床病例术后核素肝动态显像,观测静脉回流的价值,探讨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方法:32只兔,分4组,对照组、常规断肢再植组、股动脉和小静脉组、股动脉组,每组8只。手术后均于同一肢体远端注射^99Tc^m-MIBI,动态观察肝显像情况。结果:根据肝脏放射性显像的快慢及浓聚程度分为0,Ⅰ,Ⅱ级,对照组和常规断肢再植组均为Ⅱ级显像;支动脉和小静脉组为Ⅰ级显像;股动脉组加级显像。3类显像对应的截肢率为:0,50%(4/8),100%(8/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26.66,P&;lt;0.01)。结论:断肢(指)再植术后核素肝动态显像能及时、客观地反应术后静脉回流状况,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够显示血栓,确定血栓部位,鉴别新鲜与陈旧血栓。本文对血小板活化机制、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细微血流成像(MV-Flow)模式观察实验动物经不同级别肾创伤后创伤灶的改变情况及肾微循环改变情况。 方法15只新西兰白兔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按照创伤程度不同分为3组(每组对照肾10只,创伤肾10只)。实验动物开腹后,观察正常肾MV-Flow图像并测量正常皮质血管指数(VI)值作为对照。建模30 min后,通过常规二维超声、MV-Flow技术对肾进行检查,并测量肾创伤灶处的VI值。最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出肾,制备大体标本。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肾VI值的差异,对各实验组不同创伤程度3组间VI值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在MV-Flow模式下,能清晰显示肾段血管、弓形血管及小叶间血管(充满皮质);创伤后,创伤灶区域血流信号出现部分缺损,根据损伤等级不同可出现“虫噬样”或“裂隙样”缺损,提示该区域存在创伤。不同创伤程度对照组VI值高于实验组[96.3%(85.01%,96.1%)vs 2.21%(1.09%,3.16%)、91.71%(85.68%,93.94%)vs 1.81%(1.24%,5.60%)和92.45%(85.70%,95.25%)vs 1.95%(0.67%,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均=-2.803,P均=0.005);实验组各不同损伤程度组间V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25,P=0.987)。 结论MV-Flow成像显示,肾创伤灶处肾皮质血管可出现“虫噬样”或“裂隙样”缺损,VI值接近于1%。MV-Flow成像能精确通过肾微循环改变显示肾创伤灶,提示肾出现的不同级别创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肌磁共振显像(MRI)、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和超声心动图(Echo)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AMI患者23例,分别于一周内行MRI、SPECT及Echo三项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将MRI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并与SPECT及Echo结果比较,行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结果MRI采用多层Simpson法,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可以准确划分血池和心肌的界限。SPECT较MRI低估左室容积EDV15.9ml,ESV8.3ml,EF值两者大致相等。Echo较MRI低估左室容积EDV53.2ml,ESV33.0ml,高估EF5.3%。经相关分析,SPECT与MRI所测EDV、ESV、EF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4、0.84(P均<0.001),Echo与MRI所测EDV、ESV、EF相关系数分别为0.54(P<0.01)、0.43(P<0.05)、0.63(P<0.01)。经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SPECT与MRI所测左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有等价性。结论MRI检测心功能准确、可靠。SPECT与MRI具有等价性。Echo左心功能测值较MRI有明显偏倚,需进一步改进检测方法以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定量分析是有效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桥梁和关键.本文分析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计算和纤维追踪算法,对扩散张量成像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7.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MRI)技术从心肌纤维水分子扩散、心肌纤维微结构及心肌力学单元角度综合定量研究心肌肥厚模型大鼠的心肌纤维特性。材料与方法 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与心肌肥厚组(n=10),正常组大鼠离体心脏并固定,心肌肥厚组大鼠行胸主动脉缩窄手术12周后离体心脏并固定,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获取图像,并使用Diffusion Toolkit、Trackvis及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两组大鼠心脏三维整体观、乳头肌层面心肌纤维和张量图以及心肌组织HE染色的特点,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平均ADC值、FA值及螺旋角的差异。结果心脏三维整体观显示,两组大鼠心肌纤维由心外膜向心内膜均呈致密、规则的螺旋排布。乳头肌层面心肌纤维示踪图以及张量图显示正常组心肌纤维走行规则、排布均匀,心肌肥厚组左心室壁较正常组增厚,像素内的张量显示较正常组增加,心外膜向心内膜过渡的三层结构较正常组更明显;心肌肥厚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平均ADC值下降(P0.01),FA值上升(P0.05),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心肌肥厚组大鼠左心室由心外膜至心内膜的平均螺旋角透壁范围较正常组增大(P0.01),两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扩散张量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三维可视化定量综合评价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心肌纤维特性较正常大鼠的变化,为将来实现心肌纤维结构、力学、电生理特性的在体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前,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然而在胆囊功能尚可保留的情况下盲目切除胆囊,会破坏消化系统原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能诊断胆囊疾病,还能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旨在对影像学方法评估胆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频超声检测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方法:应用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检测幼兔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即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包括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及心肌做工指数(IMP)等指标。结果:幼兔的心肌顺应性减低,舒张功能异常,收缩功能正常。结论:高频超声可以评价幼兔的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首过灌注剂量及延迟扫描最佳成像时间,以获得较好心肌灌注图像及最佳延迟增强图像。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行不同剂量(0.05mmol/kg组与0.1mmol/kg组)的首过灌注及不同延迟增强时间扫描,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过灌注剂量0.05mmol/kg组与0.1mmol/kg组,两组显示的心肌灌注降低或缺损区节段数有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延迟增强扫描时间数据显示:①在10min与5min时、40min与30min时的信号值有统计学意义;②5~10min是心肌缺损区信号值不断上升的一个阶段,10~30min信号值相对较平稳,30~40min心肌缺损区的信号值较前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首过灌注剂量0.1mmol/kg较0.05mmol/kg更利于检出缺血心肌;延迟增强扫描时间以10~30min之间的图像质量为最佳;有助于MRI更好的应用及心肌活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2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探测cuprizone(CPZ)诱导的C57BL/6小鼠脑白质脱髓鞘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CPZ诱导的脑白质脱髓鞘损伤是否具有区域选择性。材料与方法 C57BL/6小鼠各10只,分别喂养常规饲料(正常组)及喂养均匀混有0.2%CPZ的饲料(CPZ组),4周后进行T2WI及DTI检查(所有检查均在安捷伦7.0 T动物MR仪上完成)。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对脑白质区标准化T2信号强度(相应部位T2信号强度与侧脑室信号强度之比)、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系数(AD)及径向扩散系数(RD)进行测量。感兴趣区(ROIs)包括大脑皮层(CTX)、海马(HP)、尾状核(CP)、丘脑(TH)。上述5组数据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PZ组标准化T2信号强度在大脑皮层、海马、尾状核出现明显下降(P〈0.01),在丘脑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9)。CPZ组大脑皮层、海马、尾状核FA值明显下降(P〈0.05),丘脑FA值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8)。在FA值出现明显下降的三个部位(大脑皮层、海马以及尾状核),MD值及径向扩散系数RD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轴向扩散系数AD均呈下降趋势,但仅在大脑皮层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7.0 T的扩散张量成像对探测CPZ诱导的C57BL/6小鼠脱髓鞘损伤均十分敏感,能反映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另外,大脑皮层、海马以及尾状核较丘脑对CPZ的诱导可能更敏感。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对于轴向扩散系数的下降,此动物模型FA值的下降更依赖于径向扩散系数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WI评价大鼠超急性脑缺血的价值。方法 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线栓法构建超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于栓塞20min及2.5h分别行SWI及DWI,参照缺血2.5h时的DWI及ADC图,分别测量20min及2.5h时梗死区、周围区及对侧镜像区(ROI1、ROI2、ROI3、ROI4和ROI’1、ROI’2、ROI’3、ROI’4)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并比较不同ROI及相同ROI两个时间点间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结果 栓塞20min和2.5h时,各ROI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ROI1与ROI2、ROI’3与ROI’4、ROI1与RO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在大鼠MCAO20min后即可显示脑缺血,表现为SWI信号及相位弧度值降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核心区SWI信号升高,接近正常脑组织,预示不可逆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