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为观察使用 G- CSF提前动员供者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方法对造血重建及 GVHD发生的影响。 方法 :用HL A相合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阴性的供者 ,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在预处理方案 ,GVHD的预防及支持治疗方法相同 ,比较 A组5例病人供者接受 G- CSF2 5 0 μg/d连用 7d后采髓和 B组 4例病人常规采髓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对造血重建和 GVHD发生的作用。 结果 :在类同采髓量中 ,A组所获单个核细胞、CD34 细胞数和 CFU- GM集落数明显多于 B组 (P<0 .0 1) ,A组白细胞大于 1.0× 10 9/L和血小板大于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是 (13.0± 2 .0 ) d和 (14.0± 2 .1) ,比对照组快 8.8d和 10 .3d。 GVHDII~ III度发生率是 A组为 0 ,B组 2例 ,输入的 T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 ,但 CD4细胞明显减少 ,CD8细胞增多 (P<0 .0 1)。结论 :HL 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提前使用 G- CSF动员供者 ,造血重建加快。供者使用 G- CSF可能降低 GVHD发生率 ,这一作用与骨髓内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新途径以促进造血重建及减轻GVHD ,对 35例供者使用G CSF(格诺赛特 ) 2 5 0 μg/d,连续 7天后采髓 ,对HLA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植。对 18例供者动员前后骨髓CD34 + 细胞含量及T细胞亚群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35例病人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15± 3 1)天及 (18 1± 3 0 )天 ,急性GVHDI度发生率为 2 8 6 % ,II度以上 5 7%。G CSF动员后骨髓CD34 + 、CD4+ 细胞比例增加而CD8+ 细胞比例减少。说明G CSF动员可使供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 ,从而促进受者造血恢复并降低其急性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 CD2 5抗体用于预防儿童白血病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接受 HL A2 - 3位点不合半匹配骨髓移植 ,移植方法除了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2 5 0μg促进骨髓及受者应用环孢素 A(CSA ) ,甲氨蝶呤 (M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和霉酚酸酯 (MMF)预防 GVHD综合措施外 ,加用抗 CD2 5单克隆抗体预防 GVHD,剂量各为 2 0 m g,在移植前 2 h和移植后第 4天应用 ,采髓后未去 T细胞输注 ,移植结果与前期未用 Simulect移植组比较。 结果  10例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 ,粒细胞大于 0 .5× 10 9/ L 中位天数是19 d,血小板大于 2 0× 10 9/ L 的中位天数是 2 2 d,骨髓植活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无 1例发生急性 ~ GVHD,未用 Sim ulect对照组急性 ~ GVHD为 5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评价慢性 GVHD的 8例均发生慢性 GVHD,均为局限性慢性 GVHD。中位随访 12个月 (范围 9~ 2 4个月 ) ,2例移植相关死亡 ,1例移植后 14个月复发死亡 ,实际无病生存率是 70 % ,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本研究儿童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 Sim ulect,明显降低急性重症 a GVHD发生 ,减少移植相关死亡 ,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建立小鼠GVHD模型 ,用以评价人CD4 0 Ig融合蛋白治疗的有效性。以雄性C5 7BL/ 6小鼠作为脾细胞供者 ,照射后的雌性BALB/c小鼠作为受者 ,分别将 2 5×10 7和 5 0× 10 7/L脾细胞在60 Co射线亚致死剂量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入 30只受者小鼠体内 ,建立小鼠GVHD模型。然后 ,在GVHD诱导后第 0、2、4天分 3次经尾静脉注射CD4 0 Ig融合蛋白各 5 0、15 0、4 5 0 μg,观察CD4 0 Ig融合蛋白对GVHD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3注射脾细胞 4~5天后 ,小鼠开始出现GVHD典型体征 ,第 10天受体小鼠体内扩增出雄性供体小鼠Y染色体特异片段。CD4 0 Ig融合蛋白治疗可显著延长GVHD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此结果表明 ,已成功地建立了小鼠GVHD模型 ,可用于评价抗GVH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 ,旨在寻找最佳的动员方案。方法 A组予以G CSF 30 0 μg d皮下注射 ,连续 5d ;B组予以G CSF 6 0 0 μg d ,分 2次皮下注射 ,连续 5d ,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 3、4、5、6、7天外周血中WBC计数和CD34+ 细胞数量上无统计学差异 ;B组外周血中WBC和CD34+ 细胞数量要高于A组 ;在应用两组动员方案后 ,外周血中WBC、CD34+ 量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均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5天 ,且B组曲线要明显高于A组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变化呈正相关 (r =0 .835 ) ,与性别、年龄、体重及AMI发生时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B组动员的患者 ,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的动员效率要明显优于A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老年 (≥ 7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法  10例老年AMI患者予以G CSF 30 0 μg~ 6 0 0 μg d皮下注射 ,连续 5d ,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PBSC ,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行外周血WBC计数检查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量分别为 6 .75× 10 9 L、2 8.16× 10 9 L、34.93× 10 9 L、34.4 0× 10 9 L、38.93× 10 9 L、2 1.85× 10 9 L ;CD34+ 量分别为 6 .2 5× 10 6 、5 1.10× 10 6 、92 .6 0× 10 6 、10 9.6 5× 10 6 、134.6 9× 10 6 、4 5 .0 9× 10 6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CD34+ 量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均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6天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数量变化呈正相关 (r=0 .94 0 ) .结论 老年AMI患者行G CSF动员安全可行 ,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变化曲线高峰均出现在第 6天 ,且WBC与CD34+ 细胞数量之间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 ,作者对 12例CML进行了allo PBSCT的临床研究 ,12例均为第 1次慢性期 ,中位年龄 32 .5岁 ;全部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 ,供者动员用G CSF 5 μg/ (kg·d)× 5天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49.5 7)× 10 8/kg(中位数 5 .0× 10 8/kg) ,CD 34 + 细胞数为 (0 .72 6 6 .30 )× 10 6/kg(中位数 5 .82× 10 6/kg)。预处理方案 :9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 +环磷酰胺 (CTX) +依托泊甙 (VP16 ) ,3例采用TBI +CTX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 +短程甲氨喋呤 (MTX)方案。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中位数 14.5天 (142 3天 ) ,血小板 >2 0× 10 9/L中位数 16天 ;发生Ⅱ度以上急性GVHD 3例 (2 5 % ) ;慢性GVHD共 5例 ,其中局限性 3例 ,广泛性 2例 ;死亡 3例 ,2例死于感染 ,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 ,中位随访 6个月 ,存活 9例。Allo 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比异基因骨髓移植高 ,但慢性GVHD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人们一直认为 CD34是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但近一段时间这一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挑战 ,为此探讨了造血干细胞 CD34抗原表达的特点。方法 :自 10~ 12周龄雄性 C5 7BL /6 - L y- 5 .1鼠 (供者 )取骨髓或经静脉注射五氟尿嘧啶 (5 - FU) 15 0 m g/kg,48h后再取骨髓 ,分离出 L in- c- kit Sca- 1 CD34-细胞 (CD34-细胞 )和 L in- c- kit Sca- 1 CD34 细胞 (CD34 细胞 ) ,在 IL- 11和steel fator(SF)条件下观察体外培养效果 ;以 10~ 14周龄全身照射 85 0 Gy的雌性 C5 7BL /6 - L y- 5 .2鼠作为受者 ,把供者的 CD34- 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2种不同G CSF动员剂 (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 CSF)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方法 A组予以包涵体型G CSF(商品名 :惠尔血 ) ,30 0 μg ,每日 2次 ,皮下注射 ,连续 5d ;B组予以分泌型G CSF(商品名 :金磊赛强 ) ,30 0 μg ,每日 2次 ,皮下注射 ,连续 5d。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 3、4、5、6天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和WBC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在应用两组不同的动员剂后 ,外周血中WBC计数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5天 ;在A组CD34+ 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高峰为第五天 ,但在B组CD34+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显示CD34+ 细胞数量在 3~ 4d内呈急剧升高趋势 ,但在第 5天后升幅明显减缓 ;显示B组动员后外周血中干细胞下降较慢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计数变化呈正相关 (r=0 .835 ) ,与性别、体重、年龄及AMI发生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在AMI患者中应用 2种不同G CSF动员剂 (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 CSF) ,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方法:将供体C57BL/6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按不同细胞数混合,输入接受照射后的受鼠雌性BALB/c小鼠,观察受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组织病理学和嵌合体检查.结果:给予5×106个以上的供者脾细胞的各组小鼠都发生了急性GVHD,但小鼠GVHD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输入5×106-5×107个供鼠脾细胞均适用于小鼠GVHD防治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供鼠脾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对Wistar大鼠垂体细胞在6孔板中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第4天时,用高场强EMP模拟源(场强为6×104 V/m,脉冲上升时间为20ns,脉宽为30μs),2min内辐照5次.并于辐照后0(即刻)、1、6、12和24h应用中生公司生化检测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中LDH、AST、CHE、K+、Na+浓度,探讨电磁脉冲对垂体细胞损伤的机制.结果表明,电磁脉冲辐照后即刻就可引起培养上清LDH和CHE明显升高;辐照后1和6h培养上清中LDH、AST、CHE、和K+明显升高;辐照后12h培养上清中LDH、AST和K+明显升高;辐照后24h所有上述指标基本恢复.结果提示,电磁脉冲辐照后可引起大鼠垂体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红细胞膜成分变化。方法:测定27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三磷酸腺苷酶活性(ATPase)活力,并同23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HAPC患者红细胞膜ATPase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膜ATPase活力与患者红细胞压积呈显性负相关。HAPC组红细胞膜胆固醇升高,胆固醇/磷脂比值升高,磷脂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存显著性差异。结论:HAPC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不同于正常人,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HAPC患者红细胞膜成分已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钙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缺氧对急性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 :运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吸附式方式记录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单通道电流 ;结果 :缺氧后 ,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平均开放时间由 ( 2 .5 1± 1 .3 8)ms增加到 ( 6.42± 1 .97)ms,平均关闭时间由 ( 42 .83± 1 0 .92 )ms减为 ( 3 0 .3 4± 5 .1 1ms) ;平均开放概率由 0 .0 5 4± 0 .0 1 8变为 0 .2 2 1± 0 .0 2 7;结论 :缺氧后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开放时间延长 ,开放概率增大 ,Ca2 +大量内流引起细胞内钙超载也将成为心肌缺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普氏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为参照,对我国斑点热立克次体分离株的代表株 DNA 的 G+C mol%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指出,斑疹伤寒群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 G+C mol%含量不同,分别为29.1和32.05;国内分离的精河株和内-01株分别为32.7和32.4,与参照的斑点热立克次体 Barbash 株(32.5)基本一致,054株的 G+C mol%是30.6,低于斑点热群的 G+C mol%数值,高于斑疹伤寒群的含量,揭示了该株 DNA 的 G+C 含量的特殊性,这是否意味着054株的特殊分类地位或是否是新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CD34+造血细胞免疫磁性高效富集仪CMSI-100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免疫磁性分离原理,选用能产生高磁场强的磁性材料钕铁硼,其核心是将其设计成由低碳钢间隔的4块钕铁硼,并且使每块钕铁硼的规格必须限制在3.5cm×2.0cm×0.3cm,以确保每块钕铁硼平面所具有的磁场强度平均可达2 700高斯.当所切磨的钕铁硼规格达不到该标准时,由此产生的磁场强度>2 700高斯或<2 700高斯, 对CD34+造血细胞的分离效果均不理想.经对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的免疫磁性分离证实,采用CMSI-100富集后的CD34+造血细胞纯度平均>90%,细胞活力>95%,达到国际上最好水平,其性能完全可与国际通用先进的IsolexTM50磁性分离系统相媲美.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paper refers to the activity of some enzymes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ular cytomembranes in the plasma and brain of guinea pigs exposed to the action of repeated +10Gz accelera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 last run, diminution of enzymatic activity in the brain supernate ran parralel to a rise in plasma enzymatic activity. Variations in enzymatic activity suggested the liberation of enzymes connected with the neuronal organelles, perhaps consequent to alterations in the permeability or structure of the neuronal cytomembranes. These alterations might also be interpreted as being accompanied by permeabiliza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with release of enzymes from the neuronal structures into the plasma. Changes i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neuronal membrane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 cerebral hypoxia following the hemodynamic and ventilation alterations induced by hypergravitation, the influence upon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hormones released in excess under the stress of acceleration, and the strain to which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nes are subjected by the multitude of afferent impulses with a starting point in the various types of receptors stimulated by hypergravitation.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三甲基甘氨酸等有机溶剂对G+C碱基丰富基因PCR扩增困难的影响,分别用标准PCR和添加有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甲酰胺及三甲基甘氨酸的改进剂PCR对G+C含量为70%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基因(ARF)和G+C含量为90%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Ⅱ(IGFRⅡ)进行扩增。结果显示,应用标准PCR及添加有甘油或甲酰胺的PCR均不能特异性扩出上述两基因;加入10%DMSO虽可扩出ARF基因但同时有非特异性产物;而加入三甲基甘氨酸可特异地扩增出642bp的ARF和540bp的IGFR Ⅱ基因。表明三甲基甘氨酸可消除G+C丰富DNA区域二级结构对PCR扩增的干扰,明显促进这类基因的PCR扩增。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3H]-IP3放射活性及突触体(Ca2+)i的变化,结果示缺血1min就启动了肌醇脂质信使系统,引起[3H]-IP3显著增高,缺血20min突触体(Ca2+)i增高,且持续至再灌流7d,磷脂酶C抑制剂PMSF治疗能显著地抑制突触体(Ca2+)i的升高,减轻海马CA1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9.
尿液CD14+细胞测定对血尿来源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尿液CD14+细胞测定在血尿来源诊断中的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60例肾小球性血尿和4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液CD14+细胞百分率(CD14P)及部分病例的外周血CD14P。结果表明,肾小球性血尿组尿液CE14P〉5者占54例(90%),〈3者2例(3.3%);非肾小球性血尿组CD14P〉3为3例(7.5%),CD14P〉5者仅1例(2.5%);非肾小球性血尿组尿CD14P与外周血CD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各23例,分别在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前后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照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CEC)、形状系数(FC)和变异系数(CV)恢复正常(P>0.05),以后(至2年)CEC密度(D)未继续下降。而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术前CEC面积(A)正常,但周长(Pe)、长径(L)、CV增大,FC减小(P<0.01);术后2年内各形态定量指标较术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D持续下降,表明形态定量检测可判断ECCE+IOL术后CEC预后状况,尤其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