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88-188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140mmHg,舒张压≤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2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危象是指动脉血压急剧升高二引起的严重的临床现象,可危及生命.根据靶器官损害和是否需要立即降压治疗,可将高血压危象分为高血压急症,血压≥200/120mmHg和次急症,舒张压≥120mmHg.  相似文献   

3.
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其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相同,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年龄若≥80岁,则符合老老年高血压诊断[1].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往往> 200 mmHg/120mmHg[2],临床上具体治疗存在争议[3].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56例,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747-750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休息5min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并除外其他使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亢等所致的收缩压升高)、老年人假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等,就可以诊断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60%~70%[1].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类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血压分类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分为1、2、3级。见表1。表1血压的定义和分类(WHO/ISH,1999年)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轻度)亚组:临界高血压2级(中度)3级(重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亚组:临界收缩…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的侧压力.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血压的高限(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或体循环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1]。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视,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有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查体时被发现^[2]。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SP<140mmHg,且DP<90mmHg为正常血压;SP≥140mmHg , 且(或)DP≥90mmHg为高血压.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无论是那一种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大约有54%的卒中、47%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高血压病以及25%的其他心血管疾病都归因于高血压[1]。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升高或通过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1.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07-207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规定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且/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1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是患了高血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者.若仅SBP≥140mmHg,而DBP<90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目前认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谁都知道,但单纯的降低血压是不够的.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减轻或逆转患者的终末器官损伤,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最近有专家提出抗高血压治疗要三条腿走路的新概念,即确切降压、稳定血压和阻断RAS.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  相似文献   

15.
偶尔测一次血压发现血压高,并不能诊断为高血压。确切地说,应当非同日连续3次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当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时,方可诊断为高血压。当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社区医生就需要首先教会或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16.
明确诊断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血压≥140和(或)≥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3次,一般是指间隔2周测量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视  相似文献   

17.
李建英 《医学文选》2004,23(4):515-517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mmHg或(和)舒张压(DPB)≥90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  相似文献   

18.
本共识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患者或血压不易控制的患者可放宽至<140/90 mmHg.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基础,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  相似文献   

19.
李建英 《微创医学》2004,23(4):515-517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 mmHg或(和)舒张压(DPB)≥90 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1],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3].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伴随终身的疾病,依靠药物来控制血压,最大限度地降低总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