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单层排线吻合法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7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采用单层排线法吻合(单层排线组),155例采用传统食管-胃双层包埋法吻合(传统组),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单层排线组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仅有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占1.27%);传统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3.23%),吻合口狭窄8例(5.16%),其中5例为中、重度狭窄。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单层排线吻合法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操作简单、省时、易学,并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外科治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年龄、吻合位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以及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自1997年~2003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587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结果不同年龄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1.2%、95.9%和97.7%(P>0.05);>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均较其它组高(P<0.05)。胸膜顶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67%,较其它位置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颈部2.17%、弓上1.09%、弓后2.60%、弓下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9)。III期食管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组与未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6.92%和78.85%,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1.0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切除率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年龄大并不完全是手术禁忌,高龄患者的手术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143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组),另以同期行单纯手术治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为食管鳞癌。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乳糜胸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2.7%,10.7%和3.8%,5.1%和3.6%,7.9%和6.8%,3.4%和3.1%。化疗组术后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的风险,对切口感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4年4月~1995年12月,共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以下简称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72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9例(2.6%).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均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54岁~71岁.中段食管癌左侧剖胸食管胃弓上吻合发生吻合口瘘者11例(2例为第一次弓下吻合失败),右侧剖胸剖腹食管胃右胸内吻合发生3例;下段食管癌贲门癌左侧剖胸弓下吻合发生5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术后2日~17日.死亡率为36.8%(7/19),其中因吻合口主动脉瘘死亡者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术中常规放置纵膈引流管的中、下段食管手术患者134例为观察组,以同一医疗组以往完成的、术中未放置纵膈引流管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瘘患者死亡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胸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中度以上发热(体温≥38℃)比例及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2%(11/134),对照组为6%(9/15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无死亡及呼吸衰竭病例,18.2%(2/11)合并胸部手术切口感染;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死亡率、呼吸衰竭率和胸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3/9)、44.4%(4/9)和77.8%(7/9),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中度以上发热比例为36.4%(4/11),持续时间2.3±1.2天,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中度以上发热比例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00%和8.6±2.3天,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术后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平均瘘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6±3.2天、23.6±5.5天和22.6±5.7天,对照组吻合口瘘患者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3±6.8天,38.3±8.4天和38.5±9.6天,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常规放置纵膈引流管并不能减少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但能显著降低吻合口瘘患者的死亡率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并显著缩短感染持续时间和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与下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1月下消化道出血并发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瘘14例患者手术证实均伴有下消化道出血。结论: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与下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1月下消化道出血并发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瘘14例患者手术证实均伴有下消化道出血.结论: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689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年龄较大,肺功能欠佳,同时食管癌手术涉及胸、腹及颈部器官,手术创伤大、复杂、耗时长,术后并发症亦较多.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食管外科中应予十分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分析研究本院肿瘤外科1996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实施的689例食管癌切除术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9.9%,其中肺部并发症9.3%,吻合口瘘4.8%,气胸2.8%,乳糜胸0.9%,脓胸0.6%.院内死亡率为3.6%.因肺部并发症死亡者占56.0%.因吻合口瘘死亡者占20.0%.颈部吻合的瘘发病率高于胸内吻合(P<0.01);吻合器吻合的瘘发病率、肺部并发症发病率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手工吻合(P<0.05),瘘死亡率及肺部并发症死亡率两者无显著差异;肿瘤位置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仍以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多见,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使用吻合器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切除高位食管癌296例,对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0%(6/296),6例均获治愈。表明食管切除平面高,行颈部食管胃吻合难度大,吻合口有张力,血运不佳是发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操作技术.改进手术方法,确保吻合口血运良好、无张力,可预防吻合口瘘发生。及时通畅引流,避免继发纵隔炎或脓气胸是降低吻合口瘘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其相关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以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 分析 36 2例食管癌术后 9例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 ,总结 7例采取保守治疗 ,2例行二次手术的经验教训。结果  9例吻合口瘘患者治愈 8例 ,死亡 1例 ,治愈率 88.9%。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 ,尽早发现吻合口瘘症状 ,为治疗赢得时间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 ,正确采用保守或再次手术治疗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0岁以上食管癌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手术切除65例,切除率95.6%,并发症发生率44%,其中肺部感染9例,吻合口瘘2例,心功能不全7例,心律失常10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死亡2例,1例死于吻合口瘘,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2.9%。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625例食管癌责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心律失常187例。<60岁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4.6%,≥60岁者为36.6%;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7.2%;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7.7%,贲门癌为22.1%;颈部吻合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3.0%,弓下吻合者为22.3%;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吻合部位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纠正缺氧可以预防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李芝  甄福喜  张憬  骆金华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03-150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中营养管放置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单手术组5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均常规放置营养管, 其中鼻肠管497例, 空肠造瘘16例。术后24 h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治疗, 并辅以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治疗, 至全量EN后停PN支持。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放置营养管, 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营养代谢障碍。鼻肠管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空肠造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肠造瘘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患者(P < 0.05)。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中有效放置鼻肠管及早期应用EN为食管癌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4.
102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2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34例发生呼吸衰竭(占33.3%),12例死亡(占呼吸衰竭病例数的35.3%,占呼吸功能不全病例数的11.8%)。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时间:从手术结束麻醉苏醒后不能脱呼吸机至术后10天,其中呼吸衰竭多发生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6~12小时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时间为2~27天。结论:术前心肺功能较差、肺部原发疾病、术中输入较多晶体液、术中大量输血、手术创伤、术后切口疼痛、肺部感染、胸胃扩张、吻合口瘘、胃贲门残端瘘等与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3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0年3月~1997年10月,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306例,其中经左胸径路271例,经右胸径路35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6.7%,吻合口瘘发生率2.0%,一侧喉返神经损伤4.7%,肺炎3.4%,心律失常3.7%,无手术死亡.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42.1%和30.9%.结论: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是治疗高位食管瘤的有效方法.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及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成形术对食管胃术后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按食管胃弓上、弓下及颈部吻合口部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切除病灶后均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将食管胃吻合在一起。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研究组患者在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同时,附加双成形术。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1例,占0.43%,反流性食管炎1例,占0.43%,吻合口瘘1例,占0.43%,吻合口狭窄9例,占3.90%;对照组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8例,占3.57%,反流性食管炎7例,占3.13%,吻合口瘘9例,占4.02%,吻合口狭窄10例,占4.46%。两组胃排空障碍、反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成形术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后胃排空障碍,减少食管胃吻合口瘘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死亡病例回顾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进一步明确食管癌患者手术死亡率,探讨不同时期食管癌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54年1月开展食管外科至2003年12月50年间经外科成功切除食管癌手术2 572例.按年代作统计,将前32年(1954年1月~1985年12月)和后18年(1986年1月~2003年12月)分为A、B两组,并就其术后死亡116例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A组手术死亡44例,死亡率为8.15%(44/540).B组手术死亡72例,死亡率为3.54%(72/2 032).A、B两组死亡原因分析差异不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吻合口瘘,其次是呼吸衰竭和呼吸循环衰竭;再次是心肌梗塞.结论:吻合口瘘、呼吸衰竭、呼吸循环衰竭、心血管病变(心肌梗塞心脏骤停)是本组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产自膨式镍钛记忆合金带膜食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背景与目的:晚期恶性食管狭窄、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单纯吻合口狭窄、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所致的进食困难甚至出现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微创、简便、有效的治疗上述食管狭窄或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探讨国产自膨式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自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科采用国产自膨式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患者96例(其中食管恶性狭窄65例,包括食管气管瘘18例、食管纵隔瘘3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单纯吻合口狭窄26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5例),男性7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0岁。所有患者均在X线辅助下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本组共置入食管内支架114枚,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近期疗效满意。随访1~60个月,无一例发生支架移位,术后平均生存时间8.6个月。恶性食管狭窄行内支架置入后联合化疗,中位生存期7.4个月。本组患者术后再狭窄率38.5%,予球囊扩张或再次内支架置入治疗(再次介入治疗29.2%)。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是恶性食管狭窄的良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也适用于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单纯吻合口狭窄、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如何降低食管内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应用中药汤剂是否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方法:将67例行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和早期肠内营养+中药汤剂组(EN+中药组),观察在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吻合口瘘、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胀、呕吐、腹泻等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和肝功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EN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要长于EN+中药组,前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以及腹胀、呕吐发生的例数均要多于后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瘘、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比营养、肝功指标的变化发现EN组的患者术后早期纠正负氮平衡的能力明显弱于EN+中药组(P〈0.05),并且前组患者血浆PALB以及ALB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后组患者(P〈0.05),体重下降值、HGB浓度、ALT、AST等其他指标的变化方面,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用一定量的中药汤剂能够有效地减少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病人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6例病人,1例治愈,5例死亡.手术治疗20例,治愈19例,死亡1例.结论食管胃再吻合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