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江宁区新生儿死亡原因的了解,为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宁区2010-2014年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年来,江宁区新生儿死亡151例,死亡率平均为3.1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72.8%;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出生窒息(26.5%)、早产儿低出生体重(18.5%)、先天性心脏病(13.9%)、呼吸窘迫综合征(12.6%)、其他先天异常(8.6%)。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在于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访视及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38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对策,提出防治措施。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2005—2011年38例孕产妇死亡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结果2005—2011年花都区孕产妇平均死亡率40.55/10万,主要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结论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常丽梅  陈叙  洪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4):107-109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1994~2003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金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03-260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探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调查1994~2003年龙泉驿区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结果:新生儿死亡率2003年比1994年下降了32.0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1.43%,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7.69%,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0.41%。新生儿窒息、早产、意外、先天畸形是新生儿前4位死亡原因。结论:加强适宜技术培训,改善产科设施,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筛查出生缺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42例住院死亡的新生儿以死亡第一诊断为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为早产,而主要死亡疾病顺位为窒息,出血性疾病(颅内出血、肺出血),感染性疾病(感染性肺炎、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高胆红素血症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积极处理孕期并发症,加强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74例0~4岁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刘青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47-1948
目的:分析监测地区0~4岁儿童死亡原因,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监测地区0~4岁儿童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死亡儿童中,新生儿54例,占73%,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畸形,新生儿死亡以新生儿出生重度窒息、先天异常、肺炎、颅内出血、脑膜炎为主;其它年龄儿童20例,占27%,其他儿童死因以肺炎和意外伤害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窒息、早产,防止孕期感染,做好针对性筛查,预防先天畸形的发生,预防意外伤害发生等是降低0~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州市花都区孕产妇死亡原因,了解孕产妇管理系统及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花都区2000-2013年度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结果 在研究的14年中,广州市花都区活产数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为10.58%.孕产妇死亡率在广州花都区户籍人口平均为21.73/105,在全人口平均为38.45/105,近14年孕产妇死亡共计65例,其死亡率逐年下降,尤其在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率降低明显.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中,直接产科死因为64.62%,间接产科死因为30.77%,死因不明为4.62%.其中,居于前5位的孕产妇死因分别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异位妊娠.结论 孕产妇死亡原因呈多元化趋势,死因构成比的变化为探索新的产科服务模式提出新的挑战.专业技能培训和孕产期系统保健是母婴安康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海珠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将1999年~2004年广州市海珠区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共483例围产儿死亡,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畸形(36.65%),母体因素(20.50%)、脐带因素(13.87%)、特发性早产(11.59%)、胎盘因素(7.87%)、新生儿因素(6.00%)、窒息(2.69%)及其他(0.83%)。结论加强围产儿保健,28周前发现畸形、预防早产、治疗妊娠合并症、加强监护有助于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时段新生儿病死率和死亡原因的变化,以分析并提高预防及诊疗水平.方法 10年来死亡的住院新生儿379例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为1998年5月~2003年5月共183例,B组为2003年6月~2008年5月共196例,分析两组活产新生儿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死亡原因与原发病、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的关系.结果 A组与B组比较,B组病死率(4.5‰)、硬肿发生率(0.1%)、窒息发生率(2.2%)均较A组有所下降(P<0.05).但B组早产儿出生率升高;死亡日龄高峰多数≤72 h(91.5%).死亡原因主要是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4.9%)、肺出血(13.5%)、早产儿脑出血(3.9%)和感染(5.3%).结论 B组较A组的早产和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窒息、硬肿发生率下降.做好气道管理,正确应用氧疗,积极推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合理使用呼吸机,积极保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和输液泵静脉营养的应用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居民伤害死亡流行强度、特征及死因别变化趋势 ,为制订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武进区居民 1990年~ 1992年和 2 0 0 0年~ 2 0 0 2年两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武进区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前者为 6 3 37/ 10万 ,后者为 6 2 5 1/10万 ,两者相比无明显升降变化 ;不同性别平均死亡率前者为 6 8 10 / 10万和 5 2 30 / 10万 ,后者为75 4 7/ 10万和 4 9 2 2 / 10万 ,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1) ;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 4 2 2 6岁和4 9 85岁 ;前 3位死因 1990年~ 1992年依次为自杀、淹死和交通事故 ;2 0 0 0年~ 2 0 0 2年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死 ,交通事故死亡率较 10年前上升了 15 2 72 %。结论 :10多年来 ,武进区居民伤害死亡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前 3位死因依然是自杀、淹死和交通事故 ,但交通事故上升幅度较大 ,其死因顺位由 10年前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成为伤害死亡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 分析上海市居民的死亡谱、死亡地点分布和死亡时间趋势等死亡特征。 [方法 ]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死亡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圆分布统计方法。 [结果 ] 上海市居民的死亡构成因年龄而不同 ,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损伤中毒 ,中年为肿瘤 ,老年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死亡时间呈集中趋势 ,死亡时间均趋向集中于冬季。不同疾病的死亡地点特征不同。随年龄增大 ,在家死亡比重上升。 [结论 ] 各种疾病死亡率在冬季较高 ,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贵州省2012年孕产妇死亡资料,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结果 2012年评审的病例中,可避免死亡95例,占82.61%;不可避免死亡18例,占15.60%;无法下结论 2例,占1.74%。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居首位。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次是各级医疗保健部门的知识技能。结论 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工作及临床诊治能力;规范孕产妇急救和转诊通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居民死亡模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死亡模式现况并探讨其变迁.方法 利用1974-1976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点(DSP)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第1次、第2次和第3次粗死亡率为779.9/10万,611.1/10万,610.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1.0/10万,732.3/10万和634.4/10万,居民死亡水平处于低死亡水平并呈逐步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进入前5位,传染病死亡前2位退至前7位.结论 死亡水平下降与低年龄死亡率和传染病死亡率下降有很大关系;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疾病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满洲里市居民2013年死亡原因,掌握主要死因与人群分布特征,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013年满洲里市居民死亡1 168例,死亡率为694/10万。从≥30岁年龄组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上升趋势明显加剧。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消化系统疾病是满洲里市居民死亡的五大主要影响因素。可见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满洲里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从早期、一级预防抓起,长期坚持[1]。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罗湖区1996-2005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罗湖区近10年围产儿死亡水平、死因分布情况及其变化,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罗湖区1996—2005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户籍类型死亡原因、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并按年限分成前、后5年两组[A组(1996—2000年)、B组(2001—2005年)],对死亡率、死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年来罗湖区围产儿死亡总率总体变化不大,流动人口高于暂住和常住人口,前5位死因依次为畸形、早产儿、脐带和胎盘因素、孕母合并症和并发症,前后5年死因顺位不同。结论应制定有关措施,不断提高畸形的孕期筛查,加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的预防和治疗抢救,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保健管理,以便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意外死亡外部原因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5 个全国疾病监测点1991 ~1997 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意外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7-37 % ,年平均意外死亡率为30-74/10 万,位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之后,列死因分类的第4 位;前3 位的意外死亡外部原因依次为淹死、交通事故和自杀;城乡、男女及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意外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均有明显的差异。提示应加强儿童生活安全教育和监护;加强群众交通安全教育,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以减少意外伤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Aetiology of stillbirth: unexplored is not unexplaine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rate of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etal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and to classify the cause of all fetal deaths that underwent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To compare the proportion of deaths remaining unexplained after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with estimates derived from death certificates. METHOD: All fetal deaths in Western Australia (WA) from 1990 to 1999 were identified. These data were used to calculate postmortem rates 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consenting to postmortems.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lassified the cause of all deaths that underwent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Perinatal Society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Perinatal Death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proportion of deaths that were unexplained was compared with estimates based on death certificates. RESULTS: Of the 1,619 fetal deaths recorded for 1990 to 1999, 49% (n=789) underwent complete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Based on investigations, 22% of the 789 fetal deaths were unexplained and a further 18%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Based on death certificates, 42% were unexplained and 65% were later explained by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S: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rates are low. They reveal a cause of death for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at are unexplained clinicall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unexplained fetal death based on cases not subject to complete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may lead to inaccurate conclusions. A standardised definition for unexplained fetal deaths t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cases with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those with limited or no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围产儿死亡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干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年10月至2006年9月沈阳市皇姑区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年10月至2006年9月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9.14‰,呈下降趋势。围产儿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缺陷(104例)、肺部疾患及窒息(53例)、早产及低体重(51例)、不明原因死胎死产(41例)、脐带因素(29例)。[结论]皇姑区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出生缺陷是最主要的死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1997-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交通事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1997-2008年闵行区所有户籍居民的交通事故死亡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分构成、圆分布、电子地图等方法描述交通事故死亡人群、时间、地区特征;利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分析交通事故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交通事故死亡数据来自上海市死因监测系统,人口数据来自公安系统当年户籍人口资料。[结果]1997~2008年闵行区交通事故导致1198人死亡,年均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3.83/10万,标化死亡率9.90/10万,居伤害死因的第一位,男女性别比为2.06:1。死亡率、潜在减寿损失年、早死指数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中,行人、骑自行车者和骑摩托车(包括助动车)者占81.92%。60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于交通事故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交通事故死亡数占全区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41.84%(农村人口仅占18.52%),靠近城区的占8.16%(其人口占16.25%)。交通事故有向12月9日和周日集中的趋势。[结论]老年人群、行人、骑自行车者和骑摩托车(包括助动车)者交通事故死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