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莱州市腹泻病原菌谱构成情况,为感染性腹泻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GB/T 4789微生物学标准检验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共检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31份,分离病原菌63株。其中副溶血弧菌13株(20.6%)、志贺菌12株(19.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17.5%)、气单胞菌10株(15.9%)、沙门菌6株(9.5%)、类志贺邻单胞菌3株(4.8%)、河弧菌、拟态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非脱羧莱克勒菌各2株(各3.2%)。结论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种类较多,除检测到常见腹泻病原菌外,还检测到2株罕见的腹泻病原菌非脱羧莱克勒菌。  相似文献   

2.
拟态弧菌是1981年 Davis 等在美国首先报告的致病性弧菌新种,国内1986年后有少数检出报告。我们于1987年曾报道从海产品中检出拟态弧菌1株,近年又相继从3例腹泻病人粪便,2例海泥和河水标本中检出5株。对6株拟态弧菌进行了生化学特征血清学分型,噬菌体裂解、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和质粒电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生化学特征 6株分离弧菌与霍乱弧菌相似,但与0-1群霍乱弧菌抗 O 多价诊断血清不凝集,不分解蔗糖,V—P 反应阴性等与 Davis 等报道的拟态弧菌特性相符合。但6株拟态弧菌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霍乱弧菌溶血素基因探针对87株从临床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致病性弧菌进行了检测,同时以血琼脂平板溶血性检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非01群霍乱弧菌杂交,而不与其它致病性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河弧菌和溶藻弧菌)产生阳性反应。18株非01群霍乱弧菌中有16株(88.9%)具有与霍乱弧菌溶血素同源性基因,另2株用该探针杂交为阴性,但其在血琼脂上显示有溶血性,表明非01群霍乱弧菌存在着不同种的溶血素。应用这种特异性溶血素基因探针,检测到1株蔗糖阴性的非01群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出口澳门的水产养殖场的鲜活淡水鱼和塘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分析两者间致病性弧菌的检出情况以及与季节的关系,探讨致病性弧菌与人类相关疾患的关系.方法采用增菌分离后生化试验及VITEK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份淡水鱼和26份塘水进行致病性弧菌的鉴定.结果在样品中检出15种致病性弧菌,它们是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霍乱弧菌、拟态弧菌、豚鼠气单胞菌、沙鱼弧菌、创伤弧菌等,其中类志贺邻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温和气单胞菌、非0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检出率最高.结论鲜活淡水鱼和塘水中普遍存在致病性弧菌,淡水鱼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与其在塘水中分布是密切相关的,生食或进食未加工熟透的鲜活淡水鱼有可能感染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寡源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为弧菌科气单胞菌属的革兰氏阴性干菌。该菌属以往被认为是一种低毒的条件致病菌,但近年来,国外屡见报道本菌属可致肠炎,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以肠炎为主的感染,国内也有一些报道。为探索我市感染性腹泻与本菌属的关系,作者等于1986年6~8月间,在腹泻病原监测时,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10株寡源气单胞菌,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97~2006年铜陵市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为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970份,检出各类病原微生物149株(检出率15.36%),其中致病性弧菌90株(霍乱弧菌9株、麦氏弧菌4株、沙鱼弧菌3株、拟态弧菌6株、副溶血性弧菌43株、溶藻弧菌18株、河弧菌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占60.40%;肠道致病菌3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4株、志贺菌5株、沙门菌8株、变形杆菌15株),占21.48%;蜡样芽胞杆菌13株,占8.72%;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34%;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酶联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12份,占8.05%。结论致病性弧菌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中占首位,肠道致病菌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连开发区2010年5~10月外环境污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为预测霍乱疫情以及制定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S289-2008霍乱弧菌诊断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第五版霍乱防治手册及相关资料进行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分离鉴定。结果在12份样品中均未检出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在78、月份4份污水中检出拟态弧菌4株,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结论在流行性腹泻、疑似霍乱病人粪便细菌学诊断工作及食物中毒检验工作中应注意除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外,其他致病性弧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的构成和流行特征.方法 选取2017-2019年北京市16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通过分离培养、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方法对5种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O1/O139群霍乱弧菌和弯曲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北京市2017-2019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食源性混合感染腹泻病例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腹泻病患者的新鲜粪便,按照《苏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方案》进行检测。结果在1份粪便标本中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结论该腹泻患者是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混合感染,建议加强对这两种菌的主动监测,提高检测水平,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0.
由弧菌引起的腹泻已成为临床和预防医学的重要问题。为了了解弧菌的种类、分布等病原学特征,我们自1991年以来对疑似霍乱腹泻病人粪便进行了致病性弧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1991年以来,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腹泻病患者,由肠道门诊医生采集腹泻便送细菌室进行分离鉴定。1.2 弧菌分离和鉴定 参照福州陈拱立编《弧菌科分类及其致泻菌》进行。1.3 诊断血清 非O_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2 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情况及流行季节性特点。方法对全区所有腹泻门诊肛拭子或粪便样品采用直接划线分离、增菌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肠道致病菌,对其中的61份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35份腹泻样品病原菌检出率为11.9%(40/33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85.0%(34/40),志贺菌占7.50%(3/40)。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群,占73.5%(25/34),未检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61份检测轮状和诺如病毒核酸样品,病毒核酸阳性27例,检出率44.3%(27/61),其中诺如病毒Ⅱ型阳性63.0%(17/27),轮状病毒核酸A组型阳占33.3%(9/27)。结论江东区夏秋季散发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冬秋春季腹泻样品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分离率高。  相似文献   

12.
嗜水气单胞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嗜水气单胞菌TaqMan实时PCR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嗜水气单胞菌主要黏附素基因(aeromonas hydrophila major adhesion gene,ahe)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引物选取200~700 nmol/L 6个浓度梯度,探针选取100~400 nmol/L 4个浓度梯度,以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分别优化引物和探针的浓度.以45株霍乱弧菌、20株副溶血弧菌、10株河流弧菌、4株拟态弧菌、5株创伤弧菌、1株溶藻弧菌、1株弗尼斯弧菌、5株沙门菌属细菌、10株志贺菌属细菌和2株类志贺邻单胞菌为对照,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菌液灵敏度检测和DNA灵敏度检测,并将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污染健康人的粪便,实验室内评价该方法从粪便中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结果 6组引物浓度所得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分别为(x±s):20.69±0.33、20.72±0.21、20.81±0.12、20.74±0.12、20.51±0.16和20.69±0.11,选择上下游引物的浓度为200 nmol/L(F=1.33,P=0.28),4组探针浓度所得的Ct值分别为(x±s):20.56±0.08、20.82±0.05、20.82±0.11和20.9±0.09,选择探针的浓度为100 nmol/L(F=5.26,P=0.01).该方法DNA的榆测下限为100 fs/μl,纯菌液的检测下限为80 CFU/ml,粪便中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下限为8×103CFU/ml,人工粪便标本增菌8 h后的检测下限为8 CFU/ml.该方法对其他细菌的染色体无扩增.结论 以aha基因为目标检测片段建立的嗜水气单胞菌实时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可用于纯菌和粪便标本中嗜水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安市腹泻病人致泻性弧菌的分布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致泻性弧菌引起的腹泻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方法对海安市2013-2017年3个监测点肠道门诊采集的1 649份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检出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气单胞菌等5个种类247株,检出率为14.98%,其中检出气单胞菌最多,占总检出弧菌的82.19%,其次为副溶血弧菌,占10.53%。结论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是本地区腹泻病人致泻性弧菌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5种重要致病性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以霍乱弧菌omp W基因、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创伤弧菌vvh A基因、拟态弧菌VMH基因和溶藻弧菌gyr 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系统评价其特异性和检测下限值。结果成功构建致病性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评价结果显示其特异性为100%,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拟态弧菌的检测下限值为100 CFU/ml,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检测下限值为1 000 CFU/ml;多重PCR的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分离培养方法(56%vs 17%)。结论该多重PCR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好,可用于海环境和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参加1起丧宴最先出现3个腹泻病例粪便进行病原体检测,确定丧宴腹泻病暴发的病原学病因,并确定适宜抗生素。方法对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并用K-B纸片扩散技术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3个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都分离培养出O139群霍乱弧菌,没有分离到其他病原菌;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菌株抗菌素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氯霉素、庆大霉素都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耐药。结论这是一起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霍乱的暴发。  相似文献   

16.
部分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分析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两种分离方法对162份海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8种致病性弧菌361株,检出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50.4%、溶藻弧菌21.6%、非O-I群霍乱弧菌15.2%、拟态弧菌5.8%、河弧菌3.9%、创伤弧菌1.4%、费尼斯弧菌1.1%和海鱼弧菌0.6%,未检出霍乱弧菌。结论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普遍且具种别多样性,不宜生食或半生食;同时应用两种分离方法能较全面地反映贝(甲)壳类海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20年郑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为儿童腹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郑州市儿童医院腹泻门诊230份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和气单胞菌等病原菌,并对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耐药性检测.描述性分析儿童感染性腹...  相似文献   

18.
在微生物检验中,动力试验是重要鉴定项目之一。我们对常见的25种细菌,用不同琼脂浓度半固体进行穿刺动力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培养基:血平板、SS琼脂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TCBS平板、不同琼脂浓度半固体。 2.菌株来源:(1)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稻叶型、小川型,副溶血性弧菌为舟山市本地从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得到,(2)淋病双球菌、志贺氏菌从舟山医院门诊病人的分泌物及粪便中分离得到,(3)不凝集弧菌从河水中分离得到,(4)其他肠杆菌细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G~ 球菌及黄杆菌均为“WHO”浙江省临床微生物质控标本菌种。  相似文献   

19.
非 0 1群霍乱弧菌是一群与 0 1群霍乱弧菌生化性状相似、菌体形态相同而菌体抗原不同的一大类细菌 ,过去曾称作不凝集弧菌 ( NAG) ,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急性腹泻病原之一。为了解武汉地区非 0 1群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的分布状态 ,血清型别及毒性基因 ,1996年 8~ 10月首次对武汉市 3个大型集贸市场的部分水产品、外环境水及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进行监测 ,检出非 0 1群霍乱弧菌共 175株 ,分别进行了生物学特征、血清分型及毒性基因检测等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从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非 0 1群弧菌 3 7…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分析自美国沿海地区爆发或散发病例中分离的产毒素 O1群霍乱弧菌的流行病学,本文采用染色体 DNA 的限止性消化图型和 Southern 印迹技术,检测了1978~1981年从水和粪便中分离的10株产毒素非O1群霍乱弧菌和拟态弧菌,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该地区产毒素 O1群霍乱弧菌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