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于2019年6~12月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12月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胸痛积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体征稳定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后的胸痛积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治疗期间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确切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胸痛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因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致命性胸痛危险性高,所以在急诊建立快速、合理、易行的诊疗程序及路径,优化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正确分流并尽早制定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专家组在最新国内外指南/共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临床实践,经多学科专家讨论与协商,共同制定了《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3.
胸痛是一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表现形式多样,因疾病的不同胸痛表现的位置也不同、性质各异。在所有能够引起胸痛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很大比例。国内报告因胸痛症状就诊的420例中,心源性160例(38%),其中冠心病134例,占31%。国外就诊于社区门诊的胸痛患者中,心源性胸痛占16%~22%,在转诊途中(急救车)诊断的心源性胸痛占69%;在医院急诊室中,心源性胸痛占15%。由此可见,虽然因就诊环境的不同心源性胸痛所占比例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对于以胸痛为核心症状就诊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是最不应被忽视的,而且心源性胸痛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出现致死、致残等恶性事件的比例也最高,因而最应受到临床重视。首诊医生必须剔除低危患者、筛查出高危患者,在排除心源性疾病的前提下才考虑其他疾病,对于疑似心血管疾病的胸痛患者迅速进入急救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心脏评分(HEART)评价急诊胸痛患者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并判断其预后,以证明其应用的有效性。方法连续观察急诊胸痛患者1200例,分别计算各自HEART评分并进行长期随访,Kaplan-Meier法用以计算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观察该方法的准确性,并与TIMI和GRAC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4.5%的患者为低分组(HEART评分0—3),MACE事件发生率为1.4%;50.7%为中分组(4~6),MACE事件发生率为22.2%;14.8%为高分组(7—10),MACE事件发生率为60.7%;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1);心脏评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0.83[95%CI:0.80~0.85,P〈0.01],显著高于GRACE评分(0.76)和TIMI评分(0.72)。结论HEART评分适用于急诊胸痛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预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急诊胸痛标准化分诊的流程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诊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我科自2005年底开始对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标准化分诊模式进行了探索.该标准化分诊目标主要有:①快速筛查出高危胸痛患者并给予紧急处理措施;②缩短胸痛患者在急诊室的停留及等候就诊时间,改善急诊拥堵情况;③降低低危胸痛患者的住院率;④减少过度医疗引起的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其分诊方法和步骤主要有:①预检护士询问并记录重要相关病史;②进入胸痛绿色通道,5~10 min内完成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③经过急诊胸痛诊疗流程筛查出可能的高危胸痛并进入下一步骤相应的医疗干预;④中低危胸痛患者由绿色通道转至普通急诊进一步诊治或门诊就诊.初步实践证明,该标准化分诊模式改变了以往依靠预检护士个人经验指导并决定急诊胸痛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紧急程度的现状,初步成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优化急诊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胸痛分诊人数12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对胸痛患者进行处理;将2020年胸痛分诊人数163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合作优化急诊流程。比较两组高危胸痛分诊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诊效率。结果:观察组高危胸痛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检验时间、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学科合作优化急诊流程应用于急诊胸痛患者诊疗中,可提高胸痛分诊准确率和分诊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汤荣梅 《妇幼护理》2022,2(7):1676-1678
目的 探究胸痛女性患者疾病护理干预中优化护理急诊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急 诊科收治的 80 例女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利用急救常规 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分析比对两组的急救效果、抢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效 果,接诊、抢救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情 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痛女性患者急诊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使抢救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得到有效提升,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连思君  沈韵  张洁  韩芸 《循证护理》2021,(4):534-536
目的:探讨优化绿色通道流程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急诊科就诊的150例胸痛病人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胸痛流程;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50例胸痛病人为研究组,采取优化绿色通道、抢救流程。对比两组病人的滞留时间、诊断时间、护理满意度、存活率等。结果:研究组病人滞留时间、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化绿色通道和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急诊胸痛病人的护理效果,缩短急诊各环节所需时间,提升病人救治的有效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HEART评分系统基础上,研究HEARTS3评分对提高急诊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危险分层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5月775例符合标准的急诊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分别进行HEART和HEARTS3评分,并随访患者发病后30 d内ACS和心肌梗死(MI)发病情况,根据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分析不同分层患者发病后30 dACS与MI的发生情况与评分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两种评分对胸痛患者发病后30 d ACS的预测能力.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用成组t检验,两种评分不同评分段患者发生ACS比例比较用行x列表x2检验,每种评分方法对发生心血管事件ACS患者分辨度用ROC曲线下面积(AUROC),并用Z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92例发病后30 d发生ACS,HEART和HEARTS3的对高危胸痛患者预测敏感性分别为64.79%、77.97%,特异性分别为97.57%、97.85%.HEART与HEARTS3危险评分ROC曲线下面积,MI(0.952 vs.0.813;P =0.028),30 dACS (0.913 vs.0.815;P=0.03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ART和HEARTS3都可以应用于急诊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但HEARTS3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肾功能是影响AMI患者长、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报道,AMI患者为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高危人群,其发生率约为7.1%~22%。当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acshock,CS)时,AKI发病率更可高达5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急救指标、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急救时间、分诊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胸痛患者中,不仅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急性胸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凭经验进行预检分诊)、观察组(n=40,按照SOAP分诊法进行预检分诊),回顾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平均分诊时间为(1.88±0.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19±1.41) min(t=3.846,P0.05),分诊准确率(95.50%)、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92.50%)、预见护理实施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80.00%、75.00%、85.00%)(χ~2=4.117、4.501、3.914,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分诊满意度为97.56%,患者满意度为95.12%,均高于对照组的90.24%、82.93%(Z=-2.128、-2.057,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过程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工作效果及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及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在急诊胸痛患者急诊科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诉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所有患者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并检测其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水平,随访1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MACE组(23例)与非MACE组(101例),采取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再根据ROC曲线评估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肌钙蛋白浓度(β=1.46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β= 1.575)、B型钠尿肽水平(β=1.266)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β=1.092)均与MACE风险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得出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均可作为预测MACE的风险因子(P<0.05)。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分为高危组(32例)、中危组(41例)、低危组(51例),而随访1个月发现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4.38%、19.51%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16,P= 0.001)。结论: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及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能有效评估急性胸痛患者MACE发生风险,且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对于高危MACE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为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提供优化分诊流程,从而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选取的23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15例,研究组为115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分诊模式,最终对两组不同的分诊模式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优化分诊流程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患者预检分诊中优化分诊流程的应用,能够有效将危急、紧急以及非紧急进行有效分类,提高分诊准确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卢凤燚 《妇幼护理》2023,3(12):2912-2914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医 院胸痛中心收治 22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14 例。对照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常规 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心功能。结果 观察 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再发梗死率小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 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P<0.05),LVEF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胸 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40例)和优化组(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优化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救治后,两组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均降低,且优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静脉采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常规组的85.00%(P<0.05)。优化组的复发率为5.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用于AMI患者中可提高抢救效果、满意度,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措施,而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耗时、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于AMI的急救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