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2015,(8)
目的:建立鉴别玛卡及其混淆品蔓菁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组织横切片、药材粉末)对玛卡与蔓菁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玛卡及蔓菁的性状、显微特征均具有一定差异。尤其可以通过显微特征中根横切面木质部的大小、纤维和导管的排列形状,粉末中淀粉粒的多少、薄壁细胞形状等作为鉴别要点进行区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玛卡与蔓菁药材及粉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云南、贵州、甘肃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别,显微鉴别方面采用石蜡切片及粉末临时制片进行显微特征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材中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珠子参药材形状、颜色和晶体数量等特征具有一定差异,云南、贵州和甘肃产3个批次药材的含量分别为5.55%、1.98%和1.96%。结论:3个产地的珠子参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及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云南产药材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晓玲  张昭  赵保华  李展  张本刚 《中草药》2010,41(3):475-477
目的研究鸭跖草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以完善《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描述;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药材粉末及原植物表面特征。结果药材性状鉴别,总苞和果实在药材中存在完整,且鉴别意义较大,在进行药材性状鉴别时应增加其鉴别权重。粉末鉴别,主要以导管、非腺毛、种皮等为特征重点描述。结论修订药典标准中鸭跖草的性状描述,并增加粉末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春七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长春七进行生药鉴别.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的方法进行鉴别.结果:长春七的药材性状、根和根茎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的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法可检出蛇床子素和β-谷甾醇.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春七的药材鉴定、资源利用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7)
目的:对7种山慈菇药材进行比较鉴别。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山慈菇药材的性状、组织构造和细胞形态等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结果:山慈菇药材的性状可从药材形状、大小、突出环节数、有无心芽等特征来鉴别;显微鉴别可采用有无大型黏液细胞、草酸钙针晶长短、导管种类及大小、淀粉粒及脐点形状等特征作为鉴别依据。结论:山慈菇药材在来源、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蒲葵子进行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定、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别法进行研究。结果:蒲葵子粉末的石细胞、棕色块、油细胞均可作为鉴别特征。结论:本研究可为蒲葵的生药学鉴定提供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珠子参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珠子参西北主产区的陕西和西南产区的贵州所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材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定研究.其中显微鉴别分别对根茎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 对两个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应的组织、粉末的显微彩色图谱.结论 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准噶尔锁阳进行系统生药鉴别研究。方法:通过石蜡切片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对准噶尔锁阳药材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准噶尔锁阳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明显,薄层鉴定方法清晰。结论:以上鉴别特征可为制定准噶尔锁阳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火麻仁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进行研究,为火麻仁的生药学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火麻仁原植物以及药材进行性状观察,对火麻仁药材的纵切面以及粉末进行显微特征观察;研究火麻仁的理化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全面的描述了中药材火麻仁的性状特征,粉末和纵切面的显微特征,以及其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火麻仁的药材性状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我国土家族及国内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药材“散血莲”(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itro H.的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其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绘制了横切面的简图、详图和组织粉末显微详图。结论:散血莲根状茎和叶柄残基的性状、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开发推广应用的鉴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向兴余  王勤 《中药材》2008,31(11):1641-1642
目的:对甘肃省小檗属植物短柄小檗(Berberis brachypoda Maxim.)、细脉小檗(B.dictyoneura Schneid.)的茎皮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研究。方法:观察茎皮性状特征、组织切面观特征、粉末显微特征。结果:两种小檗属植物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研究结果为小檗属植物药材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疆地区维药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组织横截面、粉末鉴别等方法对药材的显微鉴别进行研究。结果:对药材的茎横截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绘图。结论:白花丹药材茎横截面及粉末的显微图谱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为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苦丁茶叶的生药显微鉴别特征,为苦丁茶叶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苦丁茶叶主要显微特征:主脉维管束周韧型,石细胞带环绕维管束,海绵组织中附加2个周韧型维管束;粉末中含有石细胞、纤维束、淀粉粒、螺纹导管等,可与其他药材区别。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可明显鉴别苦丁茶的生药材,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苦丁茶叶的药材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人参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10个产地的血人参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的方法进行鉴别。结果:各产地血人参药材在性状、显微以及薄层色谱方面基本没有差异。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作为鉴别血人参药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药阿里红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阿里红的生药性状、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结果可以为阿里红生药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冬凌草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茎、叶的解剖结构,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观察冬凌草茎叶粉末的显微特征,并观察其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结果 描述了冬凌草的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特征,确定了其茎叶及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 此研究结果可为冬凌草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冬凌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毓婷  王琪  李鹏 《中药材》2013,(1):50-52
目的:为制定西藏堇菜质量标准和利用该生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结果:西藏堇菜根、根茎和叶横切面中均含草酸钙簇晶,根及根茎均有内皮层及全草粉末中花粉囊内壁细胞增厚等。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西藏堇菜药材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姜科植物阳荷根和根茎进行药材性状、药材横切面和药材粉末进行鉴别研究。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等方面探讨阳荷的鉴定方法。结果:显微特征有较强专属性,重现性好。结论:本研究可纳入阳荷根药材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