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材》2015,(8)
目的:建立鉴别玛卡及其混淆品蔓菁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组织横切片、药材粉末)对玛卡与蔓菁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玛卡及蔓菁的性状、显微特征均具有一定差异。尤其可以通过显微特征中根横切面木质部的大小、纤维和导管的排列形状,粉末中淀粉粒的多少、薄壁细胞形状等作为鉴别要点进行区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玛卡与蔓菁药材及粉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威灵仙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张萍 《北京中医》2003,22(3):18-18
海风藤别名风藤 ,是一种常用中药。我们在工作中发现 ,有一种藤茎 (以下称伪品 )被混作海风藤药用 ,其性状与药典收载不符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 ,现将伪品与海风藤的性状显微鉴别比较报道如下 ,以提醒广大医药工作者在工作中注意鉴别。1 性状鉴别海风藤 :呈扁圆柱形 ,微弯曲 ,直径 0 .3~2 .0cm ,表面灰褐色或褐色 ,粗糙 ,有纵向棱状纹理 ,粗茎皮孔明显 ,点状或纵向 ,椭圆形 ,稍凸出 ,细茎表面有少量短毛。节部膨大 ,上生不定根。体轻 ,质脆 ,易折断 ,断面不整齐 ,皮部窄 ,木部宽广 ,灰黄色 ,导管孔多数 ,射线灰白色 ,呈放射状排列 ,皮部与木…  相似文献   

4.
对地锦草及其混淆品种千根草进行了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的比较鉴定,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威灵仙为常用中药,又名“灵仙”、“老虎须”、“黑须公”、“铁扫帚”、“百条根”、“铁脚威灵仙”等。本品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原著录有数种,《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蔓草类,李时珍曰:“威,其性猛也,灵仙,其功神也”,并指出“根干后呈深黑色,俗称‘铁脚威灵仙’,为正品。另有数种,根须一样,但色或黄或白皆不可用。”〔1〕《植物名实图考》也指出有数种,并释其名曰:“其力劲,故溢曰威;其效捷,故溢曰灵,威灵合德,仙之上药也。”其附图已可精确地鉴定系毛莨科铁线莲属植物,由此可见,历代本草所记载威灵仙原植物来源有数种,且同名异物情况严…  相似文献   

6.
褚小兰  曹岚  袁春林 《中药材》2001,24(1):28-29
本文对飞扬草混淆品通乳草进行了性状和显微鉴别,并与飞扬草进行了比较,为飞扬草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瓜蒌皮为葫芦科植物栝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蒌Trichosanthe s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皮.最近在进货中发现有2种类似品冒充瓜蒌皮销售,经鉴定一种为葫芦科植物密毛栝蒌Trichosanthes villosa B1.的干燥果皮,另一种为葫芦科植物糙点栝蒌Trichosanthes dunniana Levl的干燥果皮.本文对此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的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8.
天花粉为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功效[1 ] 。《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 T.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因其资源匮乏 ,混伪现象时有发生 ,除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外 [2 ]。笔者最近在检验中发现个别地方以豆科植物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切制成饮片 (药材习称粉葛 )后混充天花粉药用 ,因二者来源不同 ,化学成分及功效差异较大 [2 ] ,宜区别应用。1 性状1.1 天花粉饮片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直径 3~ 5 cm,厚约 0 .2~ 0 .5 cm。刮去外皮后表面呈…  相似文献   

9.
李广民 《陕西中医》1990,11(1):35-36
<正> 中药白头翁为较常用的中药,“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自古作治痢要药。198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正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 的干燥根。有清热凉血、解毒治痢之功效,对阿米巴痢疾有显效。目前白头翁药材混淆较多,各地使用混淆品达30余种之多,因此对其正品及混淆品除原植物应鉴别清楚外,并对其药材性状区别和显微鉴别也应进行研究,以助于澄清真伪,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滨蒿、茵陈蒿、海洲蒿、莳萝蒿、冷蒿等绵茵陈及常见混淆品的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粉末状态时突出的鉴别特征是表皮细胞、丁字毛柄细胞数目、臂细胞特征及腺毛的大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1.
拳参及其混淆品草血竭的饮片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勇  周春菊  申欣  邬梅 《中药材》2001,24(1):32-33
本文对拳参、草血竭饮片的性状、显微特征、冰片及醇提液的荧光反应、江层层析和紫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拳参与草血竭的荧光反应、乙醚提取液的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有明显差异,而性状、显微特征、乙醇提取液的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验收中药材的工作中,发现经常出现将两种中药材混用的情况。笔着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进行区别,以保证用药的准确。现将几组中药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最近 ,笔者在抽样检验中发现 ,有的天花粉横切面类白色 ,吸潮后变为粉红色 ,这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所述天花粉特征有较大差异 ,因此 ,对其是否是天花粉提出了疑问 ,但该商品产地、植物来源目前尚无法追查清楚。因此 ,笔者对此“天花粉”饮片(以下简称“本品”)与正品天花粉在性状、显微粉末特征、理化鉴别三方面进行了比较鉴别。现简述如下 :1 性状本品为类圆形、类椭圆形或类长方形 ,表面棕色。横切面类白色或粉红色 ,且可见棕黄色导管小孔 ;质坚实 ,体重、富粉性 ,气无、味苦。正品天花粉为类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厚片。片面白色或…  相似文献   

14.
张好华 《光明中医》2022,(22):4208-4210
川槿皮为中医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中药饮片,与其容易混淆的品种有很多,例如木槿皮、紫荆皮、土荆皮、美丽胡枝子等,此文对川槿皮及其易混淆品的药材来源、性状鉴别、进行梳理。由于几种不同中药饮片的功能主治各不相同,建议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区别,选择合理的中药,在书写处方时也应规范书写,药学人员应熟练掌握川槿皮及易混淆品的性状特征,在处方调配过程中按照处方规定准确调配。  相似文献   

15.
雷蕾  谭鹏  文永盛  罗霄  代琪  张继  杨小艳 《中成药》2021,(7):1955-1959
目的 鉴别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及其2种混淆品.方法 采用传统性状鉴定、光学显微技术、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外观形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区分沙棘及其2种混淆品.结果 在性状特征中,沙棘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种子为褐色,呈斜卵形,中间有一纵沟;2种混淆品无果梗,种子黄棕色,呈狭卵形,上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就玛卡在云南主产区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玛卡的种植面积、胚轴性状、产品种类、价格变化、宣传和专利等方面。方法: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云南玛卡的种植面积、专利数量自2011年起快速增长;云南玛卡与秘鲁玛卡相比在性状上差异较大;产品种类较为单一,部分产品存在片面宣传或夸大功效的现象。结论:目前云南玛卡从源头到生产加工为成品各环节尚没有统一标准,不够规范化,应引起生产商及有关政府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玛卡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乙醇回流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响应面优化玛卡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g·mL^(-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总皂苷得率为(5.60±0.24)%。结论优化的提取条件稳定可行,可为玛卡总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枝蒿与混淆品千叶蓍草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季元  刘伟新 《中草药》1995,26(2):95-96
通过对一枝蒿、千叶蓍草的生药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找出了两者的区别特征,对正确识别、使用这两种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田月琴  刘锐玲  李飞飞  赵正保 《光明中医》2014,29(12):2530-2533
目的 对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豆科植物刺桐、五加科植物刺楸和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进行生药学鉴别,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薄层色谱及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上述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在性状、薄层及显微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 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将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20.
葶苈子及其混淆品的来源与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保民  李家实 《中药材》1990,13(2):19-20
共有13种十字花科植物的种子在全国各地作为葶苈子使用,另有2种文献记载品种调查中未发现.本文对以上15种药材的来源及性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用凝胶电泳技术对其中11个品种进行了蛋白质电泳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