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住院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的总体情况,为住院癌症患者自杀行为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0月的相关文献,采用R4.0.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总样本量6328例.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住院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1.6%[95%CI (15.9%,27.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使用多条目自杀测评工具、南方地区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结论 我国住院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综合医院应早期识别住院癌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并及时对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搜集建库至2021年10月发表的有关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文献。采用R4.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篇文献,总样本量7 987例。我国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8.18%(95%CI:38.96,57.39);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样本来源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予以重视,及早筛查,针对性干预,以防范抑郁症患者自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自杀意念现况,并探讨联结中断、心理痛苦、绝望对其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患者健康问卷、联结中断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及Beck绝望量表对366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关系。 结果 肺癌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2.68%;联结中断、心理痛苦、绝望均可直接影响自杀意念(直接效应值为0.13、0.37、0.17);联结中断通过心理痛苦、绝望可间接影响自杀意念(间接效应值为0.38),其总效应值最大(为0.51),且可调节绝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绝望可通过心理痛苦间接影响自杀意念(间接效应值为0.17),二者无交互作用。 结论 肺癌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以增强肺癌患者联结感为关键,通过减轻患者心理痛苦、增加其希望对减少自杀意念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健康状况和自杀意念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178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精神健康及精力外,其他各因子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178例中有自杀意念29例、发生率16.29%;肿瘤患者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与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精神建康、一般健康状况及情感职能维度对肿瘤患者自杀意念具有推测意义(P0.05,P0.01)。结论肿瘤患者健康状况较差,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建立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模式,认真开展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有效阻止自杀意念的形成,降低患者自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对神经内科抑郁症状患者自杀防范的效果。方法对神经内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大于50分的112例患者实施预警干预,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杀意念得分。结果干预前后患者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杀意念得分除掩饰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的预警干预,可有效缓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抑郁症状,减轻自杀意念,对自杀防范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 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实施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发展的心路历程和内心需求,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有自杀意念的住院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选用C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体验可以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两个方面。危险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生存质量低下或疾病预后不良)、心理因素(孤独感、累赘感、愤怒、自责、生命无意义感)、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和经济压力)。保护性因素包括对死亡的害怕、对家庭的责任感、亲友支持和心理弹性。结论癌症患者自杀的预防和干预,不仅要注重降低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也要发掘患者的保护性因素,从而降低甚至打消患者自杀的念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微博"树洞"用户留言的自杀意念相关信息,为自杀预警及网络干预提供思路。方法 "树洞"智能机器人24 h监控2018年8~10月"走饭"微博树洞留言,依据知识图谱筛选含自杀意念的信息,自动识别6~10级高自杀风险信息,进行自杀风险分级。结果 "树洞"机器人共抓取"走饭"微博树洞留言信息11.8万条。微博留言在22:00至凌晨2:00达高峰期;存在6~10级高自杀风险留言信息达711条,留言用户主要集中在16~26岁年龄段;跳楼、割腕、烧炭、自缢、跳河是高自杀风险人群表达的主要自杀方式。结论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自杀意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识别和救助高自杀风险人群。自杀预防工作应健全24 h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并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急诊科自杀未遂青少年心理弹性,预防再自杀。 方法 将158例自杀未遂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干预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取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干预至患者出院时评价效果。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杀意念、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护理可降低青少年自杀意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有利于预防青少年再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