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 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6 2例健康者、4 4例脑出血、5 0例脑梗塞及 4 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血浆ET - 1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为 96 .5± 14 .1pg/ml,脑梗塞组为 10 2 .2± 18.7pg/ml,冠心病组为 78.9± 14 .7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ET - 1水平为 4 2 .5± 13.6pg/ml;各患病组血浆ET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ET - 1水平较冠心病组升高更为明显 ,而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ET - 1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ET - 1水平显著升高 ,血浆ET - 1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中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转流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2 1例 ,分别在手术前、转流前、转流 5min、转流 30min、停止转流前、停CPB后 1h ,采血样 4ml,用于NO及ET测定。结果 手术前血浆中NO为 (3.6 4± 0 .6 1)nmol/ml,转流前及CPB5min时分别为 (3.6 2± 0 .6 4 )nmol/ml和 (3.5 7± 0 .72 )nmol/ml与术前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NO在CPB30min、停止转流前及停机后 1h明显升高为 (5 .90± 1.11)nmol/ml、(5 .82± 1.2 5 )nmol/ml和 (5 .71± 1.2 2 )nmol/ml,与术前比有明显升高P <0 .0 1。手术前ET为 (11.4 7± 2 .5 8)pg/ml,转流前及CPB5min分别为 (11.16± 2 .39)pg/ml和 (10 .89± 2 .4 3)pg/ml,与术前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CPB30min时ET降至最低点为 (6 .79± 2 .30 )pg/ml,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之后随转流时间增加ET逐渐回升 ,到停止转流前升至最高点为 (14 .6± 3.10 )pg/ml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 <0 .0 1,停机后 1h为 (14 .34± 2 .97)pg/ml仍高于术前水平P <0 .0 1。结论 CPB是一个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可诱发一系列复杂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可导致血浆中NO、ET浓度显著升高 ,且持续至停机 1h。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浓度的变化。方法 将 2 4h以内有绞痛发作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SAP组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UAP组 ) ;以发病在 2 4h以内的 35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 )及 2 0例正常人 (NC组 )作对比 ,血浆ET 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 SAP组与UAP组患者血浆ET 1浓度 (1.76± 0 .5 7pg/ml与 1.87± 0 .40pg/ml)与NC组 (1.6 0± 0 .43pg/m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而AMI组患者血浆ET 1浓度 (2 .77± 0 .45pg/ml)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结论 心绞痛患者在发病 2 4h以内血浆ET 1浓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含量变化在诊断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内皮素 ( ET)含量变化观察 ET在脑血管病 ( CV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测定方法动态观察 1 0 4例 CV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结果 :脑出血 ( CH)和脑梗死 ( CI)患者急性期血浆 ET水平分别为 1 39.9± 60 .5 pg/ml和1 2 3.5± 5 0 .9pg/ml,与对照组 ( 83.0± 37.2 pg/ml)比较有显著升高 ( P<0 .0 0 1 ) ;CH病人30 d后血浆中 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仍然是升高的 ( P<0 .0 5 ) ,但 CI患者 30 d后血浆中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ET在 CV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动态观察血浆中 ET含量的变化对于判断 CVD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检测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 6 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和 5 6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ET) ;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 12例 ,急性肾盂肾炎 10例 ,慢性肾炎 11例 ,尿毒症 2 3例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 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组ET值范围是 :(5 0 .81± 7.5 8) pg/ml;急性肾小球肾炎组ET值范围是 :(5 5 .82± 19.73) pg/ml,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急性肾盂肾炎组ET值范围是 :(5 2 .33± 19.0 2 ) 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慢性肾炎组ET值范围是(47.30± 10 .10 ) 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尿毒症组ET值范围是 :(30 8.99± 10 5 .81) 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可以导致肾脏功能严重受损 ,表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浓度与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 ;方法 :高血压组 49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以特异性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ET水平 ,超声心动图诊断LVH ;结果 :EH组血浆ET(90 2 3± 2 2 2 6pg 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66 88± 1 6.0 5 pg ml,P <0 0 1 ) ,轻度EH时ET(83 5 7± 2 2 .2 7pg ml)已有升高 ,中重度 (98 5 4± 2 2 3 4pg ml)高于轻度 (P <0 0 1 ) ,血浆ET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r =0 65 7,P <0 0 1 )。EH合并LVH组ET(1 41 0 3± 2 5 78pg ml)较不合并LVH组 (85 1 0± 1 9 91 pg ml)显著增高 (P <0 0 1 ) ,ET值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 MI)呈正相关 (r =0 41 8,P <0 0 1 )。结论 :ET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 ,ET对EH的发生及LVH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4例肝硬化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T、NO含量,并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肝硬化组血浆ET、NO水平(分别为57.00±25.00pg/ml、3871.70±1064.1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95±10.90pg/ml、2923.00±544.90ng/ml,P值均<0.01),并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说明肝硬化肝功能的改变对血浆ET、NO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而高水平ET、NO又可能是肝功能损害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血管性痴呆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 .8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痴呆组大鼠血浆ET水平( 1 34.77±2 0 .76pg/ml)比假手术组( 74.83±1 4.74pg/ml)显著升高( P<0 .0 1 ) ,纳洛酮组大鼠ET水平( 1 0 2 .61±2 8.5 3pg/ml)虽然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 ) ,但比痴呆组大鼠显著降低( P<0 .0 5 )。结论:纳洛酮能够通过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升高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减轻脑血管过度收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血浆C型利钠肽(CNP)与内皮素-1(ET-1)水平在体外循环(CPB)围术期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48例先心病患者在CPB围术期分别于全麻插管前、转机后30min、主动脉开放后30min、术后6h及术后24h,测定血浆中CNP与ET-1的含量。结果:血浆CNP水平,CPB后30min(138.6±39.2pg/ml)及开放升主动脉后(148.1±38.2pg/ml)与术前(204.9±66.0pg/ml)比较显著降低(P<0.01);术后6h(209.5±70.6pg/ml)与CPB后30min及开放升主动脉后比较显著升高(P<0.05);术后24h(153.6±41.2pg/ml)与术后6h比较显著下降(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168.46±59.2pg/ml)。ET-1水平在CPB后30min(18.0±27.0pg/ml)及开放升主动脉后(16.98±14.05pg/ml)低于术前(27.7±17.2pg/ml),且差异显著(P<0.01)。术后6h(22.4±16.6)显著回升(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21.2±19.1pg/ml)。结论:先心病早期心功能良好者,血浆ET-1在CPB围术期的变化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CNP在CPB围术期可作为预防心肌细胞受损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绝经妇女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 -1)水平的影响 ,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 对 32例绝经妇女应用HRT前及应用HRT 3个月、6个月和 1年时 ,血浆中NO和ET -1的水平分别应用酶一步法和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进行检测。结果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 3个月后 ,血浆NO含量 [(2 77 46± 5 4 96)nmol/L]较应用前 [(196 0 3± 48 41)nmol/L]有显著性的上升 (P <0 0 0 1) ,随后开始下降 ,应用HRT 6个月时NO含量为 (2 12 0 6± 5 6 73)nmol/L ,到 1年时 ,血浆NO含量为 (2 2 1 2 9± 41 2 7)nmol/L ,虽然明显低于应用HRT 3个月后NO的水平 (P <0 0 5 ) ,仍高于应用HRT前NO含量 ,但差异已无显著性 (P >0 0 5 )。相反 ,绝经妇女应用HRT 3个月后 ,血浆ET -1水平 [(35 72± 6 5 9)pg/ml]极显著下降 ,此后在应用HRT 6个月和 1年时分别维持在 (36 0 3± 9 17)pg/ml和 (36 78± 8 0 8)pg/ml的水平 ,与应用HRT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功能 ,即以升高血浆NO含量和降低ET -1水平来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颖  李定国  陈源文 《上海医学》2004,27(8):587-58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水平与腹水、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3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放射性核素肾图评价肾功能状态 ,同步测定血浆中AT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钠以及 2 4h尿钠排泄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水平为 (2 90 .31± 4 7.4 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34.30~ 90 .70 pg/ml,P <0 .0 5 ) ,合并腹水者的血浆ATⅡ水平为 (386 .2 3± 76 .4 2 ) pg/ml,明显高于无腹水患者的 (112 .86± 2 2 .5 4 ) pg/ml(P <0 .0 5 ) ;ChildC级患者的ATⅡ水平明显高于ChildA及B级患者 (P<0 .0 5 ) ;2 4h尿钠排泄量与血浆ATⅡ水平成负相关 (r =- 0 .5 2 ,P <0 .0 5 ) ,但与腹水、肾有效血浆流量不相关 ;血钠水平与血浆ATⅡ水平成负相关 (r =- 0 .6 7,P <0 .0 1) ,血钠水平下降者的血浆ATⅡ水平为 (5 4 6 .2 3± 131.5 9)pg/ml,明显高于血钠正常者的 (12 0 .74± 17.15 )pg/ml(P <0 .0 1) ,但与肾有效血浆流量无关 ;血浆ATⅡ水平与Ccr及肾功能不相关。结论 在肝硬化疾病的不同阶段 ,血浆ATⅡ水平存在差异。血浆ATⅡ可能参与肝硬化腹水形成 ,其机制与水钠潴留有关 ,并有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倾向 ,但与肾有效血浆流量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不同阶段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血浆中NPY、NT的浓度变化,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AC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或胸痛发作期血浆NPY(279±69pg/ml)、NT(148±37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07±17pg/ml、62±19pg/ml,P<0.01,AC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或胸痛发作期治疗前血浆NPY275±72pg/ml、NT 152±41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NPY113±15pg/ml、NT65±17pg/ml水平,P<0.01.结论AC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或胸痛发作期血浆NPY、NT水平明显升高,提示NPY、NP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氯沙坦前后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与NPY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前后血浆NPY的含量及AⅡ水平,同期测定另外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血浆NPY的含量及AⅡ水平。结果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前后血浆NPY水平分别为(152.4±12.3)pg/ml、(125.5±9.5)pg/ml,P<0.01;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49.6±7.1)pg/ml、(62.4±7.8)pg/ml,P<0.01。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血浆NPY水平分别为(144.1±11.3)pg/ml、(140.6±12.2)pg/ml,P>0.05;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45.5±5.8)pg/ml、(48.3±7.2)pg/ml,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NPY、AⅡ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氯沙坦能影响血浆NPY水平,提示该药降压的过程中有NPY参与的因素,而美托洛尔却不影响血浆NPY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明确心钠素是否直接参与眼压的局部体液调节 ,并探讨房水中心钠素的来源。方法 对16例青光眼患者及 15只家兔青光眼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进行房水和血浆心钠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家兔 30眼房水心钠素平均含量 ,正常眼压时为 4 8 6 9± 2 1 5 3pg/ml,高眼压 2小时为 6 9 5 4± 32 98pg/m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1) ;高眼压 4小时为 15 5 72± 72 34pg/ml,与正常眼压时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家兔血浆心钠素平均含量正常眼压时为 130 32± 4 7 5 4pg/ml,高眼压 2小时为 2 78 6 8± 5 4 4 4pg/m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高眼压 4小时为 2 84 6 8± 6 3 78pg/ml,与正常眼压时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16例青光眼患者眼压正常者房水心钠素含量为 72 31± 12 82pg/ml,而高眼压者房水心钠素含量为 180 4 4± 4 8 74pg/m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眼压正常者血浆心钠素含量为 15 0 5 2± 4 5 0 7pg/ml,高眼压者血浆心钠素含量为 391 75± 92 37pg/m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1高眼压时血浆和房水的心钠素浓度均与眼压水平呈正相关 ,心钠素直接参与眼压的局部体液调节 ;2房水中的心钠素可能来源于血浆中的心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l(ET-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ET-l的含量.结果血浆ET-l水平在急性肝炎为(87.3士41.5)pg/ml,慢性肝炎组为(115.4士48.6)pg/ml,重症肝炎组为(63.4士40.4)pg/ml,肝硬化组为(78.8士45.0)pg/ml,肝癌患者血为(81.5±46.0)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32±19.38)pg/ml,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在各型肝病发生以及肝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Losartan)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4 5例患者 ,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 (2 7例 )和对照组 (18例 ) ,氯沙坦治疗组加用氯沙坦 ,每日 5 0mg ,连服 4周 ,观察其治疗前后内皮素 (ET)水平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氯沙坦组 2 5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血浆ET水平均显著下降 (从治疗前 90 .4 6± 2 5 .17pg/ml降至 6 5 .33± 2 4 .4 3pg/ml)。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损伤、门静脉高压形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 5 8例 (其中腹水患者 42例 )、健康对照 2 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浆内皮素 1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内皮素 1(89.32± 38.96 )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43.10± 15 .83) pg/ml(P <0 .0 1) ;肝硬化腹水患者 (92 .36± 35 .0 7)pg/ml,高于无腹水患者 (6 3.2 7± 2 8.98)pg/ml(P <0 .0 5 ) ;且在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中 ,具有C级高于B级、B级高于A级的规律。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与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 ,与白蛋白量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水平增高 ,在肝功能损伤及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6、8(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5 8例内异症患者和15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组 )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 -6、IL -8、TNF -α的含量 ,并分别与R -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分别为 :3 2 .77± 15 .2 3 pg/ml;12 6.79± 184.5 5 pg/ml)、IL -8(分别为 :5 3 .3 9± 43 .45pg/ml;15 5 .66± 190 .99pg/ml)、TNF -α(分别为 :3 1.0 9± 19.2 9pg/ml;3 5 .92± 2 2 .0 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 :17.5 9± 4.97pg/ml、18.15± 6.3 8pg/ml、11.15± 3 .71pg/ml;腹腔液 :2 1.5 1± 8.44 pg/ml、2 0 .15± 6.3 8pg/ml、12 .5 3± 7.15 pg/ml) (P <0 .0 1) ,且Ⅲ~Ⅳ期浓度升高。除腹腔液中IL -8外 (P >0 .0 5 )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IL -8、TNF -α的浓度与R -AFS评分均呈正相关。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L -6、IL -8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清 (P<0 .0 1~ 0 .0 5 ) ,而腹腔液中TNF -α的水平与血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 -6、IL -8、TNF -α是血清和腹腔免疫动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绝经妇女血浆内皮素 (ET -1)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3 2例绝经妇女分别在应用HRT前及应用HRT 3个月、6个月和 1年时的血浆ET -1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 3个月后 ,血浆ET -1水平 [(3 5 72± 6 5 9)pg/mL]极显著下降 (P <0 0 0 1) ,此后在应用HRT 6个月和 1年时分别维持在 (3 6 0 3± 9 17)pg/mL和 (3 6 78± 8 0 8)pg/mL的水平 ,与应用HRT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功能 ,即降低ET -1水平来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 组 (轻度肺高压 )、 组 (中重度肺高压 )共 33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肺高压患儿血浆 ET、CGRP值。结果 :血浆 ET术前两组均增高 ,且 组明显高于 组 [(138± 2 5 vs 77± 19) pg/ ml,P<0 .0 1],体外循环 (CPB)术后 组较术前升高 (P<0 .0 0 1) ,1d后下降到术前水平 (P>0 .0 5 ) , 组 3d后才呈现下降 (P<0 .0 5 ) ;血浆 CGRP 、 组术后 1d显著升高 [(187± 131、330± 187) pg/ ml],术后 3d下降 [(88± 85、15 0±95 ) pg/ ml]。结论 :血浆 ET和 CGRP参与了先心病肺高压的形成过程 ,并与肺高压的程度有一定关系。CPB术后血浆 ET和 CGRP的失衡可能影响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