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及脂联素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47例(观察组),无淋巴结转移35例(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HE4、CA125及脂联素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清HE4、CA125及脂联素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血清HE4水平为170.6 pmol·L~(-1)作为临界值,其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47.27%,特异度为77.78%;以血清CA125水平为40.69 k U·L~(-1)作为临界值,其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23.40%,特异度为91.43%;以血清脂联素水平为7.13 mg·L~(-1)作为临界值,其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44.68%,特异度为81.35%;血清HE4、CA125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65.47%,特异度为89.02%。血清HE4与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和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高于CA125(P<0.05),特异度低于CA125(P<0.05);血清HE4、CA125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HE4、CA125及脂联素(P<0.05)。血清HE4、CA125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血清HE4和脂联素(P<0.05),但三者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A125对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4、CA125和脂联素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子宫内膜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术前均接受磁共振DWI检查与血清CA125检测。观察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血清CA125水平、不同诊断方式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1)不同病灶直径、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磁共振DWI结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4%、94.92%、95.00%,均明显高于血清CA125及磁共振DWI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磁共振DWI检查、血清CA125均可反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二者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血清人附睾蛋白4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旖骅  颜士杰 《安徽医学》2015,36(9):1068-1071
目的:评价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女性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浓度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大于CA125;血清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高于血清CA12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水平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深肌层浸润有关,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无关。结论相比血清CA125,HE4对子宫内膜癌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癌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133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血清CA125、CA19-9水平;分析患者年龄、是否绝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性质、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附件受侵、盆腔(附件除外)受侵及宫颈间质是否受侵、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表达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FIGO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附件受侵、盆腔(附件除外)受侵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水平与FIGO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附件受侵、盆腔(附件除外)受侵及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性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盆腔(附件除外)受侵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水平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和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性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与CA19-9升高提示子宫深肌层受侵以及宫外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苏嘉文  黄丽珍 《广西医学》2002,24(7):1044-1045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标准 ,已经由术前的临床分期修定手术病理分期 ,其中将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定为ⅢC期 ,因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已经成为子宫内膜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作用、并发症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对于 33例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术 ,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及其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资料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科及协作医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 4 4例 ,均于术前分段诊刮 ,病理诊断。所有病例均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  相似文献   

6.
64例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CA125对子宫外扩散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CA12 5值对其子宫外扩散的判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6 4例 ,术前及术后均检测了血清CA12 5值以了解与手术分期 ,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并对其结果进统计学处理。结果  6 4例患者中 ,血CA12 5值阳性者 17例 ,与手术分期及病理类型存在着线性关系 (P <0 .0 1)。结论 术前血清CA12 5值测定可作为病变宫外扩散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子宫内膜癌肿瘤内血流RI值结合血清CA—125值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彩超检测肿瘤内血流RI值及测定血清CA—125值,并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癌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子宫内膜癌分期、病理分级的增高、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癌组织内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下降,CA—125的水平则明显升高(除外肌层浸润深度)。结论 术前行彩超检测肿瘤内血流RI值及测定血清CA—125值对完善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子宫内膜癌(HRE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分期后诊断为HREC的18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局.结果 术前血清CA125水平、脉管癌栓及深肌层浸润是影响盆腔淋巴结(P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清CA125水平、PLN转移是影...  相似文献   

9.
血清CA12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岚  徐文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20-22,2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近1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66例术前有血清CA125检测结果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患者术前血清CA125阳性率为26.5%(44/166),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血清CA125阳性率分别是15.7%(16/102)、22.2%(4/18)、51.1%(23/45)、100.0%(1/1),CA125阳性率随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增加而升高(P=0.001)。有深肌层浸润或附件转移或腹腔细胞学阳性的患者血清CA125阳性率增加(P=0.020,P=0.000,P=0.000)。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25阳性率与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密切相关(P=0.000,P=0.005)。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与血清CA125水平无相关性(P=0.095,P=0.664,P=0.538)。结论:术前血清CA125检测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没有意义,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判断临床分期、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与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miR-155联合人附睾蛋白4(HE4)、糖抗原125(CA125)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5例为A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45例为B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人群3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的血清miR-155、HE4、CA125水平,以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评价三种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血清miR-155、HE4和CA125水平均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子宫内膜癌肌层侵润≤1/2和无淋巴转移患者的血清miR-155、HE4和CA125水平均低于肌层浸润1/2和有淋巴转移患者(P0.05)。miR-155、HE4和CA125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11%、89.36%、93.02%,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miR-155、HE4及CA125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并与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三种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病理学分级是否存在相关性,各报道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对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其与肿瘤侵犯及监测肿瘤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梁静  陈铭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2-13,16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试验组的4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标本和选作对照的同期内膜标本,包括20例不典型增生(EIN)、40例单纯及复杂增生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hTERT的表达,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1)hTERT在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单纯及复杂增生组和EIN组(P〈0.05),hTERT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76.1%,特异度为80.2%,准确度为71.4%;上述四组中血清CA125在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各组(P〈0.05),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56.5%,特异度为77.6%,准确度为74.6%;(2)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水平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2009)及组织学分级有关联(P〈0.05);(3)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8.6%,准确度为81.4%,较hTERT和CA125单项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增高(P〈0.05)。结论病灶组织hTERT联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子宫内膜癌的盆腔淋巴结的性质,并探讨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9例,所有淋巴结依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性淋巴结组和反应性淋巴结组.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盆腔MRI检查,计算所有淋巴结的ADC值.2组之间大小、ADC值差异采用两样本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 反应性淋巴结组大小为(0.7±0.21)cm,小于转移淋巴结组大小(1.3±0.34)cm,2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转移性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9±0.31)×10-3mm2/s,明显低于反应性淋巴结的ADC值:(1.42±0.42)×10-3mm2/s,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ADC值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为0.86×10-3mm2/ s,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7%.结论 ADC对子宫内膜淋巴结转移有很高诊断价值,MR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肿瘤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与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水平,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癌患者10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48例和健康对照组46例,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GF-2与CA125水平;经统计分析,推断IGF-2及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与IGF-2水平都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增生组IGF-2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患者间,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期与分型级别升高而增加.血清IGF-2水平各分期及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在其诊断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IGF-2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相关.  相似文献   

15.
113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意义及子宫内膜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临床分期误差率I期为13.8%(12/87%),Ⅱ期为80.9%(12/21),Ⅲ期2例术后分期均发生改变。盆腔淋巴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0.05)。结论:病理分期充分反应病变扩散范围,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判断预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40例、子宫良性疾病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HE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上述子宫内膜癌、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子宫良性疾病组组织中HE4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较子宫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子宫内膜癌组术后血清HE4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HE4表达分别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子宫良性疾病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HE4表达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灶范围、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HE4表达水平升高,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灶大小、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血清CA125及NSE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血清CA12 5、NSE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5 1例肺癌患者和 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 6 8例健康人进行血清CA12 5、NSE水平测定。结果 :发现肺癌患者血清CA12 5、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其增高的程度与肺癌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CA12 5及NSE测定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 6 2 .72 %及 4 9.0 2 % ;特异性为 99%及 98%。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2 5及NSE对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鉴别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及分期的血清分子标志物。方法:检测21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E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E4,HE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724 (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HE4、CEA、CA125、CA199、CA724及AFP在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及分期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计算各指标单独与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诊断效能。结果:血清HE4、CA125和CA199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1/2肌层与浸润深度≥1/2肌层组间,及FIGO分期Ⅰ...  相似文献   

19.
郝振伟  寇天 《中国民康医学》2023,(2):154-156+160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人附睾蛋白4(HE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43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HE4、hs-CRP水平,以及各指标单项与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HE4、hs-CRP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CA153、HE4、hs-CRP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125、CA153、HE4、hs-CR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34、0.696、0.675、0.589、0.923,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A125、CA153、HE4、hs-CRP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究3.0T MR动态增强与血清丙酮酸激酶M2型(PKM2)、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联合检测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在术前进行了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和血清PKM2、CDCA5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和血清PKM2、CDCA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检出率;比较不同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MR增强参数和血清PKM2、CDCA5水平。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75例患者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150例,其中ⅠA期82例,ⅠB期42例,Ⅱ期21例,Ⅲ期5例;淋巴结转移5例,无淋巴结转移145例。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96.00%)、准确度(94.86%)均比3.0T MR动态增强、PKM2、CDCA5单一诊断高(P<0.05);各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ⅠA期阳性检出率(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