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包积液的病因构成,分析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布、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9例因心包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包积液病因构成依次为恶性肿瘤性居第1位,非特异性居第2位,结核性居第3位,心力衰竭性居第4位。结论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居首位,关注心包积液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治现状崔慧娟(中医肿瘤科)心包积液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症,其发病原因以结核、心脏衰竭、恶性肿瘤、尿毒症、红斑狼疮占前5位[1]。恶性肿瘤虽占发病原因的第3位,但从死亡率来看,恶性心包积液却占第1位[2],因此,对它的诊断和治疗也越...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包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经超声确诊的259例心包积液患者的超声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包积液的病因中结核、尿毒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甲减占前5位,3个年龄组与男女性别之间心包积液的检出率相近,但引起心包积液的病因有一定差别,55岁以上患者引起的心包积液以恶性肿瘤、结核性居多。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临床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明确心包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包积液的病因。方法:对83例心包积液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按其例数多少排列,前四位是恶性肿瘤性30例,心力衰竭性20例,粘掖性水肿7例,结核性4例。44例患合并胸腔积掖,其中心包积液为恶性肿瘤性24例,心衰、粘液性水肿、结核性各3例。结论: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粘液性水肿依次是我院心包积掖发病的常见原因.在合并多浆膜腔积掖的患中要注意恶性肿瘤、结核及粘掖性水肿发生,心衰合并多浆膜腔积液患比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十年间经超声确诊的225例心包积液,将超声特征及临床表现,诊治经过结合起来,分析总结,指出结核,尿毒症,结缔组织病,心衰,恶性肿瘤,特发性心包炎占前六位,并按年龄分成三组,指出各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心包积液的检出率相近,但引起心包积液的病因有一定差别,55岁以上患者引起的心包积液以心衰,恶性肿瘤,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者居多。  相似文献   

6.
59例心包积液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包积液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分析该院1990~1997年间收治的59例心包积液病例,结果 前4位的病因为恶性肿瘤,心衰,非特异性,尿毒症,结论患者的年龄对心积液的病因诊断有参考价值,心包积液的多少对病因诊断无明显意义,心包穿刺对病因诊断有帮助,但是否穿刺应结合临床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达国家报道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包积液常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其出现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因此,及早从心包积液患者中发现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心包积液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CT、X线、心电图相对比.结果心包积液病因依次排列前5位是恶性肿瘤、心力衰竭、尿毒症、结核、炎症.超声心动图诊断率100%,CT诊断52例,占25%,X线诊断30例,占15%;心电图诊断7例,占3%.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包积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也是一种介入心包穿刺活检、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内留置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骅  张民  徐鹏  刘琨  李泽  宋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95-1996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中心静脉导管(CVC)心包腔内留置引流术是目前治疗心包积液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对其引流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在恶性肿瘤中并非少见。Thurber等综合文献报告恶性肿瘤侵犯心包的发生率为2.3~13.1%,但有些病例生前不易诊断。恶性肿瘤侵犯心包发生积液,已属晚期,但如能及时诊断,合理治疗,仍可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1.
陈国祥 《中原医刊》2011,(5):103-104
恶性肿瘤的不同时期均可累及心包,导致心包积液,短期内心包的迅速渗液或大量积液均可引起心包填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我们采取CT引导下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心包灌注顺铂治疗癌性心包积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脏外恶性肿瘤并发心包积液较为少见.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所增加临床对心脏外恶性肿瘤并发心包税液的重视.以及非创性诊断技术如超声。L‘动图检查的出现,还有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磁共振成象等.提高对心包积液的诊断,此种病例增多。我们收集了1987~1998年心脏外恶性肿瘤并发心包积液44例.进污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原有心脏外恶性肿瘤并发心包积液者.其中男性33例.占75%,女性11例,占25%.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55.3±15.8岁.其心脏外恶性肿瘤皆有明确诊断.其恶性肿类型见表1.1.2诊断 即入选标…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心包积液患者并不少见。事实上,有许多种原因可以引起心包积液(包括积血、积脓)。例如,可见于各种病因所致心包的炎症、恶性肿瘤(包括转移癌)、某些白血病和出血性疾病、全身性水肿、急性心肌梗塞以及胸部严重创伤等。及早确定心包腔内有无积液存在,并将心包积液和心脏扩大明确地区分开  相似文献   

14.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心包积液并逐渐增加,大量的液体可压迫心脏,造成心包填塞,如不及时处理或仅作保守治疗往往造成死亡,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国外报道从各种肿瘤患者尸检中发现15.4%有心脏和心包转移,其中16%出现心包填塞。多种恶性肿瘤转移至心包膜而产生心包积液,最常见的肿瘤是肺癌,依次为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恶性纵隔肿瘤、妇科肿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等。过去采用直接穿刺抽液、且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抽液,常对心脏造成损害,而心包切开与剑突下心包开窗引流,需外科手术,局部创伤大,手术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心包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积液生长快、多次穿刺后积液不减少,易造成急、慢性心包压塞,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如何有效控制恶性心包积液,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心包积液量大者,如不能控制病情,大多在短期内死亡,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包积液成为姑息性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措施之一[2]。我们应用心包腔置管引流并给予心包腔内注入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55例,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EA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EA试剂盒检测恶性心包积液31例及非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 43例的心包积液、血清的CEA水平.结果①恶性心包积液组CEA为1 .6~286ng/ml,平均61.7ng/ml;对照组CEA为0.3~11.8 ng/ml,平均1.5ng/ml,两组比较P<0.01.②恶性心包积液组的积液CEA阳性率为74.19%,对照组为11.63%,两组间 P<0.001;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2.26%和2.33%,恶性心包积液组与对照组其阳性率 P<0.05.结论①积液CEA水平可作为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②可鉴别良、恶性心包积液,还可指导进一步查找原发病灶 ;③恶性心包积液检查积液的CEA其价值明显大于血清中的CEA价值.  相似文献   

18.
恶性心包积液多为恶性肿瘤心包转移所致,常表现为血性,以积液量大、增长快、不易控制为特点,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状。我科自2001年10月~2003年2月采用心包内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微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耿君朱丽琴吴晓花(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微导管;心包积液;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包积液,尤其是恶性肿瘤所致者,生成迅速。传通疗法病人痛苦大,操作及准备工作繁琐。我科使用微导管留置心包引流术,避免了反复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及心包腔分别注入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并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6例恶性胸腔并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多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及心包腔置管引流及抽吸后,将博莱霉素注入胸腔,顺铂注入心包腔行腔内化疗.结果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经上述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7.50%,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对恶性肿瘤晚期并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博莱霉素及顺铂分别注入胸腔及心包腔行局部化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