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男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方法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7例男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7例女性患者(对照组)在术前,术后1 d、3 d、7 d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两组围术期不同时段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男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症状较女性患者严重,而术后有所缓解.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将5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天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轻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2—12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试验组40例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医院焦虑抑郁评分(HAD)、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镇痛药使用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HAD评定、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9{{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焦虑抑郁、减轻苏醒期躁动发生牢、降低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假体隆乳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23例假体隆乳者,应用Hamiltom焦虑量表和Hamiltom抑郁量表,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手术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量表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和抑郁均呈正相关(r=0.377,0.313,P=0.001),而术后抑郁与术前焦虑和抑郁也均呈正相相关(r=0.359,0.298,P=0.001).提示术前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者,术后1周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非常大.结论 隆乳者焦虑症状术前明显高于术后,术后逐渐下降;术前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者,在术后1周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非常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有效缓解其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肾移植病人监护期焦虑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观察2004年~2006年4月30例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3d、术后10d的焦虑、抑郁情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法。结果 患者术后3d和术后10d的SA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病人的焦虑有明显改善。结论 做好肾移植病人监护期的心理护理是解除病人焦虑和早日康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择期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抑郁焦虑状况。方法于入院时、术前1d和术后3d对109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采用SAS和SDS量表评价其自身抑郁焦虑状况,同期由5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结果患者SAS和SDS自评分与HAMA和HAMD他评分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且SAS和HAMA、SDS和HAMD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培训的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术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肺癌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围术期护理,并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 d开始行术侧上肢功能锻炼,直至术后第3天.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于术前3 d和术后第3天测评两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抑郁、焦虑评分为(68.57±3.46)、(69.64±7.49)分,观察组别为(49.77±4.64)、(51.14±6.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开胸术患者进行术侧上肢功能锻炼,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抑郁、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耳穴贴压法对围术期患者焦虑及心率、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寻找减轻或改善围术期患者焦虑、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方法。方法将200例住院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和耳穴贴压护理组(B组)。两组均予常规围术期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即在耳穴板上将带有王不留行籽的小方块胶布贴于耳穴位,使用时间为术前3d至术后3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焦虑程度和心率、血压进行评定与监测。结果两组术前1d、术后3d焦虑程度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入手术室后20rainA组心率、收缩压较术前1d显著增加(均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入手术室后20min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围术期行耳穴贴压法配合常规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心率和血压,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按常规治疗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步行为主的运动疗法联合以谈话式、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连续12 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术前均有下降(均P<0.05);联合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联合运动疗法及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对围手术期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OVCF患者,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焦虑、抑郁情绪,比较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一般资料以及术前、术后1 d时的疼痛VAS评分,分析SAS评分、SDS评分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存在焦虑36例,抑郁32例;焦虑组术前、术后1 d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组(P<0.05);抑郁组术前、术后1 d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与VAS评分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年OVCF患者的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且焦虑、抑郁情绪与疼痛症状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择期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抑郁焦虑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择期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抑郁焦虑状况.方法 于入院时、术前1 d和术后3 d对109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采用SAS和SDS量表评价其自身抑郁焦虑状况,同期由5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结果 患者SAS和SDS自评分与HAMA和HAMD他评分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且SAS和HAMA、SDS和HAMD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培训的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SAS和SDS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顺利完成手术和术后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咸阳市中心医院78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干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干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充填式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治疗依从性以及术前2组患者各时段心率、收缩压比较。结果在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治疗依从性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敌对、恐惧、强迫状态、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6.875、5.422、10.954、2.567、3.567、3.400、2.090、13.248、16.194,P0.05)。观察组患者的CMI指数总分以及心理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08、6.309、4.255、4.255,P0.05)。2组术前1 d心率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20 min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t=5.073、2.934,P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对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围术期心理有着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4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52%,观察组术后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为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提供了可靠保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了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腹腔镜食道裂孔疝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二组,各5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全程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认知干预、支持干预、行为暗示干预、松弛疗法和情绪转移五项措施。对照组术前1 d巡回护士常规进行术前访视,手术当日采取常规护理,未进行心理干预。结果二组腹腔镜食道裂孔疝手术患者术前1 d焦虑、抑郁、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5、0.461、0.568、1.142,P=0.576、0.524、0.567、0.264)。术后1 d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45、1.978,P=0.021、0.046)。入室时观察组收缩压稳定程度、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2.213,P=0.036、0.019)。麻醉后观察组收缩压稳定程度、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74、0.982,P=0.041、0.022)。复苏后观察组收缩压稳定程度、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8、2.167,P=0.036、0.021)。结论对腹腔镜食道裂孔疝手术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少因情绪引起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可有效促进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在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92例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分别于入院当天、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92例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SCL90测验的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当天,92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度打分,无“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即满意度≤2分),3分者25例(27.1%),≥4分者共67例(72.8%)。结论 对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在骨科恶性肿瘤保肢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进行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贝克认知疗法能够降低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对直肠癌患者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术后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2组患者均接受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FTS指导下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术前及出院后2个月抑郁/焦虑状态,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提前,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术前比较,出院后2个月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可明显缓解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修补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分别在术前ld、术中、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除了不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他护理措施同干预组。对二组腹股沟疝修补患者术前焦虑值及心率、血压进行测定,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组腹股沟疝修补患者术前1d焦虑值、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95、9.923、0.620,P=0.06、0.357、0.538)。术中干预组焦虑自评得分及心率、收缩压稳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4、10.471、6.434,P=0.00、0.00、0.001),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61,P=O.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择期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且能够稳定其相关的生命体征,术前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