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及转归。方法:对经头颅CT/MRI证实的32例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好发于原发性高血压(75.0%)和心房纤颤(45.6%)的患者,临床上以大面积脑梗死(84.4%)和脑栓塞(53.4%)多见,出血转化多发生于脑梗死发病后1周内(68.8%),影像学上多表现为非血肿型(65.6%)。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是HI的高危因素,HI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但大量出血者预后不良。对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者应动态检查CT/MRI,以便及时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改善预后。CT/MRI均为诊断HI的可靠手段,MRI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I)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CT或MRI确诊的 34例HI患者进行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 :HI发生率占同期脑梗死的 9.3% ,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 ,其次为高血压及高血糖等 ,CT或MRI主要分为血肿型及非血肿型。脑梗死发病第 2周发生出血占 82 .4 % ,且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 ,预后不良。结论 :CT或MRI是诊断HI最可靠的手段 ,及时确诊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38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脑栓塞23例(60.5%),脑血栓形成15例(39.5%);发生于2周内者36例(94.7%);血肿型18例(47.4%),非血肿型20例(52.6%);大面积梗死者30例(78.9%)。治疗有效率60.5%,病死率13.2%。结论对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在发病2周内多次进行CT复查,以利于H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梗死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3.36%,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为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溶栓治疗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但容易形成局部血肿,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优于未出血组。结论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容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与原有梗死灶大小及部位有关,优于未出血组,大量出血形成血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39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文刚 《中外医疗》2010,29(24):94-94
目的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又称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临床上HI并非少见,且病死率较高。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生时间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出血性脑梗死39例。结果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间多在1~2周;其预后取决于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出血量的多少。结论对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注意头颅CT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HI已由尸检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对其认识也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6.
王建明 《右江医学》2002,30(5):377-378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影像、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 40例出血性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的 7.1% ,其病因脑栓塞占 65 % ,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占 3 5 %。头颅CT检查结果表明 ,血肿型多见于脑栓塞 ,非血肿型多见于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结论 :脑栓塞和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 ,应在 1~ 2周内进行影像复查 ,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肿型预后较非血肿型差。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脑梗塞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宇航 《中外医疗》2009,28(30):6-6
目的探讨引起出血性脑梗死(HI)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同期住院16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48例H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HI占同期住院脑梗死的2.9%,其中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72.9%),根据CT、MRI所见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其中以非血肿型最常见(79.2%)。结论HI最常见的病因是心源性脑栓塞,HI的形成与闭塞血管的再通、侧支循环的建立、脑梗死的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出血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率、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短期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2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的发生率为7.3%。继发出血多发生在缺血性卒中后2周内,第1周为31例(59.6%),第2周为17例(32.7%)。发病1周内发生HI者的短期预后较1周后发生者差(P〈0.05)。根据影像学特点,HI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与非血肿型相比,血肿型的短期预后明显不良(P〈0.05)。HI的死亡率为15.4%。[结论]对于心源性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在发病1-2周内进行影像学复查,将有助于HI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不同的发病时间与及临床症状、头颅C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6例HI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头颅CT及预后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按HI的发病时间顺序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结果早发型HI临床症状增重、不缓解、预后差,有一定的病死率。CT扫描以血肿型为主;迟发型HI临床症状轻、预后好、无死亡,CT扫描多为非血肿型。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特别是脑栓塞患者要警惕HI的发生,慎用抗凝、降纤、扩血管药物,并且要追踪复查头颅cT。及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8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发生于60岁以上,大面积梗死25例,HI发病率占同期脑梗死的7.14%(48/673)。脑栓塞为其主要原因占68,5%,并以心源性栓塞为主。脑梗死后第2周发现3例,第3周发现12例。发生出血后大部分原有症状加重,21例出血在15~60d吸收。结论 HI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应动态CT观察,以便及时诊治,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496例脑梗死患者中108例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HI组和非HI组患者的皮质型梗死、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糖、血压.结果:HI发生率为4.3%,多发生在脑梗死后2周内,影像学上多为非血肿型,血肿型少见,但血肿Ⅱ型预后差.H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56例,其中有出血性转化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从病因、临床特点、MR和CT影像学征象及综合性治疗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2例出血性转化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占多数,尤其是房颤引起的脑栓塞。经调整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只有脑实质内血肿面积较大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及脑栓塞患者易继发出血性转化,对可疑患者应常规复查头颅CT/MRI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CT、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梗死出血性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及MRI检查,总结病例患者影像学特点。结果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CT影像学特点:(1)梗死区域有明显斑片状高密度影,病灶影边缘模糊;(2)出血量较大病灶表现为团块状(不规则型,有典型占位表现);(3)出血量较小病灶经CT检查时常被掩盖;(4)CT增强扫描病灶梗死区域内可见脑回状、斑片状亦或团块状强化,而病灶分为中心型(9例)、边缘型(11例)及混合型(12例)三类。MRI影像学特点:(1)出血后急性期出血灶T2像上呈低信号,稍高于脑内血肿患者的信号;(2)亚急性期出血灶影像学信号以短T1及长T2信号为主;(3)慢性期血灶信号以T2像亦或梯度回波图像上清晰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形成的特征性的低信号为主;(4)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梗死区内有明显脑回状、斑片状亦或团块状强化信号影。结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CT及MRI影像特点各具特异性,总结2种影像学表现特点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CT、MRI表现。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78例脑梗塞患者的CT、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塞多发生在脑梗塞后1周内,CT可显示急性出血;而MRI可显示不同时期及斑点状出血,出血信号可持续数月。结论:MRI是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的最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崔喜民  喻骏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8):634-635,638
[目的]对47例经颅脑CT/MRI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方法]CT采用GE HI-speed全身螺旋CT,扫描基线取头颅OM线,层厚及层距10mm,连续扫描12层.MRI检查采用西门子C!0.35T机器扫描,常规采用T1WI,T2WI横断面图象及T2WI矢状面图象检查.[结果]本组资料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9%;绝大部分患者多发生于脑梗死发病3d、1周内;影像学表现为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36例,大脑后动脉主干供血区7例.[结论]CT与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早地检查有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郭广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51-152,15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栓塞组、大面积脑梗死组、皮层梗死组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型出血性脑梗死以早发型为主,预后转归差于非血肿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血肿型出血性脑梗死多发于病程早期,预后差,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临床分析(附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HT)的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50例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为风湿性瓣膜心脏病(58%),特别是合并房颤的人群高达82%.多数患者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70%),特别是大面积的梗死患者(50%).82%的患者表现为点状和线状的出血性梗死(HI)或不伴有占位征象的片状血肿,18%的患者表现为脑实质性血肿(PH)并伴有占位征象.病前应用过抗凝、降纤、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者占48%.总死亡率达16%.结论风湿性瓣膜心脏病合并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系统的大面积栓塞更容易发生栓塞后出血性转换.病前应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药物、活血化瘀中药等是否与出血性转换有关,尚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富山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75-77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均在发病后,经CT或MRI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其中,伴并发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12例,冠心病18例,伴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10例。结论对大面积梗死、伴心源性卒中、糖尿病者早期应用溶栓、抗凝治疗为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脑梗死患者高危因素、临床经过、头颅CT、TCD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中心源性栓塞21例,动脉-动脉源性栓塞12例,颅内动脉狭窄5例.治愈好转33例,无变化21例,死亡15例.结论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动脉狭窄是其另一原因.预后与梗死面积有关.CT中线移位者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MRI和DSA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8例脑血管造影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出血性脑AVM,入院前CT检查68例,MRI检查39例,DSA检查21例,同时做两项检查以上的17例,对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CT诊断符合率较低(75%),但可以显示出血、钙化和密度改变;MRI敏感性最高(100%),T1WI、T2WI显示迂曲扩张畸形血管团的流空影,血肿表现多样化,MRA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DSA是明确AVM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假阴性(4.8%)。结论 CT、MRI和DSA对出血性脑AVM诊断均有重要价值,3种检查联合运用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较全面地评价脑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