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01/2012-12的患者12例,接受地西他滨20 mg/m^2·d×5 d方案治疗,监测患者血象、肝肾功能、骨髓象、骨髓病理学和细胞遗传学及肺部感染情况,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观察随访12月的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血液学指标改善的有12例;治疗2个及2个以上疗程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血液学改善的有3例。出现Ⅲ~Ⅳ度血液学不良反应的有8例,发生率75%。肺部感染4例,发生率33.3%。随访12个月,6例存活,1例失访,1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后死亡,4例死亡。结论地西他滨5 d疗法可以有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血液学不良反应较高,其它不良反应相对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类以骨髓增生活跃伴有病态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地西他滨为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治疗MD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开州区人民医院2015-10-07-2017-08-23收治的18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地西他滨皮下注射5~7mg/(m~2·d)×5d,28d为1个周期;第1~10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300μg/d,皮下注射,1次/d,地西他滨前24h开始至白细胞计数20×10~9 L~(-1)暂停使用。接受地西他滨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治疗反应,中位起效周期数为5,中位治疗≥6周期(范围为3~21周期)。结果在18例患者中,9例(50%)完全缓解;2例(11%)部分缓解并脱离成分血输注;3例(17%)血液学改善;2例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11%)患者属于极高危,原始细胞均在10%合并复杂染色体异常,并发严重感染在3个月内死亡。总有效率为78%。血液学不良反应: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Ⅰ~Ⅱ级占61.1%,Ⅲ级占16.7%,Ⅳ级占11.1%,Ⅲ~Ⅳ级感染率为22.2%;无Ⅲ~Ⅳ级出血、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伤。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激方案治疗MDS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5例/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单纯的地西他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之上再联合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地西他滨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治疗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例MDS及AMI.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6.7%(10/1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继发感染,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80.0%(12/J5),感染发生率93-3%(14/1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可以有效治疗MDS及AML,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汤文昌 《工企医刊》1997,10(2):9-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adrome,MDS),是一组因多能造血干细胞恶变所致分化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克隆性疾病,现将本院1989年2月至1996年5月收治的47例MDS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给予阿扎胞苷治疗对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共计102例MDS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阿柔比星+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扎胞苷联合CAG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血常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MDS患者给予阿扎胞苷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血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7.
苯致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席时重患者女,65岁,在橡胶厂从事布胶鞋刷胶浆29年(1950~1979年)。厂房矮小,无通气设备。每月工作25天,每天8小时。胶浆由含苯120#汽油和橡胶制成。车间苯浓度为42.0~151.5mg/m3,甲苯为14~...  相似文献   

8.
慢性苯中毒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慢性苯中毒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马兰,夏乐三,乐蓓蓓,董绍琨,龚吉奉,叶朝进慢性苯中毒常引致白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重者可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急性白血病。此外,亦可见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xyndronme,M...  相似文献   

9.
苯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患者接触苯类化合物24年,70年代初开始出现WBC减少、贫血,最后诊断为苯中毒,期间经历30年。表明该企业70~90年代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很大漏洞,当地化工职防机构的监督管理也有疏漏。本病例再次提示,苯中毒患者如不及时诊断治疗,病情会持续发展;职业病医师要及时掌握和运用新的诊断标准,使病人尽早得到准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曹霞  奚影 《工企医刊》1999,12(6):66-6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一组造血干细胞受损性骨髓赘生疾病。现对我院确诊的50例MDS病例,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30岁的占  相似文献   

11.
张捷生  邹燕 《职业与健康》2000,16(6):106-10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Myelodysplastic syndrom)是一组以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病。我科根据1982年FAB协作组和1998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有关MDS的一些建议,将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MDS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 一、MDS的发病机制 大量证据表明,MDS和急性白血病一样,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的“克隆性疾病”。为了识别MDS患者异常造血克隆,通常用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同工酶,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和聚合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细胞具有常见的体细胞突变。其中G6PD、RFLP和PCR  相似文献   

13.
车艳霞 《现代保健》2010,(32):191-19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为MDS,是一组起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克隆陡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往称为白血病前期,但经临床观察发现该病并不一定都发展成白血病。近年来,该病有增多的趋势,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以往认为该病好发于50多岁的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现青少年病例也不少见。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骨髓内造血细胞无效性血生成的原因,对5例不同类型的MDS患者的塑料包埋骨髓活检标本,用抗IUdR/BrdU单抗检测了MDS患者骨髓细胞的标记指数。用原位末端标记(ISEL)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片段的方法研究了本组病例的骨髓细胞凋亡情况,并建立了ISEL和IUdR/BrdU双标记法,同时测定骨髓同一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现象。结果表明5例MDS患者的骨髓  相似文献   

15.
报道4例因长期接触氯丁胶后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AG方案治疗MDS患者21例,其中中危.I3例,中危.Ⅱ13例,高危5例,治疗1个疗程评估疗效,有效者继续治疗1~2个疗程,无效则退出观察。结果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8/21),其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7例,血液学进步3例,无效3例。19例患者出现轻度(I~Ⅱ度)骨髓抑制,2例出现较重骨髓抑制,其中1例抑制严重,死于严重粒细胞缺乏合并菌血症。结论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细胞表面标记与转化为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 6 4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 ,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 ,正常对照上限为阳性 ,并进行了相关的随访。结果 HLA -DR >2 0 %的MDS患者中 ,6 7%的患者转化为白血病 ,说明HLA -DR阳性与白血病的转化存在的相关性 ,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 :MDS病因可能是由于造血祖细胞病变所致 ,而HLA -DR在正常情况下也表达于造血祖细胞上。结论 高HLA -DR表达与白血病的转化存在一些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该患者接触苯类化合物近18年,其间工作过4家企业,4家企业均未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日常性劳动卫生现场监测、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无任何防护措施,表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制意识淡薄,对职业病防治缺乏认识,也表明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对《职业病防治法》宣传不到位,工作中执法不力,存在漏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作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组),观察这种基础治疗联合亚砷酸(亚砷酸组)、维甲酸(维甲酸组)及去甲基化药物(去甲基化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高危MDS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去甲基化组及亚砷酸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治疗组(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诱导分化或去甲基化治疗是老年高危MDS的有效治疗方法,这为MDS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