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整合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整合子的产生情况及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E实验测定细菌对11种抗生奈及抗生素复合制剂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三种整合酶基因及Ⅰ型整合子的可变区,并对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16株革兰阴性菌中,6株含Ⅰ型整合子,所含基因盒主要是妒dfr/dhf及aadA基因盒.结论 整合子在不同革兰阴性菌中广泛存在,与细菌的多重耐药尤其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革兰阳性细菌整合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造成抗菌药物有效性下降。可移动遗传元件整合子被认为是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转移的重要原因。以往对整合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革兰阴性菌中,但是近年来在革兰阳性菌中也发现了Ⅰ类整合子。本文就革兰阳性菌中整合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59株大肠杆菌中整合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9株耐头孢西丁大肠杆菌整合子的分类、结构及其在介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整合酶基因(intI),对其阳性菌株可变区(Int)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2种抗生素对试验菌株的敏感性。结果:59株大肠杆菌中,45株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76%);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绝大多数为aadA5和dfr17;仅有2株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盒;整合子阳性组抑菌浓度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地存在于耐头孢西丁大肠杆菌中;耐药基因盒是整合子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及氯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但对介导β-内酰胺类耐药方面,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前段尿和中段尿的差异。方法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作为实验对象,收集住院期间同一次尿液的前段尿和中段尿进行尿常规测定,观察蛋白测定结果差异。结果尿蛋白++++的29例患者,前段尿和中段尿蛋白阳性程度和所占比例无改变;其他41例患者前段尿蛋白阳性程度和各程度所占比例均比中段尿高。结论干化学法尿蛋白测定,应收集中段尿送检以减少各种干扰,避免假阳性出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为尿路感染患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送检的572例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所有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软件5.4版。结果 所有中段尿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共261株,检出率达45.8%;革兰氏阳性菌9.6%(23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阴性菌85.8%(224株),以肠球菌为主;真菌4.6%(12株)。检出7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 67株(40.85%);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 10株(43.47%);检出MRS 8株,占葡萄球菌属72.72%。HLAR 3株,占肠球菌属的21.43%。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均超出40.0%。结论 引起本院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临床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需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基础,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检测1~3类整合子,并分析整合子对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24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6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整合子的初筛,对整合子阳性的菌株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多重耐药性。结果在68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19株I类整合子阳性,占27.9%;未检测到II、III类整合子。整合子阳性菌株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均呈现出高度耐药为86.7%~100%;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为100%耐药;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率也达82.5%以上。比较整合子阳性与整合子阴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发现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严重,I类整合子广泛地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提示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播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Ⅰ类整合子分布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川北地区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0株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敏感、中介、耐药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判定.PCR方法检测临床大肠埃希菌中的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阳性与阴性菌株的耐药性差异,分析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性形成的的相关性.结果 180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头孢唑啉、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32.9%~92.3%.临床分离180株大肠埃希菌中intI带率为64.4%,intI性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川北地区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突出.intI携带率高,并且与耐药性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探讨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 检测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对部分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盒序列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IMP和MRP耐药率分别为0.9%和1.8%,对CPZ/SB的耐药率为35.7%,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多重耐药率为76.8%(86/112),但对COL和MIN均敏感.80.4%(90/112)的菌株检测出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阴性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90%)明显高于阴性株(22.7%)(P<0.01).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显示,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3种耐药基因.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率很高并与其多重耐药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动态观察,并探讨其对付耐药菌的策略。方法:用E试验法对10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13种抗菌剂的体外敏感度测定。结果:亚胺培南总抑菌率为91%,阿米卡星为77%,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和舒巴坦)与抗菌剂的联用使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的抑菌率由68%及59%分别提高到72%及77%,而另一种β-内酰胺酸抑制剂他唑巴坦与哌拉西林联用,其抑制率亦达75%。其他抗菌剂的抑菌率为43%~56%,筛选出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菌2株,除对亚胺培南敏感外,对3种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均敏感。表明β-内酰胺酰抑制剂亦可作为对付产酶的耐药菌株感染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耐药性是临床用药的一大难题,对其耐药机制探讨也就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细菌耐药性产生与一种克隆表达载体——整合子密切相关。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基因元件,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捕获外源基因盒并使之表达,同时整合子又可整合到质粒上,或自身作为转座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参与转移,使耐药基因在不同种属间传播,目前整合子已成为革兰阴性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本文就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性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呋喃妥因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呋喃妥因提供依据.方法 监测某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5 589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以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抗菌活性较好(耐药率<4.3%),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抗菌活性尚好(耐药率25.6%~36.3%),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菌和黏质沙雷菌对呋喃妥因的抗菌活性较差(耐药率93.7%~98.9%),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108/108)、100.0% (335/335)和96.1% (74/77).结论 呋喃妥因对尿液、血液、脓汁和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较好;痰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科第三代头孢菌素(TGC)的使用与临床分离G-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TGC,遏制G-杆菌耐药分离株的增长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提取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有来院就诊病人消耗的TGC药品资料,并统计TGC的用药频度;微生物室的细菌学检查按照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收集同期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在细菌室的送检标本和G-杆菌检测结果的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消耗TGC的DDDs和金额分别占同期抗生素的6.42%和15.23%,单品种主要集中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4个品种上;临床分离菌株以G-杆菌为主,占临床分离菌株的67.96%,其中以大肠埃希氏菌(38.38%)、肺炎克雷伯菌(34.83%)、铜绿假单胞菌(13.36%)和流感嗜血杆菌(9.51%)为主;4年中G-杆菌对4个TGC品种的耐药率分别为45.56%、40.19%、47.75%和48.28%,TGC消耗量(DDDs)与G-杆菌耐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7751,P=0.039).结论:要遏制G-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规范和合理使用TGC是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崔爱瑛 《淮海医药》2006,24(4):292-293
目的了解2002~2004年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趋势及其耐药情况,以便合理地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方法将3年临床送检标本,以美国DADE BHRING公司Microscan Walk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3年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252株、507株、742株,主要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了解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感染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多种机制可以促使革兰阴性杆菌形成多重耐药或泛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多重耐药的葡萄糖非发酵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在全球均呈上升趋势。针对这些耐药菌的治疗策略,可以采用新的抗菌药物,如替加环素、多利培南,也可以应用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及舒巴坦等老药,同时还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多方面入手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16.
8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来源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我院1997~1999年临床分离的8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来源组成及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用VITEK-AMS 32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AMS专配试验卡。结果分离率居前五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和阴汤肠杆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抗生素依次是亚胺培南(10%)、头孢他啶(27%)、氨曲南(30%);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氨苄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4例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胸腺肽联合比阿培南治疗组26例(A组)和比阿培南治疗组28例(B组),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阿培南使用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6%、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时间(8.2±3.4)d,优于B组的(13.2±3.6)d(P<0.05);A、B两组细菌清除率86.7%、80.7% (P >0.05).结论 胸腺肽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比阿培南单用治疗时间短,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 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 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 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 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A total of 413 clinical specimens (pus, blood, urine, and stool)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admitted to Jimma Hospital were cultured for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erobic bacteria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ut of these, 124 specimens yielded one or more Gram-negative bacilli strains. Frequent Gram negative bacterial isolates were Proteus species 34(27%), Klebsiella species 26(21%), Enterobacter species 24(19%), and E. coli 24(19%).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E. coli, Klebsiella, and Enterobacter species were resistant to ampicillin. Ninety-two percent of Enterbacter sp., 85% of Klebisiella and 79% of E. coli were resistant to tetracycline. Almost all the isolates were found to be multi-resistant to the commonly used antimicrobials, ampicillin, tetracycline, chloramphenicol, and trimethoprim-sulphamethoxazole. Antimicrobial resistant strains of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may contribute to spread of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Jimma Hospital and elsewhere in the country. Therefore, if we ar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nfections by emerg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t bacterial strains,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creased emphasis on 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emphasis on hygienic practices in hospital, and prudent use of existing antimicrobial agents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