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他多辛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CYP2E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 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预防组。采用乙醇(8g·kg~(-1)·d~(-1))灌胃,每日2次,间隔8h,持续8wk,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正常组:不灌服乙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在每次灌服乙醇1h后,给予等体积灭菌注射用水;预防组:在每次灌服乙醇1h后给予美他多辛(300mg·kg~(-1)·d~(-1))。8 wk灌胃结束后,B超、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肝形态变化,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YP2E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LT、AST、TG、TC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预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预防组明显降低CYP2E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美他多辛通过抑制CYP2E1表达的上调,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承平  吴碧华 《中国药房》2009,(28):2187-2188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硫普罗宁组)。B组和C组大鼠均以50%乙醇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的造模,C组大鼠在造模后1h灌胃给予硫普罗宁(0.15g.kg-1.d-1),连续5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分别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P2E1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结果:与A组比较,B组AST、ALT、CYP2E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病理组织观察发现C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轻于B组。结论:硫普罗宁可能通过降低CYP2E1在肝脏中的表达而具有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海狗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 5 0 2E1表达及与氧化抗氧化关系的影响。方法 :于实验d 1一次性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并长期喂食高脂饲料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 ,7周后 ,开始分别口服灌胃 (ig)给予模型组等体积橄榄油 ,阳性药辛伐他汀 4mg·kg-1,海狗油各组ig海狗油0 .5、1.6和 4 .8g·kg-1,每天 1次 ,连续 8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和肝细胞色素P4 5 0 2E1的表达 ;测定血清和肝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以及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 ,海狗油不同给药组病理切片苏丹Ⅲ染色和HE染色显示肝细胞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 ,脂滴减少 ,免疫组化证明肝细胞色素P4 5 0 2E1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同时血清及肝内MDA、FFA显著降低 ,SOD活性升高。在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不同的肝组织内 ,CYP2E1的表达强度及分布的方式存在着差异。结论 :海狗油能显著抑制大鼠脂肪肝CYP2E1的表达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动物个体间存在CYP2E1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魏来  赵春景 《中国药房》2010,(33):3100-3102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先分为正常对照(N)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建立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为模型对照(M)组(高脂饲料),番茄红素低(L)、高剂量(H)组(普通饲料,番茄红素10、20mg·kg-1)、自然恢复(NR)组(普通饲料)连续饲养4周,每组10只。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检测肝组织中CYP2E1、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与M组比较,NR组、L组、H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所改善,其中L组和H组改善显著;与NR组比较,L组、H组大鼠肝组织中CYP2E1、TNF-α、MDA、FFA水平显著减少(P均<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番茄红素能显著抑制脂肪肝模型大鼠CYP2E1和TNF-α的表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具有改善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大鼠、小鼠肝CYP1A2,CYP2A6,CYP2D6和CYP2E1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补骨脂素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小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处死,取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小鼠肝中CYP1A2,CYP2A6,CYP2D1及CYP2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补骨脂素给药14天后,雌、雄大鼠CYP1A2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412.85%和655.90%,同时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081.50%和686.76%;雌性大鼠CYP2D6和CYP2E1 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50.79%和61.93%,雌性大鼠CYP2E1蛋白表达降低了53.35%。ICR小鼠给药14 d后,雌性小鼠CYP1A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CYP1A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雌性小鼠CYP2A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补骨脂素给药影响肝脏CYP1A2,CYP2A6,CYP2D1及CYP2E1的表达,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6.
丰暖  梁惠  戈娜  刘颖   《中国海洋药物》2014,33(2):24-30-30
目的观察海兔素(Aplysin)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Fas、FasL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次;酒精模型组,每日给予50%乙醇8mL/(kg·bw·d)灌胃,2周后把50%乙醇剂量递增为12mL/(kg·bw·d),继续灌胃4周;海兔素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Aplysin 50、100、150mg/(kg·bw·d)灌胃,酒精剂量同模型组。实验进行了6周。末次灌胃12h后,大鼠称重后给予7%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留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B组)20只、膈下逐瘀汤组(C组)10只、阿司匹林组(D组)10只。B组、C组、D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基础上加10%猪油,2%胆固醇)持续喂养12周, A组20只给予基础饲料喂养。8周末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 C组、D组分别给予膈下逐瘀汤、肠溶阿司匹林灌胃。分别于造模第6、12周末测定大鼠肝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 B组大鼠肝脂比A组显著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正常组升高;第12周末B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A组升高(P>0.01),肝脂升高更明显;12周末膈下C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脂比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6周能复制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着脂肪肝病程进展,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升高趋势,膈下逐瘀汤对升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二陈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肝细胞色素酶CYP2E1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二陈汤中君臣两药法半夏及陈皮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灌胃给予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二陈汤及分别去除法半夏,陈皮后的二陈汤,检测小鼠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同时检测小鼠肝组织CYP2E1含量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 脂肪肝小鼠模型CYP2E1含量明显升高,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与模型组相比,二陈汤可显著改善模型鼠ALT、AST、TG、TC、SOD及MDA水平,降低CYP2E1含量,恢复肝组织能量代谢。二陈汤去除法半夏后,改善体内ALT、AST、TC水平作用,及恢复肝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二陈汤去除陈皮后,改善体内ALT、AST、TC、SOD、MDA水平的作用,以及对CYP2E1含量抑制作用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陈汤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并可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CYP2E1含量,恢复其线粒体能量代谢,而法半夏与陈皮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作用。方法:以10%酒精加高脂饲料喂饲6周,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治疗组口服槲皮素0.1mg·kg-1·d-1治疗4周和继续服10%酒精4周后,测血清AST活性和TG含量;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制肝匀浆,测肝TG。结果:槲皮素能抑制病鼠血清AST活性(P<0.05)升高;能降低病鼠血清高TG含量(P<0.01);能降低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TG含量;肝组织病理检查,槲皮素能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结论:槲皮素能对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0.
枸杞多糖防治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赛  姜蓉 《中国药房》2007,18(21):1606-1610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治疗组大鼠用乙醇灌胃10wk复制慢性AFL模型,再用LBP治疗10wk,以戒酒组为阳性对照,作治疗前后比较;预防组用乙醇和LBP同时灌胃10wk,与模型组比较肝脏病理形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肝细胞色素P_(450)2E1(CYP2E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LBP能抑制CYP2E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血清ALT、AST、γ-GT含量,提高GSH-PX、SOD活性,增加GSH含量,减少MDA产生,明显改善和预防酒精所致大鼠肝脏脂肪病变。结论:LBP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地防治AFL。  相似文献   

11.
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阎明  张喜红  孟繁立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063-2065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用酒精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组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4周后处死,分别测量肝功生化指标,肝组织巯基和丙二醛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肝功生化指标与还原性巯基含量均明显异常;硫普罗宁干预后血清肝功能各指标均显著改善,肝组织巯基含量明显增加(P<0.01),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同时肝脏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干预对照组指标改善优于硫普罗宁干预组(P<0.01)。结论:还原性巯基减少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变化,补充还原性巯基可以减轻或改善肝细胞损伤程度,但戒酒仍是首选和重要的干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的保肝作用.方法 用白酒ig诱导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模型,分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硫普罗宁组(阳性对照)、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250、125、62.5 mg· kg-)治疗组,测定血清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层黏连蛋白(LN)在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治疗组大鼠血清中PPARγ浓度升高,而TNF-α、LN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提高血清中PPARγ的浓度,降低肝组织中TNF-α与LN的含量,保护肝细胞,改善酒精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3.
保肝汤对酒精性脂肪肝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肝汤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酒精灌胃加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分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硫普罗宁片)治疗组、保肝汤预防组和治疗组(设3.30、7.50、15.00g生药/kg三个剂量)。观察指标为:(1)动物一般情况(饮食、活动等);(2)肝脏系数;(3)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4)血清ALT和AST水平。结果(1)模型组动物一般情况较空白对照组差,各药物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保肝汤预防组和治疗组肝脏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3)模型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积分)较空白对照组严重(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脂肪变性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P〈0.01);(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P〈0.05)和A坍(P〈0.01)含量显著升高;药物组血清AST和ALT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保肝汤有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 以酒精灌胃加橄榄油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模型组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 (80mg·kg-1)、辛伐他汀治疗组 (4mg·kg-1)以及未治疗组。 4wk后处死大鼠 ,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结果 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改善由乙醇引起的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油酸 :(38 2 12± 7 788) μg·L-1vs (31 6 2 0± 6 14 2 ) μg·L-1,亚油酸 :(37 2 6 9± 8 0 6 5 ) μg·L-1vs (30 2 5 4± 9 0 6 3) μg·L-1,花生四烯酸 :(11 6 4 6±2 6 0 1) μg·L-1vs (9 0 12± 1 2 36 ) μg·L-1) ;同时肝脏病理改善。辛伐他汀治疗组则加重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并使饱和脂肪酸增加。结论 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作用不同 ;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大鼠形成脂肪肝,进行中药复方脂肝康(ZGK)抗大鼠脂肪肝的疗效观察,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病理模型组,ZGK高、中、低剂量等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3个月后,停止高脂饮食,ZGK各剂量组ig给药,持续时间3个月。结果 ZGK能显著降低肝脏T -CH、TG、MDA的含量(P <0 .0 5 ) ,升高肝脏GSH含量(P <0 . 0 5 ) ,病理学变化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ZGK可有效地治疗大鼠的实验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藏药柳茶提取物(治疗胃胀痛及消化不良藏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高脂饮食复制NAFL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柳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相应干预8周后,处死.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变化;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荧光定量RT-PCR法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脂饮食构建NAFLD大鼠模型,观察非诺贝特对NFALD大鼠血清学肝功、血脂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病理组(B组)及非诺贝特组(F组),每组9只,分别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于4、8、12周后,每组各处死大鼠3只,称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8周后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脏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F组第5周开始药物干预。结果 8周时B组大鼠体重及肝指数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肝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N组与F组大鼠肝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体重和肝指数大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8周时N组与F组AST、ALT、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TG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N组AST、ALT、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造模成功;非诺贝特对NAFLD大鼠的肝脏酶学、血脂及病理学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C组给予正常饮食作为空白对照;A、B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A组在高脂饮食同时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测定.结果 B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均升高(P<0.01);A组肝湿重、肝指数低于B组(P<0.01).B组血糖较C组增加(P<0.05);B组存在脂代谢紊乱,A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B组有程度不同肝细胞脂肪变性;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轻于B组(P<0.01);A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NAFLD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9.
Metadoxine (pyridoxine-pyrrolidone carboxylate) has been reported to improve liver function tests in alcoholic patients. In the present work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metadoxine on some parameters of cellular damage in hepatocytes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 culture treated with ethanol and acetaldehyde. HepG2 and CFSC-2G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50 mM ethanol or 175 microM acetaldehyde as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10 microg ml(-1) of metadoxine. Twenty-four hours later reduced and oxidized glutathione content,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collagen secretion and IL-6, IL-8 and TNF- alpha secretion were determin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etadoxine prevents glutathione deple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caused by ethanol and acetaldehyde in HepG2 cells.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metadoxine prevents the increase in collagen and attenuated TNF- alpha secretion caused by acetaldehyde. Thus, metadoxine could be useful in preventing the damage produced in early stages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s it prevents the redox imbalance of the hepatocytes and prevents TNF- alpha induction, one of the earliest events in hepatic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