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咖啡因对胚胎及新生时期生殖细胞合成DN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低(03mmol/L)、中(06mmol/L)、高(12mmol/L)浓度咖啡因体外培养SD孕18d胎鼠、0d及4d乳鼠睾丸组织块,培养时间分别为1、2、3周,用放射自显影、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咖啡因对生殖细胞摄取[3H]-TdR及DNA含量的影响。结果:(1)18d胎鼠、0d乳鼠、4d乳鼠睾丸培养组织内生殖细胞受咖啡因影响依次增加。(2)浓度越高、培养时间越长,咖啡因对生殖细胞影响越明显。(3)生殖细胞数量的减少往往伴随DNA含量和[3H]-TdR摄取的降低。结论:高浓度咖啡因长时间培养后使生殖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干扰细胞摄取DNA前体物质,降低细胞内DN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咖啡因(Caffeine,Caf.)对胎儿、新生儿生殖细胞数量及其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低(0.3mM)、中(0.6mM)、高(1.2mM)浓度Caf.体外培养SD孕18天胎鼠、0天及4天乳鼠睾丸组织块,培养时间分别为1周、2周、3周,观察Caf.对睾丸内生殖细胞数量及其表达PCNA的影响.结果如下:(1)18天胎鼠睾丸培养组织内生殖细胞数量受Caf.影响最小,0天乳鼠次之,4天乳鼠受影响较大.(2)低浓度的Caf.对生殖细胞数量影响较少;中等浓度的Caf.在培养三周后,生殖细胞的数量才减少;而高浓度的Caf.在培养二周后,生殖细胞数量已有下降,三周更明显.(3)Caf.对生殖细胞PCNA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影响,但PCNA含量在大多数实验组都有降低.由此可知高浓度Caf.长时间培养后使生殖细胞数量减少,降低了生殖细胞PC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异种移植中两条识别途径的细胞及分子基础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猪(供者)人(受者)异种移植时人T细胞的识别途径,以人PBMC为受者反应细胞,猪PBMC为供者刺激细胞建立异种MLR模型,应用去除APCs、3H-TdR掺入、单克隆抗体封闭及FACS分析方法,研究了供者(猪)和受者(人)APCs及受者粘附分子在MLR中作用,并动态观察了CD4+和CD8+细胞增殖变化。结果发现去除供者及受者APCs均可降低异种MLR(P<0.05),而以前者更为明显(P<0.01),若两者APCs均去除,MLR仅表现为弱阳性;并观察到CD4+细胞自MLR第1天开始逐渐升高,CD8+细胞第3天开始升高。利用CD4、CD8、CD11a、CD18、CD54及CD58单抗封闭人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后,可不同程度抑制MLR(P<0.01),而CD11b和CD44无此作用(P>0.05)。本结果证实,T细胞异种识别中存在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途径,并首先活化CD4+T细胞,且有多种粘附分子参与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87年从广西病人血清中分离的登革2型(D2)病毒D2-43株和1985年从海南病人血清中分离的D2-04株乳鼠致病性的差异与基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D2-43株对乳鼠致病,D2-04株不致病。D2-43株和D2-04株C到NS1基因的读码框架基本相同,均由3381核苷酸组成,编码氨基酸总数1127。包含三个结构蛋白C.PrM(M)、E和一个非结构蛋白NS1。该两株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8%,氨基酸序列的类似性为91.3%。C和E基因同源性为95.0%~95.8%,NS1基因为92.2%,M基因为86.7%,两株之间核苷酸序列的主要差异是在M基因。两株病毒的C-NS1基因与国际参考毒株比较,43株与JAM株类侧性最高,其次是NGC株,与S1株类似性最小。而04株只有C、E和NS1与JAM株最高,PrM(M)都与NGC株最高。43株与04株的M基因相比较,04株的PrM(M)基因的同源性低于43株,说明两株与国际参考毒株比较,主要差异也在M基因,乳鼠致病性差异可能与M基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BALB/c裸小鼠(nudemice,NM)复制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模型,检测不同病期荷人NPCNM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发现早期荷瘤鼠全血GSH-PX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裸鼠(P<0.01),然后随着病情发展有所下降,但中或晚期荷瘤鼠全血GSH-PX活性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而荷瘤鼠在潜伏、早和中期全血CAT活性与正常裸鼠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仅在晚期荷瘤鼠全血C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裸鼠(P<0.01).结果提示GSH-PX和CAT活性的改变与NP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R1)基因与中国人冠心病(CHD)、高血压(HTN)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相关情况,并在相关疾病中观察AGTR1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在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以270例CHD、HTN及NIDDM单一或不同组合的中国人为对象,用PCR/DdeⅠ酶解检测位于AGTR1基因3′-UTR的A1166C变异,并用PCR检测ACE基因内含子16的插入/缺失多态标记。结果(1)GATR1基因与CHD相关(1ogistic回归分析,P=0.02)而与HTN及NIDDM无相关;(2)AGTR1基因对CHD的参与风险率为12.4%,比数比4.55。与ACE基因同属CHD的独立变异因素(分别为P=0.032及P=0.002);(3)AGTR1-A1166C变异不是通过对体脂含量、血脂水平及血压的影响参与CHD发病;(4)个体的AGTR1基因及ACE基因的联合基因型分析见到CHD者与对照者间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002)。结论AGTR1基因参与中国人CHD发病,并是CHD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生后发育中的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瑞安  小路武彦  郑平菊  张远强  中根一穗 《解剖学报》1998,29(4):418-421,I012,I013
为了观察小鼠睾丸生后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自发死亡的方式与规律。用生后0、1、4、7、10、13、18和50dA/J系不鼠,一侧睾丸用2.5%戊二醛,另一侧睾丸用4%多聚甲醛固定18h后,分别用树脂或石蜡包埋,年鉴备超薄和连续石蜡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和TUNEL染色光镜观察。电镜观察显示,在出生当日,可见个别呈死特征的变性生殖细胞,核质溶解,但无染色质聚集。核周间隙扩大,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有空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9.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研究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SDCN)神经元对谷氨酸受体激动剂的反应。钳制电压为-40mV的条件下,L-谷氨酸(Glu),N-甲基-D-门冬氨酸(NMDA),使君子酸(Q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倾阶-4-丙酸(AMPA)和红藻氨酸(KA)均诱导产生内向电流。随着激动剂浓度的增高,这些电流的量效关系曲线呈典型的S型。EC50值分别是Glu3.3×10-5M,NMDA9.0×10-SM,QA6.4×107M,AMPA1.3×10-4及KAg.6×u10-5M。Nill系数分别是Glu0.74,NMDA0.83,QA1.3,AMPA1.1和KA1.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tACPD(10-3M)未能诱导出电流.Cyclothiazide显著增强KA和AMPA诱导的反应。相反,伴刀豆球蛋白A(ConA)对KA和AMPA反应作用甚微,提示SDCN神经元主要表达AMPA型非NMDA受体。  相似文献   

10.
PACAP对vSMC表达增生细胞核抗原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定量角度分析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猪肺动脉SMC为实验对象,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SMC中增生细胞核杭原(PCNA),Tiger920G细胞图象分析仪上测量计算各组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并检测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和积分光密度(IOD),计算阳性水平指数(PLI)。结果:PACAP组SMC的PC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1);AOD、IOD及PLI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ACAP能抑制培养的vSMC增殖,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bcl-2、p53蛋白及PCNA表达与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RMS)中bcl-2、p53、PCNA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随访41例)横纹肌肉瘤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bcl-2、p53基因蛋白和PCNA,发现bcl-2、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2%、70%,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及不同组织类型的RMS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53、PCNA在低分化RMS阳性率分别为85%、95%,显著高于高分化RMS42.8%和14.3%(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p53、PCNA阳性率均为86.7%,亦明显高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阳性率33.3%和41.7%(P<0.05)。而bcl-2在低分化RMS阳性20%显著低于高分化71.4%(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阳性率13.4%明显低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41.4%(P<0.05)。p53与bcl-2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53阳性率越高,而bcl-2阳性率越低。结论:PCNA、p53、bcl-2蛋白表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RMS的生物学特性,p53、bcl-2可作为肿瘤预后显著相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共刺激途径B7/CD28 和ICAM1/LFA1 对T 细胞活化以及B 细胞效应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建立APCTB 细胞反应系统, 用B71 单抗和ICAM1 单抗分别阻断B7/CD28 和ICAM1/LFA1 共刺激途径, 利用3 HTdR 法检测T 细胞增殖,ELISA 法测定B 细胞分泌的抗体, 用RTPCR 法检测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 B71 单抗和ICAM1 单抗均可抑制T 细胞增殖及IL2 的产生。B71 单抗可下调B 细胞抗体的产生( P< 0 .05) , 而ICAM1 单抗未见明显的抑制( P> 0 .05) 。B71 单抗和CsA 联用能阻断T 细胞增殖活性及B 细胞的效应, 而ICAM1 单抗和CsA联用则无此作用。B71 单抗能下调IL2 和IFNγm RNA 表达,B71 单抗和CsA 联用则阻断IL2 和IFNγm RNA 表达,IL4 和IL10 m RNA 仍可表达。结论 B7/CD28 和ICAM1/LFA1 共刺激途径在T 细胞活化中具有不同的作用,B71 单抗和CsA 联用可导致T 细胞功能失活即无能。  相似文献   

13.
荷人鼻咽癌裸鼠血浆MDA,cAMP/cGMP水平及PS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利用BALB/C裸小鼠,复制荷人鼻咽癌裸鼠模型,检测荷瘤鼠血浆丙二醛,cAMP,cGMP和cAMP/cGMP比值,观察云芝糖肽对荷人NPC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荷瘤鼠血浆MDA和cAMP/cGMP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荷瘤鼠血浆MDA升高,cAMP,cGMP降低,cAMP/cGMP比值升高,高你低浓度PSP对荷人NPC裸鼠均有明显抗癌作用(P<0.01),抑瘤率59.58-95.53%;并可降低荷瘤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用BALB/c裸小鼠复制人NPC模型,检测荷人NPC裸鼠血清MDA和脾NK活性,以探讨瘤宿主NK活性改变的原因和可能机理,观察中药“癌克星”制剂对NPC的抑瘤作用及对MDA含量和脾NK活性等的影响;以探讨其抑瘤机理。结果发现荷人NPC裸鼠血清MDA含量(37.92±5.36nmol/ml)明显高于正常裸鼠(13.90±1.63nmol/ml)(P<0.01),而脾NK活性(40.93±2.39)则明显低于正常裸鼠(67.09±6.28)(P<0.01)。中药“癌克星”制剂对荷瘤鼠具明显抑瘤作用,抑瘤率25.85~99.99%;并可降低荷瘤鼠血清MDA含量,部分提高NK活性,增加瘤组织单核细胞的浸润。本实验提示,FR可能作为免疫抑制因子之一,使NK活性下降。“癌克星”对NPC具明显抑癌效应,其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瘤宿主体内FR,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体外建立的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MTEC1)及其培养上清(MTEC1-SN)与裸鼠骨髓(BM)细胞共同培养,通过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FACS分析其细胞表面标志表明,MTEC1及MTEC1-SN均有诱导促进Thy·1^-CD^-4CD^-8的BM细胞表达Thy·1,CD4及CD8分子的作用。在培养或共育三天时,MTEC1-SN可促进BM细胞分化形成CD^+4Thy·1^-,CD^-4Thy·1^+细  相似文献   

16.
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血症,抗体及转氨酶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10例输血后丙型肝炎进行了病毒血症、抗体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动态研究。用套式PCR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首次检出时间为输血后15~87天,平均40.3±20.1天,持续或间歇阳性超过1年者7例。抗HCVC100.N14、P22和ScNS3/4和5抗体首次阳转时间分别为输血后33~437(119.7±119.5)天、52~166(77.9±35.6)天、33~103(55.0±23.8)天和33~66(40.1±13.5)天,该4种抗体阳转后都持续1年以上。ALT首次异常时间为输血后15~60天,平均37.9±13.9天,异常超过1年者6例。  相似文献   

17.
将克隆全长1.1kb血小板生成素(TPO)cDNA构建重组PCIneoTPO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inTM介导转染COS-7细胞中,对阳性克隆COS-7细胞的DNA、mRNA和培养上清分别进行PCR扩增Southernblot、斑点杂交和TPO夹心ELISA检测,观察表达产物对小鼠骨髓巨核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全长1.1kbTPOcDNA转染COS-7细胞获得表达,最高表达量可达48.28U/ml,其产物使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集落数增加4倍,巨核细胞增大至42.10±6.70μm(P<0.01);动态观察骨髓CFU-MK集落数于实验第8天达最高峰,约持续2d,第10天后开始下降。提示TPOcDNA转染COS-7细胞表达产物对骨髓巨核细胞生成有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18.
大鼠胚胎小脑提取液神经营养活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胎龄大鼠的小脑提取液(cerebellum extracts, CE)对体外培养小脑及脊髓神经细胞的影响。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法鉴定了各胎龄的CE 的蛋白成分差异。制备不同蛋白浓度的14、16、18、20 d 胎鼠(E14,E16,E18,E20)及新生1 d 鼠(P1)的CE,加入原代培养的E18 胎鼠小脑及脊髓神经细胞悬液中,24 h 后以微量快速自动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发现实验各胎龄鼠的CE均能促进培养小脑及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并有蛋白浓度依赖关系,各胎龄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适浓度,E14、E16 和E18 的CE 显示了更强的神经营养活性,与对照组及其它实验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01)。以蛋白浓度为0.4 g/L的E18 的CE培养新生3 d 鼠(P3)脊髓细胞的结果表明,此CE可促进培养脊髓神经元的成熟和分化,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电泳结果表明,E16 与E18 的CE中含有P1 的CE中所没有的蛋白带,分子量分别约为25.8 kD、45.1 kD、89.1kD 和179.5 kD,为寻找新的神经营养因子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9.
应用犬蛔虫(T.carnis)的感染性虫卵口饲感染C3H/HeN鼠,体外培养后观察脾细胞的免疫学变化。感染第1-4周的脾细胞用ConA刺激,T细胞的增殖反应,IL-2的诱生均明显地受到抑制,而且感染鼠脾细胞抑制了正常鼠脾细胞对ConA的反应。感染鼠的脾细胞经SephadexG-10过柱后,T细胞则不显示被抑制作用。表明影响T细胞被抑制作用的是感染鼠的巨噬细胞。相反,感染第1-4周的鼠所产生的IgG和IgM等抗体的B细胞活性增强;用LPS刺激巨噬细胞诱生的白介素(IL)IL-1也增多。  相似文献   

20.
人创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1、Mac-1、CD18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人创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1、Mac-1和CD18表达变化。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结果:创伤性休克后多形核粒细胞(PMNs)表面LFA-1、Mac-1和CD18表达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意义(P>0.05)。单核细胞表面LFA-1、Mac-1和CD18表达呈上升趋势,以CD18为显著(P<0.05)。结论:创伤后PMNs表面粘附分子表达量与它对内皮的粘附存在不一致性,而单核细胞粘附也似乎不仅仅依赖于粘附分子的表面受体表达增强。提示,单核细胞与PMNs在参与粘附反应时其表面CD18表达量变化不一致,其功能调节是否一致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