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崔文  周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27-129
目的 比较不同CT检查方法对发现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期建立一套合理的CT检查程序。方法 62例膀胱疾病患者,均行憋尿后CT水平扫描,22例翻转体位俯卧位或侧卧位扫描,6例行充气后CT扫描,23例增强及延时排泄期CT扫描,并均行三维重建。评价憋尿水平扫描、翻转体位扫描、充气扫描、膀胱增强及排泄期扫描,多平面重建、多层面容积重建图像、CT仿真内镜成像对膀胱内病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62例膀胱疾病患者中,经膀胱镜或手术证实发现结石患者33例,凝血块6例,膀胱癌13例,膀胱憩室5例,炎症6例,前列腺增生压迫3例,其中膀胱癌合并结石3例,憩室合并凝血块l例。憋尿水平扫描CT检查者中,CT均能全部发现病变,其中33例结石、5例凝血块及5例膀胱憩室患者,部分结合翻转体位扫描均能明确诊断,膀胱癌炎症及前列腺增生压迫患者通过CTVE、增强及延时排泄期CT扫捕,并行三维重建,可做出明确定性及准确定位诊断,并能为临床提供盆腔内有无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于膀胱病变,建议首先采用憋尿水平扫描、翻转体位扫捕怀疑肿瘤时,辅以螺旋CT增强扫描及延时排泄期CT扫描,肿瘤较小时横断面图像、MPVR图像、CTVE三者结合可为膀胱肿瘤的早期发现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技术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对30名膀胱病变患者进行常规盆腔横断面多层面螺旋CT(MSCT)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容积数据重建后输入SUN AW4.0工作站,用三维导航软件重建成仿真内镜图像,调节阈值及视角并用伪彩技术立体观察膀胱内表面情况。结果 30例均示膀胱肿瘤,其中1例病灶位于纤维膀胱镜检查的盲区。结论 CTVE作为一种微创检查,无盲区,可观察到肿瘤浸润深度,结合多平面重建及其它三维技术,MSCT仿真内镜能达到与纤维膀胱镜检查同样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34例患者CTU图像结果进行分析,从CTU对膀胱疾病患者的确诊率、CTU平扫、CTU多期增强和CTU后期的重建技术分析多层螺旋CTU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4例患者通过CTU检查出共34个病灶,CTU对膀胱疾病的确诊率为97.14%(34/35),其中膀胱结核1(2.94%)个,膀胱结石13(38.23%)个,膀胱肿瘤6(17.64%)个,膀胱憩室4(11.76%)个,前列腺增生10(29.41%)个。CTU平扫、多期增强、后重建技术能对膀胱憩室进行很好的图像显示,能直观的观察膀胱与周围器官的解剖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U技术能多角度立体的显示膀胱解剖结构,操作简单、无创伤、适应人群广、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小肝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统计记录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征,再对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的方式,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个不同时期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行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6.67%,MSCT诊断准确率为96.67%,超声造影及MSCT诊断准确率均较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准确率高(P0.05)。结论对小肝癌的诊断,采取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但对某些非典型特殊的小肝癌患者,还需采取两种检查方法联合的方式,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对膀胱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例泌尿外科病人,进行常规盆腔平扫加增强CT扫描,待膀胱充盈造影剂满意后,再行膀胱区域薄层螺旋CT扫描,应用工作站对图像行后期处理成CTVE成像。全部病例均有膀胱镜对照。膀胱肿瘤病人由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本组13例病人诊断膀胱肿瘤9例,前列腺增生3例(合并膀胱憩室1例),腺性膀胱炎1例。CTVE检查漏诊腺性膀胱炎1例,其余均获得正确诊断。膀胱肿瘤临床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CTVE图像形象、直观,不仅可以多角度观察膀胱肿瘤腔内形状,通过结合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肿瘤在膀胱壁的浸润范围也可清晰地显示,对诊断膀胱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儿童烟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作为儿童烟雾病首选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疑烟雾病患儿行螺旋CT血管造影,采集原始数据传至SGI O2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三种重建方法:最大强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多平面重建(MPR)。扫描速度0.5s/每转,层厚1mm,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射优维显1.0~2.0ml/kg,注射速度2.0~2.5ml/s.扫描延迟时间10~16s,自下向上扫描,所得结果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12例烟雾病螺旋CT脑血管造影图像处理中,显示脑梗塞10例、脑出血2例、局限性脑萎缩2例。全部病例均表现为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并伴颅内异常血管网,与DSA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儿童烟雾病敏感性高,无创伤,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可作为儿童烟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常规CT增强扫描是以往对胰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并可进行随访观察.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螺旋CT的广泛应用,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各种扫描技术日臻成熟,对胰腺肿瘤诊断和手术可行性的准确评估必将进一步提高. 螺旋CT扫描技术螺旋CT(spiral CT,SCT)1次屏气(15~30s)就可以对胰腺进行1次完整的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保持了层面的连续性,不重叠亦无遗漏,并且可任选重建间隔,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更好地分辨细微结构如胰周小血管、胰管等,提高了图像质量.SCT 技术不仅可以显示断面图像,还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二维或三维的CT血管造影[1-4].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分别在对比剂分布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如动脉期、门脉期、胰腺期、肝脏期等),满意地显示肿瘤、正常胰腺和周围血管增强的差异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恒  黄志成  陈曦  杨磊 《吉林医学》2010,31(10):1362-136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CT表现。方法:利用螺旋CT对208例发现的肝内小结节病变进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诊断为SHCC的54例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总结SHCC在不同时相内的影像表现。结果:54例中动脉期强化:表现高密度38例,表现低密度无强化13例,表现等密度3例。门静脉期表现低密度40例,稍高密度14例。平衡期均为低密度灶。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在SHCC的早期诊断有特征性表现及优势,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方法对47例有泌尿系疾病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立体感强,能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病变的部位、原因、范围及性质。结论泌尿系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CTU)的图像清晰,对泌尿系肿瘤、结石及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IVP)。  相似文献   

10.
黄淑鹏  李志 《广东医学》2008,29(6):1066
螺旋CT因其扫描速度快(一次快速注射造影剂,二期增强扫描)明显提高了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水平。而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更有助于提高肝脏占位性诊断水平。本文回顾我院2005~2007年68例肝肿瘤患者行螺旋CT三期扫描的诊断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诊断泌尿外科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技术诊断泌尿外科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各种典型患者19例,其中输尿管上端狭窄4例,输尿管下端狭窄3例,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肿瘤2例,肾结核3例,膀胱肿瘤2例,肾癌2例,比较螺旋CT与静脉肾盂造影(IVU)、B超等诊断技术诊断各种泌尿系疾病的优缺点。结果:螺旋CT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或二维图像,能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影像资料,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螺旋CT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与IVU、B超相比对泌尿系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更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经口腔全景片确诊但定位模糊的埋伏牙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重组图像。结果:45例中共检查出59颗埋伏牙,其中阻生埋伏牙14颗,多生埋伏牙45颗。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牙体断面及三维立体图像,从而获得埋伏牙的数量、唇腭侧位置、牙体形态、萌出方向及其与邻牙解剖关系,在埋伏牙微创拔出和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均行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将肿瘤CT征象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检查对膀胱癌的总准确率为76.79%。对于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9.49%,对于膀胱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率为70.59%。结论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常规和主要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裴长志 《海南医学》2014,(3):355-35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行择期囊肿剔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患者33例及卵巢囊腺癌患者9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术前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 33例良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23例、黏液性10例,9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6例、黏液性3例,均以浆液性居多.CT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浆液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之间,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单房/多房)及投影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良、恶性卵巢囊腺瘤之间,CT值、瘤体直径、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实性/囊性、单房/多房、规则/不规则)及投影密度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特征各具代表性,亦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在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的基础上,对各CT指标进行综合性考察,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输尿管梗阻的MS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采用平扫、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及排泄期)检查,并将图像信息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 36例输尿管梗阻患者中阳性结石15例、阴性结石6例、炎性致输尿管梗阻3例、输尿管肿瘤3例,膀胱癌致输尿管梗阻5例、直肠癌致输尿管梗阻4例,所有病例通过轴位、MIP、MPR、CPR及VR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输尿管的整体形态、梗阻部位及其周围情况,为临床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MSCT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5例临床及其它检查怀疑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先进行CT平扫,然后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延迟6-15min行分泌期扫描,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至ADW4.2 工作站进行泌尿系成像.其中男43例,女22例,年龄16-70岁,平均48.5岁.结果 65例患者中,CT发现单纯肾结石35例,单纯输尿管结石8例,单纯膀胱结石4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1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共存者5例,2例未发现结石.所有结石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高密度影,直径2mm-5cm不等,9例伴有继发尿路梗阻征象.与CT横轴位图像相比,泌尿系成像显示结石大小、形状、位置更为形象、直观.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 .泌尿系成像诊断结石更为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16型螺旋CT机,对46例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和移位程度,并发现X线摄片漏诊的肩盂、肩胛冈、肩胛骨外侧缘骨折各一处。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7例行手术治疗,疗效均满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很直观地显示复杂形态骨关节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的正确评估和分类;对手术人路的确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8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将CT影像特点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 CT对膀胱癌术前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76.3%,其中T1期5例,T2a期10例,T2b期11例,T3期8例,T4期8例;病理T分期:T1期4例,T2a期8例,T2b期14例,T3期11例,T4期5例.结论 CT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巩晓艳  魏秀芳 《医学综述》2009,15(13):2059-206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输尿管病变,所有病例均用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进行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结果23例输尿管病变中,肾癌侵及集合系统致对比剂外渗1例,输尿管癌1例,膀胱癌复发侵及输尿管1例,结肠癌复发侵及输尿管及膀胱1例,输尿管结石12例,输尿管结核1例,先天性发育异常5例,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1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通伤致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交通伤致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治愈58例;死亡5例,其中3例未及手术、2例手术后均死于严重合并伤。结论临床表现结合膀胱注水试验、B超、膀胱造影和CT等检查可诊断,但合并症掩盖膀胱破裂的症状易造成漏诊误诊。积极、及时、正确处理合并伤,及早手术修补膀胱裂口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