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部选择性DSA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0例,下消化道出血1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选择性靶动脉插管DSA检查。结果造影定位诊断率为85.7%(24/28),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81.3%(13/16),直接显示出血征象(造影剂外溢)71.4%(20/28)。造影阴性4例。结论腹部选择性DSA检查对不明原因的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价值,尤其对小肠和胆道出血病变的诊断更具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介入治疗方法和意义.方法 12例反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选择性动脉DSA后明确消化道出血部位或原因,并对出血动脉进行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或栓塞.结果 肿瘤6例,血管畸形3例,麦克尔氏憩室1例,造影阴性者2例,并对其中8例采用了动脉血管加压局部灌注或栓塞,止血效果明显.结论 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且能经过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和栓塞进行及时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无明确诱因的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选择性消化道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别采取栓塞、手术或联合治疗;将血管造影表现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经DSA检查,9例有阳性发现,2例为阴性结果;共5例即时行栓塞治疗成功止血;9例行手术治疗。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7.8%(7/9);定位诊断符合率88.9%(8/9)。结论DS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阳性发现率及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可靠的即时止血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难治性消化道大出血(IMHDT)中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对51例IMHDT病人进行血管造影和选择性血管造影,并作经导管灌注止血药或行栓塞治疗。结果该组51例病人共作59次动脉造影,38例有异常表现,阳性率为74.5%;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24例)、动脉瘤样改变(2例)、肿瘤(4例)、畸形血管团(2例)、血管痉挛样改变(1例)、炎症性改变(5例)。42例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2.4%。9例经手术探查,7例手术病理证实符合血管造影定位诊断。无胃肠道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难治性消化道大出血,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同时为外科手术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1例无明确诱因的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选择性消化道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别采取栓塞、手术或联合治疗;将血管造影表现5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 经DSA检查,9例有阳性发现,2例为阴性结果;共5例即时行栓塞治疗成功止血;9例行手术治疗.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7.8%(7/9);定位诊断符合率88.9%(8/9).结论 D8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阳性发现率及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可靠的即时止血率.  相似文献   

6.
尹君  罗军  靳雪广 《当代医学》2008,(17):73-74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1例无明确诱因的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选择性消化道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别采取栓塞、手术或联合治疗;将血管造影表现5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 经DSA检查,9例有阳性发现,2例为阴性结果;共5例即时行栓塞治疗成功止血;9例行手术治疗.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7.8%(7/9);定位诊断符合率88.9%(8/9).结论 D8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阳性发现率及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可靠的即时止血率.  相似文献   

7.
朱结辉  游箭  牟玮  李强 《重庆医学》2003,32(2):207-210
目的 比较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胃镜、结肠镜、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出血的显示情况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整体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在出血间歇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问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孙颢  陈佳栋  高友福 《西部医学》2013,(10):1471-1472
目的探讨少见原因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近十年来由外科诊治的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2例临床资料,分析少见原因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选择性血管造影阳性检出率为75.0%(12/16),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置钢丝标记定位准确率100.0%(4/4)。纤维结肠镜阳性栓出率25.0%(5/20)。22例中血管畸形16例(72.7%),小肠间质瘤4例(18.2%),结肠憩室2例(9.0%)。出血病灶位于小肠13例(59.1%),住于大肠9例(40.9%)。介入栓塞治疗术治愈血管畸形12例(54..5%),其余病例手术治愈10例(45.5%)。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对下消化道出血病灶定位价值很高,经动脉导管放置钢丝标记出血部位对术中找出病灶所在肠段有积极意义,介入栓塞治疗术是血管畸形的首选治疗手段,外科手术是治疗下消化道大出血必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血管发育不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附病理证实的17例报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消化科蒋义斌,钟良,陆玮自1979年2月~1995年5月底止,我们经选择性动脉造影(下简称造影)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血管发育不良引起消化道出血共1...  相似文献   

10.
血管造影对胃肠道出血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消化道急、慢性出血而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血管性病变的患者12例,认为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肠道血管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急性的、出血量0.5ml/min以上者有定位,甚至定性作用。对慢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提高诊断率,建议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者可急诊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然后再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对慢性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与同位素扫描结合确定腹部出血的区域再行造影检查以求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8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A组)临床特征,并与同期498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伴随全身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明显高于B组(P<0.01)。A组伴低血压或休克,服用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死亡均明显高于B组(P<0.01)A、B两组出血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及酸相关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十二指肠炎、食道炎)居多。A、B两组消化性溃疡分别占43.6%及50.6%,而且A组十二指肠溃疡明显低于B组(P<0.01)。A、B两组酸相关性疾病分别占64.2%及75.5%。A组原因不明出血明显高于B组(P<0.1)。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伴随全身慢性疾病,酸相关性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及死亡率均较非老年人为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及栓塞效果。方法:19例不明原因的老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阳性者行超选择栓塞止血。结果:DSA能显示出血部位,其中14例进行栓塞治疗,栓塞后出血停止;栓塞后,其中6例进行了择期手术。结论:血管畸形和肿瘤性病变是老年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选择性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或原因,尚可及时进行栓塞止血。  相似文献   

13.
急诊317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其特点和相关死亡因素。方法:对急诊入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3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酸相关疾病189例,占59.62%,胃癌46例,占14.51%,肝硬化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占12.93%,死亡48例,直接死于出血9例,占18.75%,死于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37例,占77.08%,死因不明2例,占4.17%,病死率为15.14%。结论:酸相关疾病、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全身疾病恶化以及基础病变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血管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大出血再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在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首次血管造影阴性并经介入治疗后再次出血1-6 h内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小肠、结肠出血或可疑出血于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收缩剂,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脉及直肠上、下动脉出血或可疑出血直接栓塞。结果:24例阳性中第2次血管造影显示炎症9例,小肠憩室3例,血管畸形2例,多发假性动脉瘤2例和肿瘤2例;第3次血管造影显示炎症2例,肿瘤3例和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再次造影阳性和阴性出血控制率分别为79%(19/24)和53%(10/19),其中17例阳性1次灌注收缩剂或栓塞后止血,2例2次栓塞止血,4例小肠和1例结肠止血失败行手术止血;19例阴性患者采用灌注收缩剂后止血10例,7例失败行外科止血,2例死亡。所有介入治疗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首次血管造影阴性再出血的患者再次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不仅能提高血管造影的阳性率,而且也能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23例,常规在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造影。造影后保留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或行栓塞治疗,追踪观察止血情况。结果:23例中14例有血管异常表现,其中5例见造影剂外溢。17例行灌注治疗,6例行栓塞治疗。22例在介入治疗后止血,I例治疗无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诊断不明确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预防.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202例确诊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4例(56.44%)占首位.其他原因出血88例占43.56%.结论:肝硬化者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外,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引起重视,急诊胃镜检查是找到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肠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锐  顾明  何乾文  柯振武  盛金平 《重庆医学》2011,40(12):1205-1206,124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小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出血的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用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其中2例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栓塞。结果 DSA显示出血直接征像8例,出血间接征像10例,同时具有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5例,无阳性发现4例。DSA发现小肠出血阳性率为85%,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小肠出血病因分别为肿瘤性病变11例(其中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1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1例),小肠憩室4例,血管病变5例,肠道吻合术后2例,炎症1例,阴性4例。超选栓塞2例,随访均未出现小肠坏死或小肠出血。结论 DSA对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有望对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随机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对可能出血的部位进行选择性插管造影,其中17例患者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造影阳性(66.7%),10例阴性(33.3%)。18例接受了栓塞治疗,16例出血停止,一个月内无复发出血;1例栓塞后次日死亡;1例栓塞三天后复发出血,进行外科手术后痊愈。结论 DSA检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介入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探讨小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报告 ]87例小肠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腹痛、黄疸、腹部肿块、肠梗阻及肠穿孔等 ,其中良性肿瘤为 30例 ,恶性肿瘤为 5 7例 ,术前确诊率为6 1% ,其中十二指肠肿瘤均术前确诊 ,而空回肠肿瘤术前确诊率仅为 32 % .胃镜、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B型超声波及CT检查对十二指肠肿瘤的确诊率较高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对空回肠肿瘤的诊断率较高 .[讨论 ]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首要手段 ,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则有助于空回肠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4月以来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来诊断和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20例(其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下消化道出血16例)。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钢丝圈3种材料进行栓塞。结果20例患者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22次,19例患者发现出血动脉,阳性率95%;其中18例行介入栓塞(1例为胃癌胃大部切出术后1周吻合口弥漫性出血,用直径200~700μm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另3例栓塞前先行药物灌注),均成功止血;1例因消化道广泛出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4.7%。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合适的栓塞剂及其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