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质的表达差异,以探索代谢组学在MDS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有关中医辨证标准对60例MD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脾肾阴虚蕴毒型和脾肾阳虚蕴毒型两组,采用代谢组学及智能计算等新型研究方法,对两组不同证型患者生化代谢物质的色谱-质谱图进行判别分析,构建MDS中医证型的生化代谢指纹谱.[结果]MDS患者的色谱峰表达低于正常人,对正常对照组与MDS组的色谱峰表达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共得到20个色谱峰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代谢组学构建的MDS判别方程在与正常人进行判别时的自身验证总体准确率达到92%,交互验证总体准确率达到90%;脾肾阳虚蕴毒型组的色谱峰表达明显低于脾肾阴虚蕴毒型组,对两组的色谱峰表达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共得到18个色谱峰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运用代谢组学构建的中医证型判别方程在自身判别和交互判别中的总体准确率均为93.33%.[结论] MDS患者的中小分子代谢物质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脾肾阳虚蕴毒型组的代谢物质的表达明显低于脾肾阴虚蕴毒型组,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建立的判别方程具有优异的判别MDS、正常人的能力;揭示了MDS两组中医证型的代谢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和肾阳亏虚证患者血清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变化,为两种中医证型的科学辨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C/MS技术检测过敏性鼻炎患者肺虚感寒证、肾阳亏虚证以及正常人的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A-DA)分析,研究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肾阳亏虚证患者代谢谱具有良好的分离趋势,并与健康人对照组有明显区分。利用商业化的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2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在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和肾阳亏虚证患者中筛选得到了丙氨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Z)-O-十八碳烯酸、十八烷酸6种差异代谢产物。[结论] 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和肾阳亏虚证的代谢差异主要体现在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方面,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临床不同中医证型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3.
儿童哮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儿童哮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取50例儿童哮喘患者尿样及4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尿样,用GC/MS技术检测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A)的方法,观察正常儿童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的代谢轮廓差异。结果 正常儿童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的代谢谱能明显的区分,利用商业化的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18个差异代谢物。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儿童哮喘患者磷酸盐、L-苏氨酸含量降低;丁二酸、L-脯氨酸、β-D-呋喃木糖、肌酐、2,3-二羟基丁酸、苯乙酸、D-阿拉伯糖、1H-吲哚、木糖醇、α-L-吡喃甘露糖、苯乙酸、α-L-吡喃甘露糖、甘氨酸、D-葡萄糖、肌醇、尿酸、马尿酸、1H-吲哚-3-乙酸含量升高。结合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儿童哮喘患者体内存在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异常。结论 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儿童哮喘患者体内尿液中的代谢物变化,潜在的代谢标志物分析及代谢途径探讨将为儿童哮喘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哌甲酯干预儿童多动症患者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并探索哌甲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37例儿童多动症患者哌甲酯干预前(病例0周组)、干预6周(病例6周组)、干预12周(病例12周组)和同期40例健康者(对照组)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分析,寻找显著差异的变量,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 对照组、病例0周组、病例12周组的尿液代谢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病例0周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能够区分,同时病例12周组样本远离病例0周组,靠近对照组;利用商业化的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24种相关代谢标志物,哌甲酯干预后,这些代谢物的水平逆转到正常水平。结论 本研究表明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丙酮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有关,代谢组学从机体整体代谢角度揭示了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代谢组学角度分析并寻找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可能的代谢标记物。方法 选取30例初诊、或有糖尿病史经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且无并发症的T2DM 患者,另选取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收集清晨空腹中段尿,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研究尿液内源性化合物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T2DM 组和正常对照组尿液代谢谱明显分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 组尿液2,3,4- 三羟基丁酸、肌醇、D- 葡萄糖、D- 葡萄糖酸及尿素含量升高(P<0.05 或0.01),马尿酸含量减少(P<0.01)。结论 代谢组学检查提示T2DM 患者尿液中代谢标志物为2,3,4- 三羟基丁酸、肌醇、马尿酸、D-葡萄糖、D- 葡萄糖酸及尿素,观察这些标志物含量的变化有助于T2DM 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患者不同证型的代谢物差异性,研究其不同中医证型潜在标志物,为其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不同证型SZ患者53例,分为痰气郁结组(n=24)、阴虚火旺组(n=15)、心脾两虚组(n=14);同时纳入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定症状程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技术分析SZ痰气郁结、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患者血浆代谢产物差异,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Z患者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及脂类等代谢通路。与阴虚火旺组比较,痰气郁结组3-羟基丁酸、天冬酰胺表达上调,心脾两虚组别胆酸、胆酸表达下调(P<0.05)。结论 SZ患者氨基酸及脂类的代谢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尿液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代谢组学的方法,考查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扰动。对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所产生的色谱图,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出疾病组和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AD患者的鞘氨醇类、色氨酸相对于正常组变化明显,发现7个潜在的与AD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论 AD患者的代谢物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可以为AD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证候"基础研究是中医药学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证型规范化和客观化的前提,而代谢组学的方法和技术给"证候"基础研究带来了曙光。通过多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病理状态下不同中医证型间及辨证论治前后患者存在体内代谢物差异,因此在充分回顾、分析既往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证治代谢组学"的研究设想。"证治代谢组学"假说以冠心病(CHD)为研究载体,以"证"为切入点,主要探讨基于代谢组学的CHD生化代谢谱与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的概念与内涵、研究背景、研究依据、研究实践、特色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证、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证患者和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证患者与气虚血瘀证患者之间血浆代谢产物谱及的差异。结果各组血浆核磁共振氢谱的PCA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证痰浊痹阻患者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能够被区分,2组血浆样本之间的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组血浆中乳酸、葡萄糖、半乳糖、N-乙酰糖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类化合物、酮体、天门冬氨酸、谷氨酞胺、酪氨酸、脯氨酸的含量高于气虚血瘀证组,而柠檬酸、高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三甲胺的含量低于气虚血瘀证组。结论 2组血浆样本的1HNMR代谢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血浆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这两种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老龄肾阳虚证患者血清特征性生物代谢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以期阐明老龄肾阳虚证的本质。方法 收集中医辨证符合老龄肾阳虚证患者15例及同年龄段健康者12例血清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两组血清样本中代谢物及代谢提取物,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研究,找出不同代谢物,运用Metaboanalyst 5.0数据处理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网络分析,聚焦关键代谢通路。结果 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老龄肾阳虚证患者血清代谢物轨迹变化明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49种差异代谢物,涉及氮代谢、苯丙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代谢、D-谷氨酰胺代谢、丁酸代谢、泛酸酯和CoA合成、酪氨酸、色氨酸、精氨酸、氨基酰-tRNA等多种代谢途径。结论 与同年龄段健康者相比,老龄肾阳虚证患者体内存在着能量代谢、脂肪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活动减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预处理法的尿液有机酸分析在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留取本院内分泌代谢科80例遗传代谢病高危患儿和80例同年龄段正常儿童尿液,分别经尿素酶预处理法和有机酸萃取预处理法处理后用GC—MS检测尿代谢产物,进行疾病诊断、代谢产物的定性、半定量及抗干扰性分析。结果:尿素酶预处理法共诊断15例代谢性疾病及1例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有机酸萃取预处理法诊断出13例代谢性疾病;尿素酶预处理法能检测有机酸、氨基酸、糖、醇及嘧啶类等多种代谢产物,有机酸萃取预处理法仅能检测到有机酸;有机酸萃取预处理法对有机酸的检测值及抗干扰性都要高于尿素酶预处理法。结论:尿素酶预处理法适用于临床不能确诊的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有机酸萃取预处理法则适用于临床高度怀疑为有机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入住综合ICU的57例外科术后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7例)和非脓毒症组(2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再将37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检测血小板数(PLT)、凝血酶原时间(阿)、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6项涉及到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脓毒症组的TT、PT、APTT、DD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的PLT、Fbg均低于非脓毒症组及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的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PTT延长,PLT降低,DD升高,并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时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机体抗凝物质减少。PLT、APTT、DD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的预后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两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2型DM患者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是诊断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萍  王怡  陈博  郭蕾  刘志宏  齐进  邓廉夫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69-2176
背景 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发生膝关节变形、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改变,预示KOA是与运动学、动力学等生物力学因素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对这些运动学、动力学指标的客观定量评定指标。目的 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解析KOA患者的病情,为临床医生治疗、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7年6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双KOA患者10例作为KOA组,另外招募无膝关节疼痛的健康中老年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英国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行走测试,并分析受试者的步行情况和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KOA患者存在明显的步态和生物力学特征:步频、跛行指数、步长、步幅、步速均缩短,双足支撑期、单足支撑期、一步时间、步行周期均延长(P<0.05);膝关节屈曲角峰值,冠状面最初角度,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膝关节角速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峰值和平均值均减小(P<0.05);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减小(P<0.05);Y轴和Z轴方向地板反作用力峰值减小(P<0.05)。结论 KOA患者关节内及其周围生物力学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下肢运动出现了异常。而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KOA患者和正常人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指标,为KOA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肾虚髓亏、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关节镜下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客观量化指标;观察和评价膝关节镜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有效性。【方法】将收集到的59例(65膝)患者给予膝关节镜技术治疗,观察其关节镜下病理表现并记录,主要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计数关节镜镜下表现在不同证型中的向量值,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膝关节综合评分及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好转情况量化表,评价膝关节镜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有效性。【结果】肾虚髓亏、瘀血阻滞型KOA在关节镜下表现差异明显;膝关节镜技术对早、中期KOA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其关节镜下表现有内在密切的联系;膝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软骨的评价及治疗上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曲:从“ET-NO”平衡失调探讨心病瘀血舌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RIA法检测血浆ET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心病瘀血舌组的ET、ET/NO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NO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心病瘀血舌组的上述指标与非心病瘀血舌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T—NO失衡是心病瘀血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ET、NO、ET/NO的水平可作为心病瘀血舌患者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分析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商施锞  周小莉  张莹  邵勤 《重庆医学》2015,(25):3508-3510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和蛋白聚糖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100例 KOA 患者(KOA 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 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并分析 KOA 组患者 COMP 和蛋白聚糖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KOA 组患者血清中 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WOMAC 评分、X 线 K-L 分级呈正相关(P <0.05)。结论KOA 患者血清中 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较健康人增高,作为生物标志物对骨关节炎诊断有一定意义。其中年龄、体质量指数、WOMAC 评分、K-L 分级与 COMP 和蛋白聚糖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8.
谭逵 《中外医疗》2013,(28):50-51,5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其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循环酶法测定120例脑出血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hs-CRP和HCY水平,并且观察2个指标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hs-CRP和HCY水平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情程度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比较,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hs-CRP和hcy水平正常组好转率高于异常组。结论血中hs-CRP和HCY水平升高与脑出血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水平有助于评估脑出血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4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8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试验组关节疼痛的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活动受限VAS评分和晨僵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WOMAC评分和JOA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KOA疗效确切,且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支气管哮喘中医“同病异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哮喘肾虚痰瘀型与非肾虚痰瘀型患者血浆代谢化合物,开展中医哮喘“同病异证”性研究。方法分别取肾虚痰瘀型和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浆进行1 H-NM R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图谱。确定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肾虚痰瘀型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化合物。结果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酪氨酸、肌酸、组氨酸、鲨肌醇、甘氨酸、葡萄糖、苏氨酸、肌醇、1-甲基组氨酸降低,肌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比较,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丙酮酸、甘氨酸升高;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丙酮、酪氨酸、1-甲基组氨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肾虚痰瘀证的临床症状在微观生物学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明确,中医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再分性,中医支气管哮喘“同病异证”性及中医哮喘肾虚痰瘀证存在一定的生物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