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莨菪碱对油酸致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油酸引起的家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6542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兔血浆及肺组织丙二醛(MDA)、肺表面活性物质(PS)、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乳酸脱氢酶(LDH)及酸性磷酸酶(ACP)含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致伤前先给予定量的6542,可使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浆及肺组织MDA的产生及血浆LDH、ACP的释放减少;且可防止PS及血浆Fn的降低,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后PS减少可能与MDA增加有关;6542通过其稳膜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时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与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大鼠SAP并发MODS模型;观察血浆ET和血清NO含量变化,肝、肾、胰腺功能改变以及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观察复达欣与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作用。结果:SAP并发MODS时,血浆ET和血清NO含量升高,肝、肾、胰腺功能衰竭,内脏组织病理损害严重;经药物治疗后,血浆ET和血清NO含量有所减少,肝、肾、胰腺功能有改善,内脏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结论:SAP并发MODS时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表现为血浆ET和血清NO产生增多;复达欣和复方丹参滴丸对SAP并发MODS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绍平  张国元 《华西医学》1998,13(4):391-393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关系。检测32例急性发作期与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S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t-PA抑制物(PAI)含量。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MDA、PAI显著高地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而SOD、NO、t-PA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差异具显著性;缓解期肺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可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大鼠持续泵入人工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型(rh-TNF-a),以6×10 ̄5U·kg ̄-1/d速度作用72h,观察血浆及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全血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组织超弱发光和白细胞吞噬发光的变化。结果:血浆及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全血SOD活性显著下降,组织SOD活性所受影响较小,肾、肠组织超弱发光明显增强,白细胞吞噬发光无明显变化。实验表明:持续72h泵入TNF作用于大鼠,可使机体自由基产生增加,自由基清除系统部分受损,而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但对分叶核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109CFU/kg,1小时后经抗TNFα单克隆抗体亲和免疫吸附柱进行血液灌流2小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血浆TNFα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注射LPS后24小时取心脏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动物低血压状态明显改善;血浆TNFα水平迅速下降,MDA含量明显降低;全血GSHPx活力显著提高;血清AST、LDH和HBDH明显下降;心肌充血、多形核粒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均明显减轻。结论: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TNFα能显著减轻内毒素休克时心脏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汞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汞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10g/L氯化高汞(1.7ml/kg)引起家兔急性汞中毒的动物模型(汞中毒组),测定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肺组织中卵磷脂(PC)和总磷脂(TPL)含量,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浓度及尿常规;并与中毒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结果:汞中毒后24小时血浆和组织中MD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BUN浓度升高,与汞中毒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尿蛋白及尿镜检均为(++++);肺组织PC及TP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均<0.01)。注射氯化高汞后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减少LPO生成,降低BUN水平,逆转尿的改变,且能防止肺表面活性物质(PS)减少。结论:急性汞中毒后不仅损害肾脏,而且累及肺脏,其PS减少可能与MDA增加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这一过程,进而减轻汞的致毒效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防治烧伤早期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后血浆及心脏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应用外源性NO供体SIN1以观察其对烧伤早期心脏损害的影响。结果:大鼠烧伤后心脏明显受损,烧伤后血浆及心肌组织NO-2、ET含量明显升高,由于NO-2升高幅度相对较低,ET/NO-2比值也显著增加;烧伤后在液体复苏下应用SIN1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性及ATP、ADP含量,减少丙二醛(MDA)、AMP含量,减轻心肌组织水肿。结论:烧伤后由于心脏内源性NO的相对不足,导致心脏血管收缩,造成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继而发生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补充外源性NO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烧伤后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4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E组)和非切痂组(C组),伤后1小时按Parkland公式补给平衡盐溶液,E组动物伤后3小时切痂。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及3、6、12、24和48小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酸、内毒素(LPS)含量,伤后48小时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2组动物伤后血浆DAO、乳酸、LPS含量明显增加。切痂后能明显降低血浆中DAO、LPS和乳酸含量,肠组织中MDA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有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钠氢交换体及其抑制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钠氢交换体及其抑制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内毒素(LPS,5mg/kg)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LPS+DMA组(L&D组),该组以钠氢交换体抑制体DMA(5mg/kg)预处理。大鼠均于5小时后处死,然后测定各组的肺系数(LI)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TNF、ET-1、NO的浓度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激活水平和规模,以及对病情和转归的指示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水平,以及循环血PMN体外激活时BPI的释放水平;计算血浆BPI水平与循环血PMN数量的比值,以及BPI与PMN体外释放量间的比值。结果:随患者循SIRSARDSMODS路径的病程发展,患者血浆BPI/外周血PMN和血浆BPI/PMN体外释放BPI呈逐渐上升趋势。SIRS时两个比值皆小于1,ARDS时前者在1左右,后者已升至1以上;MODS时两者进一步升高。结论:SIRSARDSMODS发展过程中,PMN激活的水平和规模逐渐增大,而PMN杀菌和中和内毒素的贮备能力却逐步下降;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简单、有用的病情指标和方法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金水宝胶囊对清除老年虚证者氧自由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33例老年虚证者服用金水宝胶囊前后,及停药四个月后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以40只老龄大白鼠分设金水宝胶囊治疗组、淀粉胶囊对照组,并设20只年轻大白鼠进行空白对照进行与临床观察指标相同的项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与服药前比较,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P值均<0.01)。金水宝胶囊能够明显改善畏寒、头晕、腰膝酸软和减轻夜尿频和耳鸣症状的作用。停药四个月后仍能部分降低血浆MDA含量,保持药物一定的远期效应。老龄大白鼠金水宝胶囊实验组喂药后较喂药前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值均<0.01),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提示: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失衡直接有关。金水宝胶囊具有提高SOD和降低MDA含量的作用,有一定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虚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FPA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栓栓塞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MS患者凝血系统活化状态,我们测定了M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DD)含量,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观察对象MS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平均44.5岁。...  相似文献   

15.
对8只MSOF兔做了全血及组织匀浆中SOD、MDA、GSH含量测定,同时做了球结膜微循环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兔MSOF时,血SOD、GSH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肝组织匀浆中SOD含量下降,MDA升高,肾组织匀浆中MDA显著升高,GSH显著降低,脑组织匀浆中MDA也显著升高,并观察到兔MSOF时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状态加权积分值均较正常时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超声心动图定量诊断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主动脉血流连续性方程法 (AFCE)、二维超声法 (2DE)、压差减半时间法 (PHT)、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法 (M FCE)、近端等速表面积法 (PISA) 及近端球缺表面积法 (PSSA) 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 VA) 的准确性。方法: 20 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二尖瓣狭窄患者, 术前利用上述6 种方法测量其M VA, 与术中直接测值 (aM VA) 进行对比。结果: (1) 除AFCE 法外, 其余5 种方法均与aM VA 高度相关, 又以 2DE 相关最佳;(2) 2DE 法高估了aM VA 测值,而其他5 种方法与aM VA 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M S患者M VA 的测量中,2DE、PHT和PSSA 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角度校正系数是影响PISA 法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关系。检测32例急性发作期与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tPA抑制物(PAI)含量。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MDA、PAI显著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而SOD、NO、t-PA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差异具显著性(p<001);缓解期肺心病患者MDA、PAI高于正常人,而SOD、NO、t-PA低于正常人,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NO含量减少、纤溶系统的异常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小鼠疼痛过程中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热板诱发的小鼠疼痛试验中,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连续二次致痛,MDA含量增高更明显;在扭体试验中,小鼠脑组织、血浆及腹腔灌洗液中MDA含量均有显著增高。se吗啡5mg/kg可以显著抑制MDA含量的增加;在热板和扭体致小鼠疼痛中,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也有显著增强。实验结果提示在疼痛过程中,MDA含量有显著增高,同时体内抗氧化能力也有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对N心钠素(NANP)分泌的影响。方法:研究了24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前后血浆NANP浓度,并与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MPG)、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内径(LAD)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MS患者术前血浆NA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NANP改变量(ΔNANP)与MMPG改变量(ΔMMPG,r=0.6770,P<0.0005)、LAD的改变量(ΔLAD,r=0.4704,P<0.0250)及平均左房压改变量(ΔMLAP,r=0.7272,P<0.0005)均呈正相关,与MVA的改变量(ΔMVA)呈负相关(r=-0.6451,P<0.0005)。结论:NANP在MS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测定NANP变化有可能作为判定MS狭窄程度及PBMV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时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与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大鼠SAP并发MODS模型;观察血浆ET和血清NO含量变化,肝、肾、胰腺功能改变以及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观察复达欣与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作用。结果 SAP并发MODS时,血浆ET和血清NO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