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顾勇  朱健华 《新医学》1996,27(3):128-129
将138例无糖尿病的AMI患者按早期空腹SG水平分为血糖基本正常组(A组),血糖轻度升高组(B组)和血糖明显升高组(C组),对各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对其中12例SG与IS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组与A组比较,前者的HF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病死率非常显著增高(P〈0.01),IS与SG呈正相关(r=0.7548,P〈0.01),提示AMI早期血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I) 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用彩色超声对糖尿病患者96 例, 正常对照组42 例, 进行双下肢动脉检查, 选用超9-HDI超声诊断仪, 观察多项血流参数。结果: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P< 0.01), 发病年龄提前(P< 0.05), 足背动脉最先受累, 损伤最重。糖尿病组最大流速 (Vm ax )、血管内径 (D)、血流量 (Vol) 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01)。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组血管损伤程度较血糖控制较好组明显加重 (P<0.01)。9 例糖尿病患者出现股动脉、腘动脉闭塞, 同期与血管照影对照, 病变部位及范围相符合。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有明显损伤, 动脉硬化发生率增高。CDI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检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IDDM患者SIL-2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0.01;P〈0.05)。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均〈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比较有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脑梗塞(ACI)及糖尿病(DM)患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德国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AMI、ACI及DM患者的RCD。结果:AMI、ACI及DM3组患者的RCD的最小余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斜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发病24小时内的RCD最小余量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的RCD的最小余量(P<0.01)。AMI组RCD最小余量与5.75s-1切变率的粘度呈正相关(r=0.350,P<0.05),与230s-1切变率的粘度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直接检测RCD的变化,对估测活动期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轻重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检测了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清IgG,IgA,IgM,IgD,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gA、IgD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IgM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IgG则较对照组降低(P〈0.05)。CD3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D8低于  相似文献   

6.
检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IDDM患者SIL─2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0.01;P<0.05)。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均<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DDM患者SIL─2R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无明显相关,但与空腹C肽呈显著性正相关(r=0.683,P<0.01)。结果表明,病程小于1年IDDM患者血清SIL─2R以及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改变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血清SIL─2R可作为衡量IDDM免疫异常指标之一,并对判断病情及胰岛功能、指导治疗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50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55例正常对照的血清铁蛋白。结果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型糖尿病患者组中血糖控制良好的(HbA1C〈7%)因糖控制不良的(HbA1C〉7%)两者之间铁蛋白水平也有显著差别(P〈0.01)。其铁蛋白水平与HBA1C水平有一定相关(P〈0.05)。铁蛋白水平随血糖的短期波动而波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514MC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ICH)和硬膜外血肿(EDH)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组)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并与同期腰椎麻醉手术的20例非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AI组CSF中MBP含量与IC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间血清MBP含量差异显著(P<0.01);EDH组CSF和血清MBP含量均低于DAI组和ICH组(P均<0.01),但稍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增高,其上升水平与脑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见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 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AM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 P<0.01),以AM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式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AM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果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 NID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1例、无视网胰病变患 者19例及正常对照20例的红细胞聚集性有关参数。的果显示,NIDDM视网膜病 变组的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及对照组(P< 0.01)。NIDDM组和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NIDDM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糖化血清蛋白指数 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P<0.01)。NIDDM视网膜病变 组血清白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P<0.01).NIDDM视网膜病变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糖化血清蛋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 0.452、0.446,P<0.05).与血清SOD、白蛋 白呈显著负相关(r-0.462、-0.439,P<0.05).结果提示,NIDDM合并视网膜 病变患者上细胞聚集性增高,这种增高与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蛋白质非酶糖 基化增加、SOD及白蛋白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 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流变变化。AMI及 UAP 与NC组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I 组减少更 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不同程度增高(P<0. 05 或 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 0.05或 P<0.01),以 AMI组增高更为明显。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 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45例高血压病(实验组)口服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IS)释放试验观察,旨在了解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及不同剂量卡托普利对高血压胰岛素抵主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干预结果发现,实验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仿,糖负荷后,于60、120、180min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0.05、〈0.05、〈0.01)。而IS各时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P值分别为〈0.05、〈0.05、〈0.05、〈0.01)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心率变异(HRV)、Q-T离散度(Q-Td)和心室晚电位(VLP)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9AMI)预后的价值。方法 40例AMI患者HRV(SDNN)、Q-T、VLP测定,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AMI组SDNN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01),Q-Td明显延长(P〈0.001),VLP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组与非事件组HRV(SDNN)、Q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14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原发性DCM)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脂质过氧化物指标,结果显示(1)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较对照组增高(P<0.001或P<0.05);提示原发性DCM患者血液为高血粘滞状态。(2)血小板聚集功能、脂质过氧化物较对照组增高(P〈0.001或P〈0.01),提示在原发性DCM发展过程中二者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26例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体重指数(BMI)≥25,24例NIDDM(BMI〈25)分别分析其血脂、载脂蛋白A和B1以及与脂肪肝并发率的关系。NIDDM肥胖组平均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空腹胰岛素、较NIDDM非肥胖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非肥胖组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载脂蛋白A、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显著性。肥胖组脂肪肝并发率65.4%,较非肥胖组(33.3%)明显增高(P<0.05)。提示NIDDM患者随着体重增加,脂代谢异常逐渐加重,脂肪肝的并发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醒胸注射液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9XNJI)对脑缺血灌注操作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制备家兔CIR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XNJI组,动态观察血浆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9ET)含量、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和脑组织NO水平及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和P〈0.01),ET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和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宪武  曾宪平 《中国康复》1999,14(4):200-201
为探讨复发性脑梗死(RC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检测了46例RCI患者和38例无心脑血管病证据,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患者的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浆比粘度(RVP比)。结果 RCI患者的GLU呈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5),而FG呈极显著升高(P〈0.01),RVP(比)也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效地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方法。方法 AMI患者54例,随机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组及常规治疗组各27例。UBI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采静脉血200ml,经紫外线照射度充氧后回输,6d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电图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含量。结果 AMI患者QTcd、TNFα及ET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经UBIO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QTcd下降(P〈0.01),但下降幅度低于UBIO组(P〈0.01)。结论 AMI患者配合UBIO治疗可取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与血管阻力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与血管阻力变化,探讨其在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6 例休克患者血浆ADM 浓度,无创胸导生物电阻抗方法测定平均动脉压(MBP)、全身血管阻力(SVRI)和心排指数(CI)。结果:休克组治疗前血浆ADM 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感染性休克组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P< 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 0.05);感染性休克组SVRI较其他组明显降低,而CI较正常组略高,其他休克组则明显降低(P< 0.05)。结论:ADM 与血管阻力变化相关,并参与了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