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侧空间忽略对左侧偏瘫患者ADL的影响及其康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右脑损伤后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的14例偏瘫患者与不伴有忽略症的34例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前后ADL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证实了单侧空间忽略的存在对患者ADL能力的损害是严重的,并且妨碍康复效果。将复杂的作业进行分解,应用口头回忆法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ADL的训练。结果显示,患者忽略行为的改善率为59%。停止治疗2周后患者的忽略行为无明显增加(P>005);患者的ADL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认为用完整的语言能力帮助训练运动作业是有效的,并且有累积效果。觉醒状态的低下可能是治疗后忽略人次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62 例偏瘫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训练。方法:采用Barthel 指数计分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ADL积分由治疗前的54.06 分提高到77.14 分,P< 0.01;同时ADL的各项积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 生活自理者由治疗前24 例(39%)增至48 例(77%),P<0.01。结论:ADL训练可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年龄对ADL积分有影响。偏瘫侧为利手时对ADL积分无明显影响。偏瘫上肢功能的程度与ADL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发生及其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住入本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进行评测,确定18例单侧空间忽略患者为观察组,将27例无忽略的右侧大脑半球病变致脑卒中偏瘫患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观察组的MMSE评分在治疗后虽有提高(P<0.05),但其FMA、FIM评分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FMA、FIM、MM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侧空间忽略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常规康复治疗无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实用型多功能枕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脑卒中后偏瘫合并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偏瘫患者实用型多功能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枕头并在患者偏瘫侧挂色彩鲜艳物品及设定闹钟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耳部不适例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耳部压力性损伤。结论采用偏瘫患者实用型多功能枕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减少患者耳部不适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偏瘫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的功能恢复和ADL的影响。方法:采用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29例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平均伤后29.5±16.1天接受治疗,共治疗39.03天。结果:治疗前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经卡方检验,P<0.001,ADL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P<0.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外伤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减轻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和功能强化训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偏瘫患者接受下肢功能性电刺激和功能强化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康复组和功能性强化训练组,每组24例。评定下肢地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积分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Barthil指数。结果 功能强化训练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ADL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与普通康复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7.
偏瘫患者ADL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滨  李明升 《中国康复》1999,14(2):74-75
58例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I)评定结果表明:随ADL基本动作能力的提高,日常生活动作能力也相应提高,最母导致日常生活关连动作能力的提高,提示ADL基本动作是完成复杂日常生活动作及生活关连动作的关键基础。偏瘫患者ADL评定应包括从功能障碍与形态异常的角度去探求个体水平能力障碍的原因,以指导理学疗法早期开展针对性治疗,整体预测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济红 《现代康复》2000,4(3):392-393
目的:观察临床基础护理与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60例,随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  相似文献   

9.
应用作业疗法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62例偏瘫患者应用作业疗法进行偏瘫下功能训练,同时进行健侧上肢代偿性的ADL训练。以使患者尽可能协调双侧一起活动。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率为80.23%,手功能改善率为65.57%,上肢能力改善为51.6%,ADL能力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实践证明作业疗法对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对象为参加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后出院的2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电话和书信的形式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存活者的移动能力、活动空间、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生活质量(QOL)及继发性损伤。结果对照组随访到58例,其中1例因“心脏病”去世。康复组随访到68例,无1例死亡。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移动能力、活动空间、ADL、QOL及继发性损匀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计划(康复组),另外30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分别给予 Fugl-Meyer评测法和FIM评测法,对患者肢体的残损程度和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经过统计学检验得出:治疗前评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评测,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及AD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侧忽略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伴有患侧忽略的偏瘫患者,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积极采用患侧忽略的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无明显差异(χ2=3.5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21,P<0.01),观察组疗效显著,对照组疗效一般。结论在康复治疗时,加强对患侧忽略的强化训练,对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作业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用Fugel-Meyer法及ADL方法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78%,ADL能力提高的达87%。结论:采用作业疗法中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康复对偏瘫患者ADL能力的影响以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刚  崔利华 《中国康复》2000,15(3):148-149
为了解偏瘫患者ADL的康复疗效以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353例经过系统康复的偏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ADL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程时间的长短对其ADL能力改善影响不大(P〉0.05);但年龄因素对其改善有一定影响(P〈0.05)。提示:康复治疗对于不同时期的偏瘫患者在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性的作用,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22例脑卒中患者分2组:康复组12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按“中风后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见表2)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前、康复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示:康复组有效率83.3%(10/12),对照组30%(3/10),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示:康复组有效率91.7%(11/12),对照组40%(4/10),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偏瘫病人的心理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洪波  房桂芳 《新医学》1996,27(7):363-364
对120例偏瘫病人应用SCL-90进行评定,发现总分明显升高,说明普遍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对其中60例行心理运行治疗,半年后随访,病死率,ADL及SCL-90评定均明显优于对照P〈0.01,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心理支持治疗对偏瘫病人是非常必要的,也有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偏瘫不对称步态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双腿的不对称性造成跛行偏瘫步态,定量分析这一特征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时的相的对称性,本文结合力与时间的双重因素探索其定量指标。用压电晶体式多维Kistler测力台对12名偏瘫患者和2名正常人进行测试,分别计算出他们的三维地面支反力及其冲量积分值,得出患侧/健侧在Z方向的一组积分百分比(IRz),并与他们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评分、平衡积分、Bartherl指数(ADL)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33例脑血管意外后接受偏瘫康复的患者,根据其接受治疗的情况,被分成一般康复治疗组与作业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用Frgl-Meyer评价法的上肢主动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对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作业治疗组患者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单侧空间忽略(USN)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93例,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其中USN患者43例,进行纠正USN的治疗者22例作为实验组,未进行纠正USN的治疗者21例作为观察组,无USN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n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评价。结果 3组患者康复治疗后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实验组和观察组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显著低于实验组和对照组(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USN影响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进行相应的纠正USN治疗可使USN患者的ADL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康复训练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40例急性期,恢复早期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运用神经促通技术,循序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和适度的ADL训练,功能评定采用Lindmark感觉运动功能评定表和BarthelADL指数,结果为3周后,康复组主动运动功能,快速运动变换能力,姿位转换及平衡功能明显提高,与康复前及对照组间差异显著;腕,手功能,行走能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DL指数提高,与对照组间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