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老年先天性Ⅱ孔房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先天性Ⅱ孔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40岁以上的先天性Ⅱ孔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下降,肺动脉高压发病率显著高于中年组。肺动脉压力与房间隔缺损直径大小显著相关。老年组或肺动脉压力增高患者,手术治疗受到限制。结论老年先天性Ⅱ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内径和年龄均较正常肺动脉压组增大,两组缺损直径差异无显著性;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男性增高。结论: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右心容量负荷过重易发生肺动脉高压,缺损直径不能真实反映分流量大小;年龄增长有助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三种不同术式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75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传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修补153例(40.8%),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145例(38.7%),闭式修补77例(20.5%)。对手术适应证、治疗方式及主要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全组除1例(0.3%)死于严重鱼精蛋白过敏外,均治愈出院,术后心功能NYHA评级改善,尤以术前Ⅳ级者最为明显。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8例(15.5%)、左心功能不全6例(1.6%)、肺高压危象4例(1.1%)及呼吸功能不全3例(0.8%),均治愈。术后残余分流6例(1.6%),其中4例(66.7%)为治疗性分流,未做特殊处理。结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房间隔缺损修补的安全度,扩大治疗范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传统的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因腔静脉处无房间隔残缘,为该术的禁忌证,既往均需在体外循环下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本研究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监测在微创、无需作体外循环的条件下行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杂交术(Hybrid),避免了体外循环和创伤较大的修补术.方法 11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将探头插入食管内,测量缺损大小、部位和周边的解剖关系,提供术者选择封堵器大小、置放和缝合部位,整个Hybrid手术过程在TEE指导、监测下完成.结果 11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TEE检查均未测及残余分流.结论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行Hybrid术,在TEE指导和监测下,能准确测量缺损大小,了解部位及与周边解剖关系,供术者选择封堵器大小、置放和缝合部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龄房间隔缺损患者心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 (房缺 )大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年龄≥ 35岁的房缺术后患者 2 6 0例 ,观察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 ,分析其与年龄、心胸比值 (C/T)、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方式及房缺直径的关系。结果本组 2 6 0例中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4 1.6 % ,年龄≥ 5 0岁、C/T≥ 0 .6、房缺直径≥ 3cm、合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为高危因素 (P <0 .0 1)。结论大龄房缺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 ,与年龄、C/T、房缺直径、合并肺动脉高压及手术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6.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外科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应用原则。方法 对我科1996年1月~2002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75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传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修补153例(40.8%),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145例(38.7%),闭式修补77例(20.5%)。对该病症的手术适应征、治疗方式及主要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除1例(0.3%)死于严重鱼精蛋白过敏外,均治愈出院,术后心功能NYHA评级改善,尤以术前Ⅳ级者最为明显。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8例(15.5%)、左心功能不全6例(1.6%)、肺高压危象4例(1.1%)及呼吸功能不全3例(0.8%),均治愈。术后残余分流6例(1.6%),其中4例(66.7%)为治疗性分流,未做特殊处理。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房间隔缺损修补安全性,扩大手术适应症,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室运动的组织多普勒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痛苦小,术后患者恢复快[1]。本文选取我院手术成功的儿童ASD患者,对封堵术前、后右室组织运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定量说明了术后右心功能的改善,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选取我院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有限公司封堵器成功闭合的继发孔型ASD儿童患者6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龄3~9岁(平均3.8±1.7岁)。缺损大小10~26mm。术前均经临床、心电图、X线平片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EE)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护理。方法手术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46例,根据具体病情,围手术期给予吸氧、扩血管药物等治疗,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充分镇静等措施。结果46例患者术后均存活。并发低心排综合征9例,右心功能不全5例,心律失常21例,肺部感染6例。随访3—6个月,均心功能状态良好。结论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加强手术前积极支持治疗,合理氧疗,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充分供氧,充分镇静,是患者尽快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及其合并症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36例房缺手术封闭(补片修补14例、直接缝合22例),并对合并症行手术矫正,其中二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置换21例,右房迷宫2例。结果:全组病人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较术前提高Ⅰ ̄Ⅱ级。结论:没有左向右分流的成人记谙隔缺损均应手术治疗,根据缺损类型及大小,采用补片修补或直接缝合,并对合并二尖瓣,二尖瓣病变及房颤给予相应处理,可提高手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36例〉45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或房室瓣功能障碍。房间隔缺损修补采用直接缝合或心包片修补,同期行三尖瓣戍形术10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48个月,同术前相比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有手术适应证的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央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6例中央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精心护理,仅1例术后2h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实时三维心动图在房间隔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hilips Sonos 7500超声诊断仪、X4探头。对4例先天性心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60.5±8岁。 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真实地显示房间隔缺损的形态、大小、部位及空间关系,能准确引导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引导介入治疗手术中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波  伍广伟  覃晓波 《临床荟萃》2007,22(23):1702-1703
房间隔缺损(ASD)是临床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主要累及右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继发孔ASD,具有创伤性小,疗效可靠等优点,是近年来治疗心脏畸形的热门新技术。心律失常是心导管术常见的并发症[1],虽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相关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我院近4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AS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封堵术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证实为单纯继发孔ASD,成功行经皮导管穿刺ASD封堵术患者49例,男17例,女32例,年龄2~70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常留有多种心律失常后遗症,影响预后。对2002年10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心律失常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患儿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个月~12岁。室间隔缺损12例(其中3例合并有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肺动脉狭窄1例、法乐氏四联症4例。术前均常规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为窦性心律。20例患儿均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5.
总结我院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经验.对23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优质的护理是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而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纠正畸形[1]。由于心脏直视手术中心包引流量、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多因素影响[2-3],术后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与外科相关的心律失常主要与手术所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异常以及手术切开位置有关,通常发生在术后晚期[4]。作者通过对1 0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直视手术早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右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⑶评价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行 A m p latzer 闭合器修补房间隔缺损术中的应用价值⒚方法⑶8 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 Am platzer 闭合器修补房间隔缺损⒚结果⑶5 例获得成功⒚2 例因缺损过大⒙1 例因筛孔状房间隔缺损而失败⒚8 例患者术中经球囊注水测得的缺损大小与经胸超声测值的差别有显著意义 ⒉ P= 0006⒕⒙但两者相关 ⒉r= 077⒙ P= 00 26⒕⒛经食管超声测值与球囊注水测得的结果相似⒉ P= 0 057⒕⒙且两者高度相关 ⒉r= 09 2⒙ P= 0004⒕⒚5 例手术成功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均无残余分流⒙二尖瓣的形态活动亦未受影响⒚结论⑶超声心动图尤其是经食管超声能够正确估测房间隔缺损位置、大小和形态⒙利于术前的病例选择、术中闭合器放置的指导及术后疗效的评价和随访⒙是该手术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年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48例20岁以上继发性房间隔缺损病人,年龄20~71岁,其中,男17例。女3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5例,心律失常23例。房缺修补采用直接连续缝合或补片修补。2例房颤患者同期行右侧迷宫术。结果全组48例无手术死亡。随访一年以上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采用补片修补时,自体心包为首选。同手术期肺动脉高压以及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Amplatzer封堵伞可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tridsepddefect,ASD) ,但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部位、孔径及形态对Amplatzer封堵术成功率的影响目前国内报道较少 ,本文将对此体会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的 15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筛选其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病例 10例 ,置入Amplatzer封堵伞 ,女 7例 ,男 3例 ,年龄 6~ 5 0 (36 .5± 18.8)岁 ,10例病例中TTE测量孔径 <2 0mm ,距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2例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发生率32.9%。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消失。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60岁,血氧饱和度〈0.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和围术期监护,减少手术创伤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常规镇痛、吸氧,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