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暂人工气道控压膨肺治疗术后肺不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胸外科手术后创伤、切口疼痛、长时间机械通气,或胸部外伤和自发性气胸等原因,肺不张时有发生,部分患者即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胸腔闭式负压引流、拍背、吹气球等常规综合治疗,仍无明显疗效。本研究拟初步观察短暂人工气道控压膨肺对常规处理术后肺不张无效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递减负压吸痰法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1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4例脑卒中气管切开后1周的患者按住院或转入单双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用递减负压吸痰法,即从上往下抽吸,负压依次为-33~-36kPa,-27~-30 kPa,-22~-26 kPa。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即从下往上抽吸,压力-20~-40 kPa。结果两组在吸痰后1min2、min5、min的SpO2,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痰液吸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递减负压吸痰较常规吸痰能明显减少吸痰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及SpO2的变化,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吸净痰液。  相似文献   

3.
邓敏 《护理学杂志》2012,27(17):31-33
目的 探讨COPD患者实施间断负压气道深部吸痰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诊断为COPD并具备吸痰指征的患者,单号为对照组(50例),按常规气道内吸引法吸痰;双号为观察组(50例),采用间断开放负压吸痰,即呼气时开放负压吸痰,吸气时堵住吸痰管侧边孔关闭负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插管次数、吸痰次数减少,2次吸痰间隔延长,痰量增加,血氧饱和度较稳定且呼吸道黏膜损伤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采用间断负压经鼻下气道深部吸痰能降低反复插管对患者的刺激,减少吸痰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步吸痰法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即插管时关闭负压,当吸痰管插到气管深部(15cm)时再后退0.5~1.0cm后打开负压将痰液吸尽。观察组采用两步吸痰法,即第1步带负压插管将气管套管内的痰液吸尽,第2步更换吸痰管后按常规吸痰法吸尽气管深部的痰液。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HR、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痰培养中铜绿假单胞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两步吸痰法能保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提高安全性,并能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步吸痰法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即插管时关闭负压,当吸痰管插到气管深部(15cm)时再后退0.5~1.0cm后打开负压将痰液吸尽。观察组采用两步吸痰法,即第1步带负压插管将气管套管内的痰液吸尽,第2步更换吸痰管后按常规吸痰法吸尽气管深部的痰液。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HR、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痰培养中铜绿假单胞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两步吸痰法能保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提高安全性,并能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灭菌液体石蜡作为润滑剂在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吸痰方法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将92例经鼻(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一般的吸痰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吸痰前用灭菌液体石蜡棉球均匀涂抹在吸痰管前端。比较两组痰痂形成、气道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气道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利用灭菌液体石蜡涂抹吸痰管用于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吸痰可有效减少气道的痰痂形成和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灭菌液体石蜡作为润滑剂在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吸痰方法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将92例经鼻(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一般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吸痰前用灭菌液体石蜡棉球均匀涂抹在吸痰管前端。比较两纽痰痂形成、气道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气道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利用灭菌液体石蜡涂抹吸痰管用于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吸痰可有效减少气道的痰痂形成和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干燥、痰阻、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1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湿化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湿化气管罩进行气道湿化.结果 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吸痰次数、吸痰时及吸痰后5min SpO2波动程度,观察组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行设计的湿化气管罩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改进气管切开的吸痰方法。方法将4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按常规法吸痰,将吸痰管无负压下直接插入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边吸边旋转退出。观察组采用先吸取气管套管内口的痰液,再将吸痰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cm处(支气管分叉处),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反折部分,边吸边旋转退出。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肺部感染、粘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 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吸痰方法后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的安全性,改进吸痰护理流程。方法对68例患者(对照组)应用FOCUS-PDCA程序找出常规吸痰护理流程中易导致感染的薄弱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应用于其他52例患者(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气管切开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应用FOCUS-PDCA程序可以有效改进问题流程,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