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提高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后尿道狭窄患者行开放手术与腔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5例开放手术中仅3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因术后会阴部伤口感染所致。其余开放病例均手术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未发生尿瘘或尿失禁等并发症;经尿道腔内手术20例,18例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仅2例术后2月开始尿线变细,需定期行尿道扩张术。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前尿道狭窄或闭锁25例,行开放手术11例,腔内手术14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35例.行开放手术12例,腔内手术23例,术后均口服维拉帕米、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1~3个月。结果:25例前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排尿通畅。35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行开放手术12例中,术后排尿通畅10例.排尿困难2例,尿道造影显示尿道狭窄,其中1例后行腔内手术治愈;行腔内手术23例中,术后排尿通畅22例,排尿困难1例,尿道造影显示尿道狭窄。随访6个月~1年,58例排尿通畅,2例排尿困难.其中1例行定期尿道扩张,1例行膀胱造瘘术引流尿液。结论:术前了解尿道狭窄状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充分切除或切开疤痕,积极预防感染并配合抗疤痕组织药物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康与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05-2906
目的:总结尿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尿道狭窄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组尿道狭窄61例,其中,前尿道狭窄18例,后尿道狭窄43例。发病原因:外伤性46例,炎症性6例,医源性9例。行开放手术治疗34例,行腔内手术治疗27例。结果:行开放手术的34例中术后排尿通畅31例,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3例,发生并发症4例;行腔内手术的27例中术后排尿通畅26例,排尿困难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尿道狭窄的开放和腔内手术效果均好,但腔内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尿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尿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提高尿道狭窄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组有61例尿道狭窄患者,其中前尿道狭窄18例,后尿道狭窄43例,发病原因:外伤性46例,炎症性6例,医源性9例。有34例行开放手术治疗,27例行腔内手术治疗。结果行开放手术的34例中术后排尿通畅者31例,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者3例,发生并发症4例;行腔内手术的27例中术后排尿通畅26例,排尿困难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尿道狭窄的治疗,开放和腔内手术效果均好,但腔内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张春宏 《实用全科医学》2011,9(2):237-237,264
目的探讨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采用经尿道冷刀切开术的经验。结果32例尿道狭窄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拔管后均排尿通畅,仅1例术后因出血而再次住院治疗;无明显尿失禁、尿瘘等并发症。术后根据狭窄段长度定期行尿道扩张。结论采用经尿道腔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可重复应用、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开放手术的痛苦,还可避免开放手术可能引起的尿瘘、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多种类型尿道狭窄,尤其是后尿道狭窄或曾经开放手术而再次开放手术有困难者。为降低狭窄复发率,术前了解尿道狭窄和尿道闭锁的长度、数目、有无假道;术中彻底切开瘢痕组织.松解瘢痕环是必要的;术后预防感染、正确保留导尿管、定期行尿道扩张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尿道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尿道狭窄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组尿道狭窄61例,其中.前尿道狭窄18例,后尿道狭窄43例.发病原因:外伤性46例,炎症性6例,医源性9例.行开放手术治疗34例,行腔内手术治疗27例.结果:行开放手术的34例中术后排尿通畅31例,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3例.发生并发症4例;行腔内手术的27例中术后排尿通畅26例,排尿困难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尿道狭窄的开放和腔内手术效果均好,但腔内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在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19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2年,其中排尿通畅,尿线粗,半年后无需行尿道扩张14例;排尿通畅,但需间隔1-2个月行尿道扩张维持4例;1例手术后未定期尿道扩张,半年后出现尿道狭窄,遂开放手术行狭窄段切除、尿道吻合术后治愈。结论: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良好,是明显优于开放尿道会师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会阴后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及经尿道狭窄段内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优越性.方法:对176例患者行后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彻底切除瘢痕组织,术后保留尿管3~6周,54例患者行经尿道狭窄段内切开术,术后保留尿管3周.结果:176例开放手术有160例排尿通畅,5例尿道膀胱吻合术后尿失禁,改人工尿道扩约肌治疗.5例吻合口狭窄,行狭窄段内切开治愈.54例内切开中48例排尿通畅,4例定期尿扩,4例再次内切开治愈.结论:后尿道狭窄开放手术及内切开手术成功率高,吻合口狭窄者可再次内切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微创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经尿道输尿管硬镜下或尿道膀胱镜下或电切镜下,或者多镜联合下,采用等离子棒状电极或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酌情加用尿道瘢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46例,对其手术疗效及操作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42例一次手术成功,3例行2次腔内手术,1例手术失败。术后1-6周后拔出尿管,排尿通畅,尿线粗,最大尿流率由术前1.6-9.5mL/s升至18-31.5mL/s。42例随访8月-3年,平均32个月,36例排尿通畅,6例行尿道扩张2-6次后排尿良好。结论内镜微创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作为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17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2年,其中排尿通畅,尿线粗不再需要尿道扩张12例;排尿尚畅,但仍需定期尿道扩张,无残余尿3例,2例于术后未定期行尿道扩张3~4月出现尿道狭窄改行尿道内冷刀切开加电切后治愈。17例患者性功能均正常。结论: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优于传统开放尿道会师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连饴  王春红 《中原医刊》2007,34(18):40-41
目的评价尿道套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随访0.5~4年,远期再狭窄5例,性功能障碍4例,无尿失禁及尿道内活瓣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经会阴切口可彻底切除狭窄或闭锁的尿道,尿道套入术是治疗长段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西社 《中原医刊》2007,34(11):50-51
目的提高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效果。方法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共76例,平均年龄38岁,病程2个月-20年。尿道狭窄或闭锁长度平均1.9 cm。其中前尿道狭窄或闭锁20例。结果20例前尿道狭窄或闭锁者腔内手术治疗成功,随访3个月-1年均排尿通畅。56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者手术成功51例,其中1次手术成功43例,2次手术成功6例,3次手术成功2例。5例失败者改为开放手术。失败原因为骨盆骨折骨片压迫尿道、尿道成角等。术后随访3个月-6年,排尿通畅51例,5例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尿道造影示尿道狭窄,给予定期尿道扩张。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是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应用RevoLix 2μm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男性尿道狭窄患者68例,均行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8例中67例(98.5%)经腔内手术治愈,无尿外渗、尿失禁、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拔出导尿管后均随访6~24个月,经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平均为18.8 ml/s;61例一次手术成功,6例行二次手术治愈,1例失败,因后尿道狭窄段长,改行开放手术治愈,术后再次狭窄率为9.0%。结论经尿道单独应用RevoLix 2μm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邹庆波 《河北医学》2014,(5):818-820
目的:探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陈旧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陈旧性后尿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33例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尿道扩张可以顺利通过18-24F尿道探条。2例患者术后3d内发生小便困难及尿潴留,给予尿道扩张后情况改善,排尿基本通畅;1例患者经常规尿道扩张无效,复发尿道狭窄1例,再次给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后消失。结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陈旧性后尿道狭窄疗效满意,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术后加强护理管理均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后尿道断裂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尿道断裂的早期治疗及后期尿道狭窄的处理。方法 早期治疗 1 7例患者中 ,3例行膀胱造瘘、2例断端一期吻合、1 2例尿道会师术。后期狭窄的处理 :8例内窥镜手术 ,7例定期尿道扩张。结果  2例一期吻合术后排尿通畅 ,3例膀胱造瘘与 1 2例尿道会师术后出现尿道狭窄 ,经定期尿道扩张或行内窥镜术后排尿通畅。结论 膀胱造瘘的后期均有较严重的尿道狭窄或闭锁 ;一期吻合术后排尿较通畅 ;会师术后期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定期尿道扩张效果尚可 ,但需坚持且治疗时间较长 ,内窥镜治疗术后排尿通畅 ,不需定期尿道扩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应用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以来经尿道途径应用激光腔内切开治疗各型尿道狭窄22例,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2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术后19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7例排尿通畅,效果满意,2例术后排尿不满意,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经尿道应用激光腔内切开治疗各型尿道狭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行腔内会师术及术后留置硅胶尿管在治疗尿道球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本院的20例球部尿道损伤患者,采用局麻或腰麻下行输尿管镜腔内会师术及术中、术后放置硅胶尿管2~3周.结果 20例中16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会师成功,4例会师失败后改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留置硅胶尿管,无1例并发局部感染,拔管后排尿通畅.随访3~24月,其中1例开放手术者拔管1周后尿流变细,予行5次尿道扩张后维持正常排尿,1例开放手术者并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创伤小的特点,尤其适合于球部尿道部分断裂的患者;而采用硅胶尿管,则更易于插管及可以减少尿路感染及局部瘢痕增生,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评价腔镜技术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外伤性尿道断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2010年5月,应用腔镜技术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外伤性尿道断裂17例,对其手术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后3周后拔除导尿管后自行排尿通畅,1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8例有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其中5例及时行2~6次尿道扩张术后排尿通畅,3例行尿道内切开术,术后恢复顺利。无尿瘘、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出血少,减少阳痿、尿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作为尿道断裂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腔镜下钬激光结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钬激光或等离子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患者18例。致伤原因:外伤所致12例,导尿后引起炎症狭窄2例,前列腺术后致尿道内口狭窄4例。狭窄段长度0.8~2.0 cm,平均1.4 cm,其中后尿道闭锁2例(闭锁段长度0.8~1.0 cm)。结果 15例一次手术成功,2例因狭窄复发经2次腔内手术成功,1例行3次腔内手术后再狭窄而改为开放手术治愈,无直肠损伤、尿失禁、尿瘘及假道等并发症。最大尿流率为12~24 ml/s(平均16 ml/s)。术后随访16例,均定期行尿道扩张,随访4~19个月,排尿通畅。结论内腔镜下钬激光结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具有术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冷刀尿道内切开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中19例顺利行冷刀内切开,17例排尿通畅;另外2例发生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切开后治愈,1例该开放手术;2例术中改为开放手术。结论:窥镜直视下内切开是治疗尿道狭窄/闲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