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氮冷冻治疗睑缘色素痣20例临床体会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附属医院(临川市344000)张桂香睑缘色素痣属眼睑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儿童,且有恶变的可能。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采用液氮低温冷冻治疗睑缘色素痣20例,经临床观察,色素痣脱落...  相似文献   

2.
本例患儿因先天性巨大黑色素细胞痣恶变成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明确。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在青春期以后,在幼儿时期恶变为黑色素瘤,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贲门癌合理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经胸、经腹、胸腹联合三种手术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1例贲门癌病人病人中,经胸19例,经腹83例,胸腹联合9例,三种手术径路的上切缘阳性率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手术治疗9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生长部位、长度、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手术的关系。方法总结自92年10月~96年12月间在本科手术治疗食管癌98例资料。结果 肿瘤生长部位与手术术式关系密切,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与手术术式及淋巴结清扫关系密切,靠肿瘤长度来决定手术与否有一定的片面性。结论 对食管癌手术,术前应根据肿瘤的部位、长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手术的术式及清扫范围,力争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675例贲门癌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及吻合方法改进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外科治疗贲门癌2675例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入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吻合方法。结果:切除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7.8%、28.2%和9.4%,有11例15年健在。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362例病理证实上切缘均未见癌累及。采用改进的吻合方法施术485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因不进胸腔,创伤小,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改进的吻合方法,设计合理,不增加新的创伤,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眼睑恶性肿瘤采用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治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对42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行组织学控制性切除,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42例患者除1例因意外车祸死亡无法追踪外,其余41例均无复发,治愈率达100%,绝大多数患者眼睑外观基本恢复原样。结论 采用组织学控制性切除眼睑恶性肿瘤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癌手术方式的临床病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索合理选择肺癌手术方式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 3 98例肺癌根除性肺切除标本近侧支气管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①癌直接沿近侧支气管壁粘膜层、粘膜下层或多层面侵袭蔓延 ,分别占 9.3 %、2 1.8%与 68.9%。 96.4%的癌侵袭是发生在距瘤缘 1.5cm以内的管壁上。其侵袭距离与肺癌病理类型、侵袭方式及TNM分期有密切关系。②癌细胞经转移淋巴结间接侵袭近侧支气管壁外膜或软骨层 2 2例 ,其中N1者侵袭叶支气管壁 3例 ,N2 者侵袭主支气管壁 19例 ,以腺癌为突出 ,尤其低分化腺癌N2 转移率与侵袭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者 (P <0 .0 1,P <0 .0 1)。结论 合理选择肺癌手术方式的病理学原则是确保支气管切端距瘤缘的安全界限 >1.5cm ;即使是周围型肺腺癌 ,也应重视淋巴结转移对支气管壁的侵袭性并主动清除同侧肺门及上、下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贲门癌1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贲门癌发生在食管-胃交界处1~2cm的特殊部位,早期症状不典型,其组织学类型多数为恶性程度较高的腺癌类恶性肿瘤,患者在出现有进食梗噎症时病期多数已发展为中晚期。 目前贲门癌发病率有呈上升趋势,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将贲门癌治愈的首选治疗手段,而采用合理的手术切口是施行“A”级根治性切除的重要保证。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外科胸组与腹组手术切除111例贲门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胸组 56例,男 45例,女 11例。年龄 39~ 69岁,中位年龄51岁。按我国198…  相似文献   

9.
368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 1987年— 2 0 0 1年 14年间共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 36 8例 ,现就其手术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92例 ,女性 2 76例 ,男女比例 1∶ 3,已婚 2 96例 ,未婚 72例 ,有甲状腺病家族史者 6 8例 ,年龄 18岁~ 85岁 ,以 2 0岁~ 5 0岁居多 ,占 78% ,原发部位 :右侧叶占 5 0 .5 % ,左侧叶占 4 6 .5% ,双侧叶占 3%。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体检和 B超 ,5 5例患者进行ECT及甲状腺功能测定和细针穿刺肿瘤细胞学检查。1.2 病理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30 9例 ,占 84 % (其中 ,胶质样腺瘤占 86% ,乳…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84的 2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甲状腺癌 93例。其中 45例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5例中 ,男性 10例 ,女性 35例。年龄 2 3~ 71岁 ,中位年龄为 38.2岁。 45例中由外院或本院其它科室转入 33例。44例因发现甲状腺肿块首诊 ,1例因心悸、手颤、多汗、消瘦等症状就诊。体检扪及甲状腺单发肿块 33例 ,甲状腺多发肿块 10例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2例。首次手术前做B超检查 12例( 2 6.7% ) ,提示甲状腺实性肿块 9例 ,囊实性肿块 3例 ,均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核素扫描 7例 ( 15 .6% ) ,…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手术治疗:附1,48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肿瘤临床》1989,16(1):32-36
从我省胃癌协作组12个协作单位在1978至1984年底收治的1,487例胃癌病例治疗情况来看——手术率为84.2%,切除手术率为54.4%,切除手术患者的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8.7%及18.9%,虽取得了较大成绩,疗效还不令人满意。根据本组协作单位临床经验,患者的年龄、病期、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胃癌浆膜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联合脏器切除情况等,都是影响胃癌疗效的因素。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而,须努力提高胃瘤的早期确诊率。此外,合理的外科治疗对提高胃癌疗效亦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应大力推广清除第二站淋巴结根治术;适当开展扩大根治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式;而对不能作根治手术的患者也要争取作姑息性切除,使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978例老年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食管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9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75岁)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为老年食管癌的诊治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要点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常见卵巢囊肿4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妇科治疗卵巢囊肿的较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自1984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贲门癌切除术共70例,均经胸切口手术。本组资料表明:癌肿侵及浆膜者58例,占83%;组织学分类中低分化腺癌20例.占29%,上切端距瘤体上缘5cm,切端阳性2例,占2.9%;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者占81%;食管下段淋巴结转移者占26%。提示责门癌可侵犯食管下段5cm以上,且食管下段周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为彻底清除癌转移淋巴结及切除足够的食管长度,作者主张剖胸入路,并强调术中除彻底清扫1、2、3、4、7组淋巴结外,亦应把食管下段淋巴结(110组)作为重点进行清扫。另外,剖胸贲门癌根治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讨论再次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58例甲状腺癌患者3个月内再手术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8例,年龄介于7岁~75岁,中位年龄40.6岁,所有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及病理会诊后二次手术均选择甲状腺全切,并行患侧改良颈清扫或Ⅵ区局域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有癌残留36例,残留率为62.07%,其中单纯原发灶残留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13例,原发灶及淋巴结均有残留16例。结论:合理的再手术方式为包括患侧在内的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并根据原发病灶情况及病理类型或行选择性局域淋巴结清扫。再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可有效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I131治疗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监测提供条件,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同时减少反复多次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讨论再次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58例甲状腺癌患者3个月内再手术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8例,年龄介于7岁-75岁,中位年龄40.6岁,所有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及病理会诊后二次手术均选择甲状腺全切,并行患侧改良颈清扫或Ⅵ区局域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有癌残留36例,残留率为62.07%,其中单纯原发灶残留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13例,原发灶及淋巴结均有残留16例。结论:合理的再手术方式为包括患侧在内的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并根据原发病灶情况及病理类型或行选择性局域淋巴结清扫。再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可有效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1130治疗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监测提供条件,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同时减少反复多次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肿块手术治疗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对甲状腺肿块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甲状腺肿块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行患侧腺叶切除切除30例,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15例.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36例,分化性甲状腺癌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损伤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获得随访的38例,均表现正常.结论: 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块效果明显,易在基层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自1984年4月至1989年4月,我院共手术治疗原发性食管腺癌15例,其中男女之比为6.5:1,5年生存率仅6.67%,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比,原发性食管腺癌预后较差。文中还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发生、临床特点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附4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自1966年至1987年480例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结果,临床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0期98,3%,Ⅱa期98.4%,Ia期92.0%,Ⅱa期78.0%.10年生存率各期分别为。期92.1%,Ia期91.8%,Ia期86.9%,Ⅱa期54.5%。本组无手术死亡和术后输尿管瘘的发生。并就其手术指证、术式范围、并发症的防治、加强综台治疗提高疗效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