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Coats病2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5个月入院.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双眼视力:右眼0.1,不矫正,左眼1.5.右眼前节正常,玻璃体内大量白色絮状混浊,未见明显色素颗粒;眼底视盘边界清,C/D=0.4,鼻上方视网膜局限性隆起,血管迂曲爬行,未见裂孔,周边可见玻璃体条索牵拉视网膜,后极部大量点状、片状出血灶和血管瘤样改变,黄白色点状渗出,黄斑区灰暗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检查未见异常.眼压:右9.7 mmHg(1 kPa=7.2 mmHg),左16.3 mmHg.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20岁。患者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7d于2007年2月5日到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4,左眼1.2。右外眼及眼前节未见异常,晶状体无混浊,玻璃体内少量灰白色点状混浊,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常,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呈青白色,下半侧尤甚,黄斑中心凹反射不可见,视盘鼻侧视网膜轻度水肿,余(-)。左眼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9岁因左眼前点状黑影飘动,视力下降伴眼红,微疼不适5天于2004年3月26日来院就诊。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5。左眼睫状充血,角膜清,KP(-),房闪(H),瞳孔光反射弱,眼压17mmHg。左眼玻璃体呈絮状混浊,鼻下方及颞上方周边玻璃体见白色堆纱状沉着物,鼻下方约7点处可见一灰白色雪球状隆起,直径约3PD,表面粗糙,有血管长入,其下视网膜浅脱离,伴视网膜下大片黄白色渗出。  相似文献   

4.
患者孙×,男,18岁。因左眼被篮球击伤2小时,于1994年1月3日以左眼钝挫伤,眼内积血入院。治疗10天,出院时左眼视力0.5,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血管扩张、纤曲有散在点状出血,颞上方视网膜灰白色水肿。出院2月后自感左眼下方视野缺损,3月5日来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6。双眼前段正常。眼底:左眼颞上方视网膜可境界清楚的三角形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其间有散在色素,萎缩区尖端与视乳头相连。周边视野检查:与病灶相应的鼻下方有三角形视野缺损。右眼底及周边视野正常。某院眼底荧光造影显示:左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5.
例1 :女,5 8岁,农民。2 0 0 3年1 0月2 7日入院。主诉:右眼视力下降4个月。现病史:4个月前因劳累后突然右眼视力下降,伴眼胀、视物变形,当地县医院诊断为“眼底出血”,给以尿激酶球侧注射、口服维脑路通、Vit C及达那康,用药后稍缓解。2 0 0 3年9月2 1日省某医院诊断为“右眼CRVO”,中药注射液静脉点滴30天,症状没有缓解复诊。既往史:5年前当地医院诊断为“甲亢”,测血压1 5 0 / 90 mm Hg,一直未服药。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 .8。右眼虹膜面未见新生血管,玻璃体灰白色点状混浊,下方4 :30~8:0 0 ,视网膜青灰色隆起,未见裂孔…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8岁,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1。以-6.5DS可矫正至1.0。于2001年7月行双眼激光辅助原位板层角膜磨削术(IASIK)。术后1月复查双眼裸眼视力1.0。2002年3月17日因感右眼视力下降明显1周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02,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0。双眼角膜除手术印迹外无浑浊。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见右眼周边部视网膜12点~1点位有格子样变性区,变性区有4个圆形裂孔,3点~7点位视网膜脱离有巨大裂孔,未见视盘。左眼未见异常。诊断:右眼巨大视网膜裂孔。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物模糊5 d于2021年5月2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15年,自行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为空腹血糖10 mmol/L。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数指/40 cm,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6。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15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晶状体浅黄色混浊。右眼玻璃体积血,左眼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眼底检查,右眼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出血渗出,上方视网膜见疑似新生血管(图1A);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淡红,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出血、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双眼视网膜可见大量点状强荧光及片状遮蔽荧光,晚期可见黄斑区荧光素渗漏;右眼上方视网膜可见新生血管样强荧光(图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视网膜前强反射带,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及外核层囊腔,并可见视网膜多层结构内的强反射点(图1C);左眼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及外核层囊腔,并可见外核层内的强反射点。诊断:(1)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Ⅳ期,左眼Ⅲ期);(2)双眼糖尿病黄斑水肿(DME);(3)右眼玻璃体积血。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劈裂症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瘤的病例 ,国外已有文献报道[1] 。关于临床误诊的病理基础 ,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一、病例简介患者男 ,5 6岁 ,因右眼视力渐进性减退 1年余 ,加重 2个月 ,于 1978年 3月 2 2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肿瘤待诊”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6 ,左眼 0 1, 3 5 0D矫正 0 4。右眼角膜后可见 2或 3颗沉着物 ,晶状体后极部混浊 ,玻璃体内可见絮状混浊。视网膜鼻上方呈球形灰棕色隆起 (用 10 0 0D看清 ) ,表面尚光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中央血管未见充盈 ,视网…  相似文献   

9.
口服乙酰唑胺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海冬  赵培泉 《眼科》2005,14(4):223-223
1病历简介,患者男,40岁,右眼视力下降3月余,曾于外院口服乙酰唑胺(0.25g/次,2次/天,共14天)。体检:右眼视力光感,角膜轻度雾状水肿,下方羊脂状KP(+),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虹膜表面见新生血管,瞳孔直径3mm。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中量积血,视网膜各象限见大范围火焰状、片状出血。左眼无殊。辅助检查:眼压:右眼46.5mmHg,左眼10.8mmHg;化验:血肌酐97.80μmol/L,尿素氮6.6mmol/L。诊断: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入院后行右眼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放射状视神经切开、全视网膜光凝术。出院第2日检查右眼眼压指测T+2,遂予贝他根、乙酰唑胺(0.25g/次,2次/天)和氯化钾(0.5g/次,2次/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2岁,因“右眼前鼻侧固定暗影遮挡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前鼻侧固定暗影遮挡,视物模糊,不伴眼球转动疼痛、眼红、眼胀及视物变形等症状,当时未予诊治,3d后曾到某眼科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视神经盘炎”,查视力:双眼均1.5。给予强的松(30mg口服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日3次)、复方血栓通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3d后患者自觉视力下降遂转入我院,门诊以“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为诊断收住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平视),1.5(右侧斜视80°~90°);左眼:1.5。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右眼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充血、水肿、隆起(〈3D),边界不清,视杯消失,视盘上点状出血,视盘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血管隐行其间,沿静脉分布区域有点状、小片状出血,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迂曲扩张,A:V=1:3,黄斑区轻度水肿,中心凹对光反射消失;左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右眼:14.0mmHg(1kPa=7.5mmHg),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8岁."左眼视力下降1周"主诉入院.入院查体:Vd 0.15 Vs 0.07右眼压15mmHg左眼压4 mmHg,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Tyn(+),瞳孔区絮状渗出,瞳孔药扩,不圆,鼻侧虹膜点状后粘连,虹膜震颤,瞳孔直径4.5mm×5mm,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其间可见大量色素颗粒漂浮,眼底除鼻侧外其余象限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累及黄斑区,1点赤道部视网膜可见一枚椭圆形视网膜裂孔;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62岁因右眼视力障碍一个月,2007年3月26日于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全身体检除血压(160/100mmHg)偏高外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矫正均无提高。双眼晶状体浑浊,双眼玻璃体色素状浑浊,右眼底视盘颞上方可见圆形、大小约5PD、边界清晰、隆起约2CD屈光度的孤立性肿物。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4岁.右眼视力突然下降2个月,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15d。曾在当地医院诊为“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故前往北京同仁医院诊治。B超检查示:(1)右眼玻璃体积血;(2)右眼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3)右眼黄斑病变。患者随后前往301医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眼压52mmHg(1kPa=7.5mmHg).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混浊.前房深度适中,虹膜表面广泛新生血管,瞳孔散大,葡萄膜外翻,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不能窥入;左眼未见异常。以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右眼玻璃体积血收入院,请血液科会诊排除血液疾病后全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发现玻璃体腔内及玻璃体后界膜下均是新鲜血液,清除积血后见颞上视网膜一血管瘤约4PD,累及黄斑,鼻上亦见一血管瘤约3PD,其周围视网膜浅脱离约4PD范围.颞下视网膜见数个孤立的扁平小血管瘤。与瘤体相连的动脉、静脉迂曲扩张并连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分支,  相似文献   

14.
肺癌脑及脉络膜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43岁。于 1999年 8月 2 0日住院 ,1999年 8月2 4日转入胸外科 ,入院前无特殊诱因左眼视力骤退 5天来院就诊 ,门诊拟脉络膜肿瘤继发性网脱而急诊入院。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8,眼压 13mm Hg,角膜透明 ,前房清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轻度混浊 ,眼底视盘、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眼前手动 ,眼压 9m m H g,无充血 ,角膜透明 ,前房深浅正常 ,前房 (+) ,虹膜纹理清晰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轻度浓缩 ,视网膜颞侧下方紧靠晶状体后囊 1/2象限实质性隆起 ,上方视网膜浅脱离 ,黄斑部被隆起视网膜遮盖 ,视网膜下大量铁锈色样渗出改变…  相似文献   

15.
误诊为黑色素瘤的脉络膜结核球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男,31岁,因右眼红肿,视力下降4个月收住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眼睑结膜水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膜炎,给予抗炎症治疗,治疗后眼红、结膜水肿改善,但自觉右眼视力逐渐下降,无头痛、眼痛等伴随症状。入院检查:全身情况无异常。眼部情况:视力右眼0.3针孔0.3,左眼1.5,晶状体近赤道部少许点状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见鼻侧视网膜球形包块边界清楚,约4PD大小,视网膜隆起,中心凹光反射弱,未见出血灶,余正常。左眼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眼压:右眼5.5/8=10.24mmHg(1mmHg…  相似文献   

16.
冷凝与光凝结合治疗Coats病并发症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0岁。 1999年 9月因右眼视力减退 2月来我院就诊。检查 :右眼视力 0 .2 ,眼前节 (一 ) ,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 :视网膜广泛出血 ,硬性渗出及新生血管 ,眼压 Tn,FFA确诊为 Coats病 ,门诊给予对症治疗。 1999年 11月 3 0日再次来诊 ,右眼视力 0 .0 1,结膜混合充血 ,虹膜及前房角布满新生血管 ,瞳孔直径 6mm ,对光反应迟钝 ,玻璃体出血。眼底 :视盘边界不清 ,视网膜水肿、大片出血及渗出 ,下方视网膜浅脱离 ,眼压 5 0~ 60 mm Hg(1k Pa=7.5 mm Hg)。入院诊断为右眼 Coats病 ,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10月,我科连续诊治3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报道如下. 病例1,男,31岁,公务员.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个月来诊.右眼视力0.8,左眼微弱光感/眼前,眼压右眼14 mmHg,左眼15 mmHg(1 mmHg=0.133 kPa).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玻璃体透明,未见炎性细胞.眼底检查左眼视盘高度水肿,视盘周围可见火焰状出血,病灶沿左眼颞下支视网膜分支静脉走向,可见大量出血及黄白色视网膜坏死灶,病灶的边缘可见颗粒状病灶(图1).右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右眼鼻下周边部可见点状高荧光,造影晚期右眼视盘高荧光;左眼视盘及颞下支视网膜血管壁渗漏,造影晚期呈现病变区弥漫性高荧光.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8岁 ,因左眼红痛后视力下降 2周入院。发病有曾行PTCA心脏支架植入术 ,术后 4周突然出现左眼红痛2d ,此后红痛减轻 ,但视力仍继续下降。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 10余年。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8,左眼视力数指 / 2 0cm。左眼充血 (± ) ,角膜后大量棕灰色KP ,房水闪辉 (+)。晶状体表面有棕色色素沉着 ,玻璃体浑浊 ,细胞 ( ) ,玻璃体内有大量菌苔样白色病灶呈串珠状排列 ,视网膜模糊可见 ,不能分辨细节结构。右眼前节未见异常 ,后极部视网膜散在类圆形灰白色渗出斑及中心出血。眼压右眼 14 2mmHg(1kPa=7.5mmHg) …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因双眼视物模糊9个月、左眼眼前遮挡2个月于2017年4月就诊于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既往糖尿病病史6年;其余无特殊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左眼视力手动/10 cm;均不能矫正。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22、23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角膜及结膜无异常;前房中央深度约2.5 CT,周边约1/3 CT;虹膜表面未见新生血管,晶状体混浊(+)。右眼视盘颜色淡、边界清楚,C/D≈0.4;视网膜大量斑片状出血(图1A),动脉呈铜丝状,静脉稍纡曲。左眼玻璃体腔大量血性悬浮物,眼底窥不清。FFA检查,右眼动静脉充盈时间未见明显异常;早期视网膜见斑片状遮蔽荧光、点状强荧光及大片无灌注区(图1B);晚期荧光素渗漏并增强。眼B型超声检查,左眼玻璃体积血;右眼、左眼眼轴长度分别为21.98、22.01 mm。UBM检查,右眼前房中央深度2.60 mm;各象限房角狭窄;睫状体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图2)。诊断:(1)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期);(2)左眼玻璃体积血;(3)双眼老年性白内障;(4)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0岁.因右眼视物上方黑影伴视力下降1周子1995年2月17日入院。自幼息近视,现配镜—6.5D。既往有全身多处骨折史,无耳聋史。检查:血压16/10kPa.身高170cm,消瘦体形,头颅呈蘑菇形状,心肺无异常。右眼视力0.04(-6.5D→04),左眼0.08(-6.0D→1.0)。双眼巩膜呈蓝色,右眼瞳孔药物性散大,玻璃体明显混浊,视网膜3:00-9:00呈青灰色隆起(+12D),5:00近赤道部可见1/ZPD之马蹄孔,其他部位视网膜呈桔红色,与正常成人视网膜相比无异常。于1995年2月25日在局麻下行右眼视网膜裂初冷凝、环扎、加压、放浪术。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