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百灵育阴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肾精亏虚所致诸症,如肝肾阴虚兼内热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胎动不安者,可酌加黄芩、地榆炭、茜草炭等清热凉血;兼肝郁者可加郁金、柴胡等疏肝理气;兼见心肾不交者可加交泰丸;兼血瘀者加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运用该方治疗月经病时需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调整用药。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规律为:行经期乃重阳转阴,经后期则阴长阳消,经前期阳长阴消。故治疗月经病前半周期以育阴汤为主,后半周期要加入补阳之品,如肉桂、鹿角霜。同时需重视阴阳转化及阴阳互根互用,"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故于育阴汤中稍加温阳之品,可合阳中求阴之意。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是以阳明胃热为标,脾气亏虚为本,同时与肝的疏泄条达密切相关。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有①以清热治标行"霸道",直折其热。②以健脾补虚为"王道",缓图治本,同时配合化湿利湿之品。③调肝之用,斡旋枢机。④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气滞明显者可加厚朴、延胡索、救必应、郁金、香附等;嗳气频、气逆不降者可加赭石、法半夏以降逆和胃;气滞热重、大便不通者可加虎杖、茵陈、火麻仁、郁李仁等;若气滞致血瘀者可加丹参、田七。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9,(4):717-719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是以阳明胃热为标,脾气亏虚为本,同时与肝的疏泄条达密切相关。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有①以清热治标行"霸道",直折其热。②以健脾补虚为"王道",缓图治本,同时配合化湿利湿之品。③调肝之用,斡旋枢机。④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气滞明显者可加厚朴、延胡索、救必应、郁金、香附等;嗳气频、气逆不降者可加赭石、法半夏以降逆和胃;气滞热重、大便不通者可加虎杖、茵陈、火麻仁、郁李仁等;若气滞致血瘀者可加丹参、田七。  相似文献   

4.
眼底出血常可严重地影响视力,笔者以止血化瘀法为主,先后治疗30余例,近期疗效比较满意。现简介其治法并附典型病例2则如下,以供同道参考。治疗方法基本方药:全当归、炒白芍、柴胡、炒丹皮、连翘、茜草炭、荆芥炭、旱莲草各9克。临证加减:属实火者可加黄芩、山栀、大黄等,虚火者可加生地、麦冬、地骨皮等;出血严重者可加重止血药的剂量。  相似文献   

5.
百灵调肝汤是全国名老中医韩百灵的临床经验代表方之一。韩老师在临证过程中注重肝在女子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肝脏功能失调,则气血冲任失调,女子百病丛生,因此创立"百灵调肝汤",以疏肝理气、调经通络为主。该方重在调畅气机,恢复肝脏疏泄之功,同时注重气血之间的关系。方中一派行气理气之品中,加当归养血补血,意在避免行气理气之药过于燥烈,耗伤气血。在临床应用中可随症加减:如月经后期,可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痛经可加元胡、蒲黄、五灵脂行气活血止痛;同时要注重肝与他脏的关系,如兼脾虚腹泻者,可去瓜蒌加白术健脾止泻;兼肾虚者,可加熟地补肾填精。该方用药精湛,组方严谨,临床加减应用可有效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体现了韩老师"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代表作《医学心悟》中对行痹、痛痹、着痹的治法别开法门,治疗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散寒祛湿,参以补血之剂;治疗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参以补火之剂;治疗着痹以燥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参以补脾之剂。此外,其还创制蠲痹汤、松枝酒、虎骨胶丸等诸多治痹方剂。  相似文献   

7.
笔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一、谷丙转氨酶偏高者,治宜攻补兼施。在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凡是谷丙转氨酶高至150单位以上者,常根据病情,辨其属于邪实或者正虚,邪实者采取攻法,方以茵陈栀子柏皮汤为主,可加用公英、地丁、败酱草、龙胆草、半边莲等清热解毒之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感染的经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初治达完全缓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期间严重感染的初始经验性治疗及调整过程.结果 初治感染时选择舒普深或碳青霉烯类无显著差别,联用阿米卡星或万古霉素未能提高治疗成功率,而联用氟康唑有可能提高治疗成功率;初始治疗失败后药物调整为联用万古霉素和联用抗真菌药物组的感染部位分别以皮肤、口腔和肺部为主;再次感染主要以肺炎和局部脓肿为主,致病菌主要为真菌.结论 初始选择舒普深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无显著区别,可加用氟康唑提高治愈率;抗生素调整时应根据感染部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将《伤寒杂病论》中有的诸多方剂运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全过程,以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桂枝汤、麻杏甘石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甘草汤、薯蓣丸为代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而经方在治疗时也根据病情而有偏重,急性期以散寒平喘为主,以小青龙汤为主方;缓解期以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配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宣肺平喘;慢性期以薯蓣丸为主方,健脾益气以存正气。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调畅肺气机,使肺的宣发速降功能的以恢复;调畅肠道之气机使胃肠功能得以通畅;同时又当选用滋肾之品以促进肾之纳气之功。  相似文献   

10.
沈其霖教授擅长诊治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系疾病。沈教授认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寒邪挟风邪,治以温肺祛风,可加用清热化痰药。过敏性哮喘本虚在肺、脾、肾,标实是风痰,病位在肺,咽喉亦是该病症状最明显之处,治以祛风化痰,固护肺、脾、肾。肺痿以本虚为主,标实为次,治疗应扶正虚、行气滞、化痰浊、祛血瘀,并应加强消散肿结之药,不仅祛邪滞,还可防癌变。  相似文献   

11.
孙郁芝教授认为浊瘀痹阻肾络是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强调痛风性肾病发作期为痰浊痹阻、化火化毒,治以祛浊解毒、缓急止痛为主;缓解期因肾络血瘀、肾微癥瘕,治以活血消癥、化瘀通络为主;疾病后期因浊瘀痹阻同时兼见脾肾亏虚证,可兼补肾健脾.根据本病病机发展过程,确立祛浊活血的特色治疗法,并创立特色验方"痛风方",临证...  相似文献   

12.
65例非典型肺炎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观察 6 5例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 ,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SARS命名为肺瘟疫 ;疫疠之气、湿热之邪为致病之因 ;肺气郁闭为病变关键 ;首发气分 ,易入营血 ,逆传心包 ;湿浊瘀阻、气阴亏虚为病变结果。高热期邪热炽盛突出 ,喘憋期湿浊闭肺突出 ,后期气阴亏虚突出 ,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西医使用大量激素治疗该病 ,所以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 ,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 ,故治疗时应强调在固护气阴的基础上注意清热宣肺、化浊通络。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伴发抑郁的几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与抑郁存在共病机制,二者可互相影响,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病属于中医“消渴”“郁证”范畴,笔者认为消渴郁证的关键病机在于玄府郁闭、气液阻滞、肝络瘀阻,临证中以开通玄府,恢复气液代谢,畅达肝络气血为治疗原则,常获奇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是全身血管疾病,其常见的并发症有脑卒中、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等,治疗上应重视既病防变.高血压与络病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其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层次递进具有相似性.久病入络理论是络病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久病络瘀和久病络虚是久病入络的基本病机特点,及时和积极地祛除痰瘀病理因素,祛邪通络,注重培补荣络...  相似文献   

15.
络病既包括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也涵盖了因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络病与脑小血管病共同具有病位迂曲、易于阻滞,病机复杂、难以治愈,症状多样、难以辨识等特点."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是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脑小血管病的病变过程.脑小血管病初起在气,脑络郁滞;久病在血,虚瘀互结.治疗脑...  相似文献   

16.
瘀血是血液凝滞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根据临床实际,提出瘀血形成过程中存在“微瘀”这一早期病态,可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初起阶段,认为“微瘀”是血行轻微停滞或瘀血积于微处的一种病理状态,归纳其“有形而不易见”“积滞而未壅塞”“缠邪而久不愈”“作病而易夹邪”的病邪特征。间质性肺疾病(ILD)早期病情较轻,瘀血表现并不显著,但治以和络化瘀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因此提出ILD早期与“微瘀”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在于经络相倾、气滞痰凝、微瘀初成,其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杵状指(趾)、听诊爆裂音等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即“微瘀”之表现;进而以“微瘀”立论,探讨早期ILD的防治思路,采用和络化瘀法,通过益气、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等治法以和调肺络,祛邪蠲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终以化解微瘀渐成之态,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之势。  相似文献   

17.
张念志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在于肺气阴两虚,其标在于瘀血阻络。张念志教授治疗本病强调分期论治,分急性期和稳定期,稳定期又分早中晚三期,全程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要,并创参七虫草胶囊。此外,张念志教授还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患者的自身调护,强调消除诱因。  相似文献   

18.
解毒降浊、益气活瘀是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缺血性卒中在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迥异于老年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临床实际,认为正虚血瘀为本,浊毒内蕴为标,毒损脑络为老年脑缺血损伤的终结;正虚血瘀、浊毒内蕴是老年脑缺血损伤的根本原因;解毒降浊、益气活血是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系统介绍了络脉研究概况,提出了病络的概念.认为病络作为一种病理状态与过程,标志着疾病的演变;作为病位病机与病势,是认识疾病变化、确定治疗方案的一个理论工具.从病机看病络可理解为各种病理因素以络脉为幕布的病变的影射;病络作为一种病理过程,包含着复杂的动态病位变化,具体体现为各种病理因素的空间特性的演化;病络作为络脉的一种非正常状态,标识着络脉的种种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初步研讨了病络与络病内涵的异同,前者属于中医学的病机范畴,后者则限定为泛指发生于以络脉为主要病位、以络脉的功能和或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强调深入分析病络机制,对寻求共性的证候病机、确定治法遣药组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伍大华教授辨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外感风邪,化生痰浊瘀血为标,邪阻经脉,气血不通,筋驰纵缓,发为本病。治疗上,根据病程分期,以牵正散合用桂枝汤、二陈汤、补阳还五汤进行加减,分别侧重于解表透邪、化痰通络、益气活血,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