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凉山州吸毒人群HIV和HCV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情况以及影响其感染的因素。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地区356名吸毒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其HIV和HCV抗体。结果356名吸毒人员中HCV抗体阳性者210例,占59.0%;HIV抗体阳性者31例,占8.7%,其中同时感染HIV和HCV者25例,占7.0%;少数民族和受教育程度低的吸毒人群中HIV的感染明显高于其他人群(P〈0.05)。采取静脉共感染注射吸毒的人群中HCV的感染者高于其他人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提高其文化水平减少吸毒人群,或改变吸毒方式,可以控制或减少HIV和HCV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并分析对照组、HIV感染组、HCV感染组、共感染组人群的肝功能相关指标,10个月后对10例共感染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HCV阳性组与共感染组ALT检测值分别为(98.77±50.08)IU/L、(109.72±63.20)IU/L,高于对照组的(29.73±11.35)IU/L及HIV阳性组(28.55±12.31)IU/L(P〈0.01)。10例共感染者ALT、AST随访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共感染者及HCV单独感染者肝损伤导致ALT、AST指标异常,HIV对HCV感染肝损伤未产生明显加重作用。HIV/HCV共感染者的肝损伤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单采献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沧州市某血站单采献血的HC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进行HBV DNA和抗-HBs(HBsAg)、抗-HBc(HBcAb)检测,将感染者分为单纯HCV感染组和HCV/OBI共感染组, 收集2组人群基本资料并检测肝功能指标、HCV RNA载量及血清IL-10表达水平,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感染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ROC分析IL-10水平单采献血HCV合并OBI价值。结果 单纯HCV感染组中男66例,女47例,平均年龄(53.15±11.37)岁;HCV/OBI共感染组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4.23±12.39)岁,2组感染者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HCV感染组相比,HCV/OBI组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OBI共感染患者血清中IL-10表达与HCV RNA载量、Alb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TB、AST、ALT、Glb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IL-10水平评估沧州市HCV/OBI共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对应的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76.11%。结论 与单纯HCV感染患者相比,IL-10在HCV合并OBI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且IL-10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对HCV合并OBI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供血方式和供血频率对艾滋病(HIV)和丙型肝炎(HCV)感染状况的影响,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省部分既往有偿供血员进行HIV和HCV感染的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96名既往献血员中,抗HCV阳性者58人,35名HIV感染者HCV均呈阳性;单采血浆者抗HIV阳性率为61.54%,抗HCV阳性率96.15%;血浆全血混采者阳性率分别为43.18%和72.73%;单采全血者阳性率分别为0%和3.85%。统计分析表明单采血浆和血浆-全血混采的HIV和HCV感染率与单采全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抗HTV=47.72,P〈0.005;X^2抗HCV=20.46,P〈0.005);供血(浆)频率与HIV、HCV阳性率有明显相关性(X^2抗HTV=56.218,P〈0.0001,X^2HCV,=55.686,P〈0.0001)。结论:HIV阳性者更易感染HCV,单采血浆回输血球和献血频率过高都是HIV、HCV感染的高危因素。强化血源管理可有效地遏制艾滋病和其他血传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IV感染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及免疫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28例HIV/HCV共感染者及12例HCV单独感染者。外周血生化检测及超声Fibro-Scan评估肝脏功能及纤维化程度,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外周血HCV病毒载量,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reg/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HIV/HCV共感染组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别为(76.16±81.248)U/L、(24.507 1±8.194)g/L,明显高于HCV单独感染组[(27.475 0±13.985) U/L、(16.966 7±7.189)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2、0.009。HIV/HCV共感染组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E值为5.950 0~5.825 0 Kpa,与 HCV单独感染患者(5.150 0~1.050 0 Kpa)相比有升高趋势,P=0.077。HIV/HCV共感染者、HCV单独感染者HCV载量及病毒清除率分别为(6.476 8~5.343 4)lg copy/ml及32.14%、(1.699 0~2.681 5)lg copy/ml及75.00%,HIV/HCV共感染组HCV载量明显高于HCV单独感染组,HCV清除率低于HCV单独感染组,P值分别为0.012及0.032。HIV/HCV 共感染组Treg/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为(7.460 0%~2.287 5%),高于HCV单独感染组(5.965 0%~2.10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并且Treg/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与HCV载量具有明显相关性(ρ=0.350,P=0.027),而HCV载量与肝脏纤维化程度E值存在相关性(ρ=0.487,P=0.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加速丙型肝炎病情进展,而Treg细胞与丙型肝炎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单阳夫妻双方(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丙型肝炎病毒(viral hepatitis C,HC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HIV单阳夫妻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指标和血样,并进行HCV抗体检测,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HCV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582对HIV单阳家庭中,夫妻双方均感染HCV有12对(2.1%),仅一方感染HCV有138对(23.7%)。HIV阳性配偶HCV感染率为23.2%,HIV阴性配偶HCV感染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1,P<0.001)。男性配偶中,HIV阳性者HCV感染率为32.6%,HIV阴性者HCV感染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28,P<0.001);女性配偶中,HIV阳性者HCV感染率为4.6%,HIV阴性者HCV感染率为4.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配偶中35~46岁、景颇族、HIV阳性、吸毒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德宏州HIV单阳夫妻特别是HIV阳性男性配偶中HCV感染率高,HCV存在性传播的潜在威胁,有必要加强对HIV单阳家庭的丙型肝炎防治,对男性和女性配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HIV感染者中乙型、丙型肝炎及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特点.[方法]对44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表面抗原(HBsAg);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HIV与HBV、HCV、TP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感染途径、国籍、职业的分布.[结果]HIV/HCV混合感染率为36.36%(16/44),其中经静脉吸毒途径混合感染率为91.6%(¨/12);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为13.33%(4/30),两种感染途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x2=19.6233,P=0.005).HIV/HBV混合感染率为15.91%(7/44);HIV/TP混合感染率为2.27%(1/44);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4.55%(2/44).35岁以下年龄组与35岁以上年龄组HIV/HCV的混合感染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3427,P=0.001),但HIV/HBV的混合感染,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0.0929,P>0.05).[结论]静脉吸毒是HIV/HCV混合感染的主要途径,青壮年是HIV/HCV混合感染的主要人群.HIV/HBV混合感染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人群普遍存在保护性抗体或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云南省昆明地区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的免疫、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与HCV病毒载量(HCV-RNA)之间的关系,为HIV/HCV共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8年入院确诊的HIV感染者、HCV感染者、HIV/HCV共感染者以及有精神疾病患者(对照)的血清样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等生化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进行计数,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结果 共收集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310例,其中HCV感染组27例,HIV感染组51例,HIV/HCV共感染组128例。HIV感染组(211.17±169.25)和HIV/HCV共感染组(228.76±154.25)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CV感染组(444.50±280.68)(F=18.02,P<0.01),而它们之间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慢性感染者抗F蛋白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15例抗HCV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抗F蛋白抗体,并进行HCVRNA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抗F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6.0%(142/2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0~岁和51~岁间抗F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是否合并肝硬化的F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性别、HCV1b和2型、HCVRNA阳性和阴性抗F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将年龄和肝硬化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年龄为51~岁以及合并肝硬化会增加血清抗F蛋白抗体阳性的可能性,OR(95%CI)值分别为3.45(1.56~7.62)和1.35(1.05—1.73)。结论年龄增长、合并肝硬化会增加血清抗F蛋白抗体阳性的可能性,性别、HCV分型及HCVRNA则不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有偿献血者HIV-1、HCV、HBV合并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山西省农村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状况。方法对4个村年龄18~59岁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检测项目包括HIV-1抗体、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HBsAg)。结果人群HIV、HCV、HBV感染率分别为1.3%(40/3062),12.7%(389/3062),3.5%(103/2982);40名HIV感染者中,85.0%伴HCV感染,2.5%伴HBV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既往有偿献血(浆)史是HIV、HCV及HIV/HCV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与HBsAg阳性呈负相关,过去5年外出打工史与HIV、HBsAg、HIV/HC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吸毒、终生性伴数、婚外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各种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与HIV、HCV、HBV感染及合并感染有关联。结论应重点关注HIV、HCV和HBV感染者的治疗、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北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n,TP)的感染情况以及免疫状态.方法 采集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HCV抗体,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的感染状况,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结果 136例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率为19.1% (26/136),TP感染率为14.7%( 20/136),HIV/HCV/TP混合感染率为2.2% (3/136).不同传播途径HIV-1感染者的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例注射吸毒者全部感染HCV,感染率为100.0%;其次是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率为78.6%.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HIV-1感染者的HC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性别HIV-1感染者的TP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22).HIV-1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者CD4+T细胞计数低于抗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P=0.011).结论 HIV-1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HCV和TP感染率,而且HIV/HCV合并感染时会影响CD4+T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HCV感染对艾滋病患者HAART过程中血浆IL-18水平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以61例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CD4+T细胞计数<200 cells/滋L),其中31例为HIV单一感染,30例为HIV与HCV合并感染,随访至HAART 96周,以43例未经治疗的HCV单一感染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采集患者HAART前及后4、12、24、48、72、96周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中HIV RNA水平、IL-18的表达量以及CD4+和CD8+T细胞计数。结果 HAART前,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合并感染者血浆IL-18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74.66、33.77和922.7 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Z=-5.614、-2.274和-5.709, P均<0.05),且合并感染者高于HIV和HCV单一感染者(Z=-3.232和-6.989,P<0.01)。 HAART开始后,HIV单一感染与HIV/HCV合并感染组的IL-18水平均随治疗明显下降趋势(χ2趋势=18.429和15.314,P均<0.05),合并感染组IL-18水平在各时间节点的中位数分别为689.75、690.25、615.45、625.22、605.65和532.83 pg/mL,均高于HIV单一感染组(Z=-2.190,-4.435,-3.413,-2.335,-3.000,-3.502, P<0.05);随着HAART的进行,HIV/HCV合并感染组与HIV单一感染组的CD4+T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1.903和69.485,P均<0.01);HAART治疗12和96周时,HIV单一感染组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233.50和334.00个/滋L,高于合并感染组(Z=-1.966和-3.519,P<0.05);在HAART 治疗48和72周时,HIV单一感染组CD4+/CD8+比值分别为0.24和0.31,高于HIV/HCV合并感染组(Z=-2.220和-2.143,P均<0.05)。队列分析显示,除在HAART治疗24周后HIV单一感染组CD4+/CD8+比值与IL-18水平呈弱负相关外,未见IL-18与CD4+/CD8+比值及CD4+T细胞数有相关性。结论 HCV合并感染上调了艾滋病患者HAART前及治疗过程中的血浆IL-18水平,延缓了免疫重建进程,但HCV可能并不是通过上调IL-18水平来延缓免疫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湖南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核(TB)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评估合并感染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该省各医院2006-2008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HIV感染病例,以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登记;对各地区的现患HIV感染病例进行HCV抗体和TB抗体检测;用SPSS软件对不同因素下HIV合并HCV或TB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978例病例,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33.95%(332例)。其中通过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患者合并HCV感染率为81.06%(321/396);30~44岁年龄组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42.60%(262/615);无业人员HIV合并HCV感染率为61.89%(302/488),上述3组HIV合并HC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相关的其他各组(分别P<0.0125,P<0.0125,P<0.0045)。HIV合并TB的感染率为26.99%(264/978),其中静脉吸毒感染HIV者并发TB率35.86%明显高于性传播感染者的19.65%(P<0.00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HIV患者合并TB率为41.59%,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125)。结论首次报告湖南省HIV合并HCV、TB的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静脉吸毒是HIV合并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30~44岁年龄组和无业人群合并感染率较高。HIV合并TB的感染率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者中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HBV、HCV、HIV间合并感染以及单纯HBV或HCV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同时检测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并分析它们与IL 18、VEGF、TGF β1的相关性;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例作对照组进行IL 18、VEGF、TGF β1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变化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比单纯HBV和HCV感染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IL 18、VEGF、TGF β1值以HBV+HCV+HIV感染模式最高[分别为(312.44±45.24)pg/L、(326.43±51.24)pg/mL、(283.51±49.27)μg/L],其次为HCV+HIV感染模式[分别为(224.32±34.37)pg/L、(257.72±47.72)pg/mL、(204.11±43.28)μg/L],HBV+HCV感染模式最低[分别为(129.44±27.62)pg/L、(147.67±41.22)pg/mL、(120.47±30.23)μg/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水平与相应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GG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52、0.672;0.643、0.618、0.623; 0.712、0.673、0.705)。结论检测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对 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的合理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受血者受血前HIV、HBV、 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受血者受血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现状与特点。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6月间某院需输注血制品的9694例患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标志物、血清抗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9694例受血者受血前血清HBV标志物阳性1549例(15.98%),抗HCV阳性59例(0.61%),抗HIV阳性34例(0.35%),梅毒抗体阳性495例(5.11%)。重叠感染者中,HBV与HCV57例(0.59%),HBV与梅毒94例(0.97%),HCV与梅毒3例(0.03%);血清抗HIV阳性患者中,重叠感染HBV13例(0.13%),HCV10例(0.10%),梅毒4例(0.04%);HIV、HBV和HCV重叠,HIV、HBV和梅毒重叠感染各2例(1.08%),HIV、HBV、HCV和梅毒重叠感染1例(0.54%)。结论部分受血者在受血前就已有感染,特别是HB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受血者于受血前进行全面检查不仅可避免相关医疗纠纷,还可为患者治疗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感染及合并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西安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丙肝)及两者合并感染的状况,分析其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并为在该人群中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倨。方法 2008年在西安市强制戒毒所采集578份吸毒人员的静脉血液标本,在健康门诊随机抽取健康检查人员静脉血液标本738份,用ELISA进行艾滋病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对于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用蛋白印迹法再次确认。结果吸毒人员共578名,艾滋病抗体阳性者9名,阳性率1.6%;丙肝413名,阳性率71.5%;合并感染5名,阳性率0.9%。健康人员738名,无艾滋病阳性者,阳性率为0;丙肝阳性者6名,阳性率0.8%;无合并感染者,阳性率为0。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丙肝感染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合并感染同样高于健康人群(P〈0.01)。结论西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丙肝的感染率均超过健康人群,且丙肝的感染率远远超出艾滋病的感染率。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该人群艾滋病及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该人群不仅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而且是丙肝防治的重点对象。应该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并对其高危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展吸毒人群死亡率研究,为多年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工作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对玉溪市1995-2011年参加HAART的注射吸毒HIV/AIDS治疗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病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注射吸毒HIV/AIDS死亡率维持在1.02~5.56/100人年之间;注射吸毒HIV/AIDS死亡速度趋势的比较在HAART前后两个阶段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 影响注射吸毒HIV/AIDS死亡的因素众多,HAART有效降低了吸毒人群HIV/AIDS的死亡率和死亡速度,延长了病人的生存年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与梅毒、艾滋病病毒(HIV)、乙肝、丙肝共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HIV、梅毒、乙肝、丙肝检测,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4100名,梅毒抗体阳性963例,检出率1.78%。合并感染情况为:963例梅毒阳性感染者中,乙肝合并感染91例;梅毒与HIV合并感染4例,占HIV感染总数的10%(HIV阳性40例);梅毒与丙肝合并感染10例;梅毒、乙肝、丙肝三种合并感染2例;梅毒、乙肝、HIV合并感染1例;总合并感染率0.20%。结论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工作,尤其是劳务人员的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掌握这一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流行现状。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阜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5ml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共调查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2 011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介于62.50%至81.24%之间;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样本来源的调查对象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人群的AIDS知识知晓水平较高;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OR=5.434,P〈0.001)、自己知道HIV检测结果(OR=30.909,P=0.003)可促进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监测对象HIV、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均在0%-1%之间波动,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阜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且梅毒检出率逐年上升,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