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泄泻一证,四时皆有,夏秋之季多而易患,唯小儿及老人更为常见。在病型上以伤食挟湿者尤多。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胜则濡泄”。在分型上有:一、全身证候性质上分为热泻与寒泻;二、在发病器官上区分为胃泄、脾泻、大肠泄、小肠泄、肾泄;三、以腹泻症状特点上分为飨泄、洞  相似文献   

2.
鸡鸣泻又名晨泻、五更泻,亦有称肾泄者.前二者是以发病时间为名,后者以病理变化命名.此病临床较为常见,一般认为,本病多由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因为"肾为胃关",若肾阳不足,关闭不密,则大便下泻;另一种认识是,子丑五更之后,阳气当渐盛而未复,阴气极盛,则令人洞泄不止.因此,前人治鸡鸣泻用四神丸温肾固涩,后人效法,笔者也更是如此.但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应用四神丸,效者固有,不效者亦复不少.原因何在?因为"绵绵晨泻病,不尽命火衰"(南京中医药大学丁光迪教授语),笔者亦深有同感,临证之中探索出鸡鸣泻汤证辨治五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多有禅益,现结合经验浅探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鸣泻又名晨泻、五更泻,亦有称肾泄者。前二者是以发病时间为名,后者以病理变化命名。此病临床较为常见,一般认为,本病多由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因为“肾为胃关”,若肾阳不足,关闭不密,则大便下泻;另一种认识是,子丑五更之后,阳气当渐盛而未复,阴气极盛,则令人洞泄不止。因此,前人治鸡鸣泻用四神丸温肾固涩,后人效法,笔者也更是如此。但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应用四神丸,效者固有,不效者亦复不少。原因何在?因为“绵绵晨泻病,不尽命火衰”(南京中医药大学丁光迪教授语),笔者亦深有同感,临证之中探索出…  相似文献   

4.
腹泻又称泄泻。“泄”如水之泄,其势缓慢,“泻”指暴注下迫,发病急,是粪便次数多,便稀薄,甚重如水样便的疾病。腹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胃的运化失职,肾阳温运障碍,小肠受盛和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临床常见证型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余绍源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而肾虚肝乘亦互为影响,病程中虚实夹杂,常兼夹湿滞风邪等病理因素;临证分为脾虚湿盛、脾肾虚泻、肝郁脾虚、肠风飧泄4个证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分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与便秘交替型.其中腹泻型IBS属祖国医学中之泻泄、腹痛范畴.泻泄之作,多责之于脾胃与大小肠病变,肝胆病变亦可导致.脾虚湿胜为泻泄之主要病机.笔者总结多年临床,将其分为3型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崩漏属中医妇科疑、难、重、急之证,通过对胞宫的藏泄功能与月经的按期来潮的深入探讨,提出崩漏病位在胞宫,因其藏泻功能失常而至。鉴于治病当求其本,崩漏的施治大法,也应以调整胞宫藏泻关系。恢复其正常藏泻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脾胃素虚,易感外邪,蕴结肠胃而致腹泻.婴幼儿腹泻临床以湿热型多见,据<伤寒论>记载,葛根芩连汤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为治疗湿热泻泄常用方剂,临证予以加味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锦亭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57-757
慢性腹泻为西医病名,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泄"与"泻"含义有别: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病势较急。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泻"、"飧泄"、"注泄"等。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中医典籍都提到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如果命门之火不足、命门火衰则脾阳受其影响,不能腐熟水谷,因而引起泻泄。古人还有“肾为胃关”的说法,如张景岳说:“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泻不止也”。古籍中提到命门火衰之证,多为黎明之前,脐下作痛,腹鸣则泻,泻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婴幼儿腹泻的常见证型、治则、选方用药以及典型病例的治疗分析等作了讲述,供临床中医儿科医生参考。 婴幼儿腹泻多由于饮食不节,气候寒温失调等引起。临床中经常见到伤食泻、热泻、寒泻和脾虚泻等证型。  相似文献   

12.
"五更泄"作为一个病名最早见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因为每于天未亮以前,必腹泻一次或多次,其余的时间不泻,故名五更泄.五更泄的形成,除责之于肾阳虚,尚与肺金之宣肃、脾之转输、肝之疏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从五脏入手,详细地论述病机,并结合五更泄八种证因提出了治疗此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脾胃素虚,易感外邪,蕴结肠胃而致腹泻。婴幼儿腹泻临床以湿热型多见.据《伤寒论》记载,葛根苓连汤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为治疗湿热泻泄常用方荆,临证予以加昧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郑伟达教授认为五脏阴阳气血失衡皆可发生五更泄,但临证时不可偏执一端,须抓住"久泻"核心,从患者体质入手,在辨质、辨证的基础上,标本兼顾,以肝、脾、肾为辨证用药耳目,因人、因质、因证、因症而异,四诊合参后施法立方。郑教授临证灵活应用健脾祛湿,温肾助阳,疏肝健脾止泻,肺肾双补、健脾止泻,活血化瘀等法。文章中介绍了郑教授经验方"治五更泻汤",临证时灵活加减,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5.
韩兴 《大家健康》2016,(4):96-97
目的:观察脾胃不和证应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脾胃不和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脾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脾胃不和证应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脾胃不和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脾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五更泄”作为一个病名最早见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因为每于天未亮以前,必腹泻一次或多次,其余的时间不泻,故名五更泄。五更泄的形成,除责之于肾阳虚,尚与肺金之宣肃、脾之转输、肝之疏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从五脏入手,详细地论述病机,并结合五更泄八种证因提出了治疗此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泻泄 ,是指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 ,甚至泻如水样而言。本病全年皆有发生 ,尤以夏秋两季多见。泻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 ,常因饮食失常而致。老年人正气虚弱 ,脾胃功能减弱 ,更易遭受邪气侵袭 ,损伤脾胃而致泻。本文谈几点粗浅体会。1 辨证施护1 1 寒湿泻泄 :因外邪寒湿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 ,脾失健运 ,升降失常 ,清浊不分 ,饮食不化 ,传导失司而致泻泄。症见泻泄清稀 ,甚者如水样便 ,腹痛肠鸣 ,伴恶寒发热 ,鼻塞 ,苔薄白或白腻 ,脉濡缓。患者应注意保暖 ,可用热水袋温熨脐周 ,以祛寒除邪 ;或用艾灸神阙穴以温经祛寒止泻 ;或煎生姜红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寓意草》中体现的治痢思想,探索其对久泻临证辨治的指导意义,并总结纪云西教授辨治久泄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寓意草》辨治痢疾的8则医案,探析喻氏的治痢法度,并总结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方法辨治久泻的经验。[结果]《寓意草》所载治痢医案体现了喻氏安胃为要、顾护胃气,和润缓图、慎用急药,从表解痢、防陷阴分,通补结合、温通为主的治痢思想。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之法,在临证辨治久泻时注重开表宣肺、和胃化湿,疏肝理气、温中健脾,益肾填精、甘缓滋补。[结论]喻氏治痢强调扶正透表,通补结合。纪云西教授将喻氏治痢法引申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泻肾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张文,张岩,贾海华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北京市,100700关键词肾;肾实证;泻法;中医“肾无实证”、“肾无泻法”的观点在许多医家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①肾病易虚,作为五脏它有藏精,“藏而不泄、满而不实”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